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1 . 唐朝以开元初年为界,在此之前尚书省处于权力中心,位居其下的中书省权力上升,门下省下降;之后,尚书省权力一直在其他二省之下,门下省则逐渐上升,直至超越中书省。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三省间的制衡机制渐趋完备B.三省六部的运行日臻成熟
C.三省权力格局受到皇权影响D.中枢决策权力发生了异化
2 . 德意志帝国兰克学派的代表马克斯·伦茨说:“俾斯麦运用战争与外交政治才能为普鲁士而奋斗,为德国人赢得民族国家。”该学者强调的是俾斯麦(     
A.发扬普鲁士军国主义B.引领德国走上专制之路
C.具有机智善变的个性D.推动了德国完成统一
2023-07-28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正中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古代社会初期(即战国及其以前),在官吏的物质待遇方面,一般采用分封的形式,按奴隶主贵族的尊卑等级封予一定的土地和奴隶(或奴仆),以在该领地上的剥削收入供其支配享用。战国时期产生了封建官吏俸禄制度,当时各国的俸禄大多采用实物(主要是粟),其标准和计量单位也不统一,秦朝开始才有了统一的俸禄制度。与秦汉相似,隋唐时期官吏也分品级,唐代百官除正常的俸禄外,还可按月领取俸料,所谓俸料包括厨食料(如薪炭)、衣服料(如绸缎)、办公料(如纸笔)等都属于这一类。

——摘编自柏铮主编《中国古代官制》

材料二   明代官俸制度的最终确定是在洪武二十五年,“令公、侯、伯皆给禄米,论功定数,责成他们各归旧赐田于官”,把核定官俸与文武官员的品、阶、勋相结合,根据官制统一按月发放官俸。官俸折钞始创于明太祖,全面施行则从明成祖开始。与唐宋时期的厚禄相比,明代的俸禄可谓相形见绌,不可同日而语。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在总结明亡时深情地说道:“今日贪取之风,所以固胶于人心而不可去者,以俸给之薄而无以赡其家也。”

——摘编自张兆凯、陈长泉《论明代俸禄制度演变的原因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官俸制度产生的原因,并概括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官俸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官俸制度与以往相比出现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35年,英国议会颁布了《市政法》。根据该法英国建立了民选的自治市议会,改变了早期自治市通过向国王购买特许状获得自治权的状况。根据这一法律,在178个较大的市镇建立了由选举产生的市议会.议员由纳税3年以上的成年男子选举产生。任期3年。该法剥夺了地方教会的行政管理权,由市议会总揽地方事务,并接受居民监督,建立综合性的地方政府。

——摘编自孙宏伟等《论英国地方自治体制的发展与变革》

材料二   依据宪法,美国政府体系由联邦、州和地方(包括县、市、镇、学区和特区)三级政府组成。在大多数乡镇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要求当地政府提供的各种服务越来越多。而这些是州或县没有办法完全提供的,因此就只有把这些权力下放给镇,镇在发展的过程中就逐渐拥有更多更大的权力。县作为区域内范围较大的地方政府单位。对县域内其他政府单位有协调作用,但乡镇在职权范围内不受县的直接干预。

——摘编自王玉龙《美国乡镇建制及运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35年英国《市政法》的主旨,并分析该法案对英国政治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归纳美国地方白治的突出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特点形成的原因。
(3)综上,谈谈你对英美两国的基层治理模式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49年12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说,“土地改革是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继军事斗争以后的第二场决战。”1950年6月,毛泽东在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闭幕词中强调,“现在要过土改这一关,我希望我们大家都和过战争关一样也过得很好。”在此,毛泽东强调土地改革(     
A.保障了民主革命的胜利B.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
C.关乎着人民政权的稳固D.助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
6 . 汉朝君主的诏令往往有“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令吏明布,令吏民皆明智之”“檄到,亟下县道,威喻陛下意,毋忽!”等词句。汉朝君主意任(     
A.推进国家政令统一B.建立文书行政管理制度
C.调整地方行政制度D.以“圣谕”教化基层百姓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列宁认为“最好的工人保险形式是国家保险”。后来,苏联逐步对士兵、工人、农民等全体公民实行国家保障。根据1977年苏联颁布的宪法,苏联实行全民社会保险制度,国家支付社会保险金,个人受保情况与其贡献和地位相关联。苏联的社会保障制度除了退休养老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社会服务保障,还包括补助金制度,为由于生病或其他原因暂时不能工作的劳动者提供物质保障。以及为生育或死亡造成的开支进行补助。

——摘编自《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二   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时候,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举办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群众卫生事业,并且逐步扩大这些设施,以保证劳动者享受这种权利。”1955年,国家建立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养老保险制度。1958年,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将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两个养老保险制度在适当放宽养老条件和提高待遇标准的基础上作了统一规定,并一直沿用到1978年。

——摘编自马杰、郑来文《计划经济条件下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再评价》

材料三   当代西方发达国家一般都存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而在东亚国家经济发展和向发达国家迈进的过程中,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滞后是一个普遍现象。东亚从未发展起西方那种多功能的社会保障制度,适度福利和国民(家庭)自保是这个地区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新加坡政策研究会主席欧阳旋坚持认为,正是由于亚洲国家避免采用西方的福利体系才将亚洲引向繁荣。

——摘编自王彩波《社会保障的东西方比较》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苏两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相同点,并简析两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意义。
(2)根据材料三,谈谈你对“亚洲国家避免采用西方的福利体系才将亚洲引向繁荣”的理解。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社会保障制度确立和发展的因素。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古代社会教化体系内容丰富,传统家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材料   子能食,饲之。教以右手:子能言,教之自名及唱喏、万福、安置;稍有知,则教之以恭敬尊长。有不识尊卑长幼者,则严诃禁之……六岁,教之数与方名,男子始习书字,女子始习女工之小者。七岁,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始诵《孝经》《论语》,虽女子亦宜诵之。白七岁以下,谓之孺子,早寝晏起,食无时。八岁,出入门尸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以谦让。男子诵《尚书》,女子不出中门。九岁,男子读《春秋》及诸史,始为之讲解,使晓义理。女子亦为之讲解《论语》《孝经》及《列女传》《女戒》之类,略晓大意。……十岁,男子出就外傅,居宿于外,读《诗》《礼》《传》,为之讲解,使知仁义礼智信。自是以往,可以读孟苟扬子,博观群书。凡所读书,必择其精要者而诵之。

——摘编自(宋)司马光《涑水家仪》

(1)根据材料,概括宋代家训教化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一种中国古代社会教化的方式,并说明理由。
9 .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参加了13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签署了400多项国际公约,参与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军事人员3.9万余人次,成为国际体系的重要成员。这表明,中国(     
A.开始融入全球化的国际社会B.为世界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C.扩大了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D.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10 . 时人记载1904年河南会试场面,“今岁会试,借闱汴中,远省之人,往往跋涉数千里,冒露数十日而得达,而人数依然钜万,不闻梢减。甚而大学某生,弃其游学之额而求博第之荣。”这表明( )
A.人才选拔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B.留洋学习与传统教育相互融合
C.传统选官制度冲击近代化进程D.知识分子热衷考试的选拔方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