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罗马共和国早期,惟有氏族成员才有资格受到家庭宗教的规范。随着群体之间融合性的加强,大量平民出现在罗马族群。平民无权参与祭祀,不能与氏族成员进行通婚,他们为此展开了系列斗争。当时平民的斗争(     
A.推动公民法被彻底废除B.促进了阶级矛盾的缓和
C.消除了家庭宗教的影响D.使法律主体向平民开放
2 . 据统计,在湖南省里耶镇出土的秦简多为迁陵县署日常行政管理文书,包括户籍变化、田租赋税、劳役徭役、仓储钱粮、兵甲物资、道路里程、邮驿津渡管理、刑徒管理、祭祀先农以及教育、医药等政令。这反映出秦朝(     
A.赋税负担沉重B.法律制度严酷
C.强化地方管理D.行政效率提高
2023-12-04更新 | 312次组卷 | 65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咸林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3 . 尚书最初是皇帝的秘书,东汉时发展成为尚书台,成为新的行政中枢;中书之名始于汉武帝时期,初由宦者担任,魏晋始设中书省,专司诏令;门下诸官历来都是皇帝的侍从,南北朝时正式定名为门下省。材料反映了三省(     
A.在魏晋时期已经成为定制B.是皇权不断侵夺相权的产物
C.有效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D.为中央集权不断发展的结果
2023-05-29更新 | 321次组卷 | 82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陕西师大附中、渭北中学等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4 . 西方的法律传统扎根于古代的罗马文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马法上下千余年,期间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变化很大,法律也由产生、发展逐步趋于完善,它经历了王政时期、共和国时期、帝政前期、帝政后期四个阶段。罗马法主要分为人法、物权法、继承法、债法、诉讼法等方面。人法包括自由权、市民权、家族权、名誉、婚姻、夫妻财产、儿童监护等;物权法包括动产、不动产等;继承法包括遗嘱继承、法定继承、赠予等;诉讼法包括法定诉讼、程式诉讼、诉讼程序、诉讼非常程序等。

——摘编自周相《罗马法原论》

材料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之后,革命者率先发布《人权宣言》赋予公民权利,并根据启蒙运动中卢梭等人的法律思想,确立分权原则。大革命初期推翻了封建法律制度并制定宪法,搭建了现代国家法律体系的雏形。大革命的精神一直为法国宪法所继承,法国宪法一直坚持保护公民权利与共和原则。法国民法典的立法参与机构有参政院、保民院、立法院、元老院,各机构职责不同,参政院讨论法律草案,保民院讨论参政院和政府的法律议案,形成对法律议案整体形成认可与否的决议。宪法至上的原则被刻入每一位公民的心中,让法国在以宪法为中心的法治道路上继续前进。

——摘编自[法]乔治·杜比《法国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罗马法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革命后法国近代法律建设的特点,并分析法国近代法律完善的历史原因。
2023-01-15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勉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于1949年1月在关于时局的声明中将“废除伪宪法”“废除伪法统”作为和平谈判的重要条件之一、1949年9月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废除国民党反动政府一切压迫人民的法律、法令和司法制度,制定保护人民的法律、法令,建立人民司法制度。”……为了“以人民的新法律作依据”执政,制订了具有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依据宪法又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等一批基本法律和重要法令。

——摘编自孙泽学、汪茜《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依法执政述论》

材料二:“文化大革命”结束以来,我国的法制建设逐步走上平稳化、正规化……八二宪法及其四个修正案是我国国家最高政治生活的圭臬。……立足于改革开放,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满足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需要的民商经济法律制度,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为代表,在30年时间内,我国先后颁布了两部刑法典,同时又对刑事诉讼法进行了制定和修改。至1990年代中期,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

——摘编自张晋藩《法治的脚步:回顾新中国法制60年》


(1)根据材料一,概述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实践。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主法制建设的阶段特征。
2023-01-15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勉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1950—1951年,我国不仅同缅甸、印度、巴基斯坦和印度尼西亚四个亚洲民族独立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而且同瑞典、丹麦、瑞士和芬兰四个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这说明当时我国(     
A.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B.外交政策已经走向成熟
C.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D.放弃了“一边倒”的方针
2023-01-14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勉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如表为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造成表中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朝代曹魏西晋东晋北宋
比例26%15%4%17.2%24.5%46.1%

A.选官制度的变革B.儒学地位的动摇
C.自然经济的发展D.国家疆域的变迁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最得民心并且得到后续各届政府继承的扶贫政策就是社会救济托底、最低工资标准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改革措施。此外,他还成立了著名的“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委员会”负责田纳西河流域和密西西比河中下游流域的援助开发,使该地区经济发展得到极大改善。1965年,美国“开端计划”开始实施,该项目服务对象主要是低收入家庭4~6岁的儿量,到2010年,每位儿童通过该计划可获得7600美元的资助,有效保证了低收入家庭子女的受教育机会。

——摘编自左晓斯《发达国家乡村贫困与反贫困战略研究——以美国为例》

材料二:卡特政府对享有福利待遇的人规定严格的工作条件,防止滥用医疗经费。1977年8月6日,卡特宣布了推行工作福利计划,把工作与福利紧密结合,以求缓解失业和减少福利开支,他认为工作、工作、再工作是从根本上解决福利负担问题的重要途径。里根、布什政府一改新政以来扩大社会福利和联邦政府干预政策,紧缩社会福利规模并逐步转入私人经营轨道,以减轻联邦政府的沉重负担。里根削减了一些社会保障项目,尤其是“随意性的社会福利开支”,他还强调州和地方政府要承担社会保障的某些责任,推动私营福利事业的发展,给予私人养老金计划以更多的税收优惠。

——摘编自黄安年《当代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扶贫措施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社会保障制度调整的背景。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汉朝以前,三公的办公场所称为“府”,是当时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到了汉成帝时,开始了机构改革,三公行政级别平行,联合执政,大大削弱了丞相的权力。在三公之下,又设置了太常等9个“卿级”官员,卿的办公场所称为“寺”。“九寺”是汉代的九大部委,综合了现今国务院各个部委。九寺中的太常寺,相当于现代文化部、教育部、科技部、卫生部、药监局、气象局。一直到明清时期,也都有不断的机构改革。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废除中书省,创设“四辅官”,几个人共同为皇帝出谋划策,延续到了清朝。

——摘编自《中国古代历次机构改革》

材料二:清代自康熙中期至清末,二百余年间之内政、外交、军事、文化、财政等一切机密要务,乃至皇帝与各具奏人的私人交情,密折内都有反映。如此广博、繁杂的密折内容,无疑给皇帝开辟了广泛的情报来源,广其耳目,增其见闻,洞悉庶务,使其虽身居九重大内,却能及时且较真实地了解全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形势,以及各地风土人情和各级官员的所作所为,而且使百官互相监视,彼此牵制,故人心存戒心,惟恐遭人暗中揭发,一般不敢为所欲为,极有利于皇帝个人独裁专制。

——摘编自刘融《清王朝的朱批密折制述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中央机构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奏折制的特点及历史作用。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朝“畿内之民,十家为保”。春秋战国,各诸侯采用“什伍制”,“五家为伍,伍为之长;什伍为里,里置有司”。商鞅变法实行“什伍连坐制”,将什、伍作为基层行政单位。北宋王安石变法颁布的保甲法规定“今所以为保甲,足以除盗,然非特除盗也,固可渐习其为兵,既人人能射,又为旗鼓变其耳目,或使与募兵相参,则可以消募兵骄志,省养兵财费”。之后保甲法在全国各地逐步推行。1076年,各路“义勇.保甲民兵多达718万人”,形成一个庞大的地主武装。明清两代乡里制度基本上都经历了由里甲制度向保甲制度演进的过程。“里甲”与“保甲”“相似而实不同,里甲主于役,保甲主于卫”。而且,明清两朝的保甲已经在向“保”和“甲”两级机构发展,主要负责治安、户籍查报、人口迁移等。

——摘编自韩永周《中国保甲制度的历史流变与利弊》

材料二   1928年,中共湖北省委颁布了《乡村苏维埃的组织决议案》划归成立行政小组,选举乡代表,赋予工农群众及一切劳动者以真正的民主权利。在后来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鄂像皖边区在县、乡实行普选制,取消联保,赋予保甲以全新的思想内容。1941年,《鄂豫边区行政公署组织条例》和《鄂豫边区县各级政府组织条例》规定:实行保甲自治,保长和甲长由选民选举产生,保甲长平均三个月改选一次,并由所辖全体人民监督其工作,因而,“在保民大会上,从来不敢过问政治的老百姓,也敢选取他认为“可以’的人,作为自己的代表”。19492月,中共武汉市委讨论决定今后的工作总方针是“更加积极的、有重点的建立、加强与扩大在群众中的核心组织,团结各阶层……有计划地完成接管城市的各项工作,争取彻底解放”。

——摘编自荣丽萍《新中国初期武汉城市居委会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保甲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保甲自治的背景及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