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9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都铎王朝时期(14851603 年)英国的物价急剧上升,大量穷人、乞丐和流浪者因饥饿而死,社会秩序动荡混乱。面对这一危局,当时的英国政府针对物价出台了一系列干预和遏制政策,而立法作为一种重要的价格管制工具得到了充分运用,尤其是王室敕令这一法律形式更是扮演了引人注目的角色。据统计,当时共有30项救今针对食物、肉类、糖类、啤酒花、酒类(含法国酒)、弓箭盔甲6类商品的价格制定了官方最高限价。鉴于伦敦作为全国政治和经济中心的重要地位,都铎政府对伦敦市的价格管制高度关注。为保障物价管控效果,都铎政府严惩违抗限价命令的地方官员。这些举措为都铎王朝时期社会经济的顺利发展营造了较为有利的环境。

—-摘编自柴彬《英国近代早期的物价问题与国家管制》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价格机制作为市场体制机制探索与改革的关键,其变化始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与改革同步同频。计划经济体制下,各类生产要素的价格均由政府统一制定、集中管理,行政计划成为定价和调价的基本方式。至1997年底,在农副产品收购总额中,国家定价的比重由1978年的94.4%下降至15%以下;在工业品出厂价中,以市场价格进行销售的比例已占96%以上,市场形成价格机制正式建立。与此同时,以价格监测体系为主的价格宏观调控体系以及社会主义市场价格法律体系也在此时初具雏形。截至2018年底,中国政府相继制定和实施了60多部与《价格法》配套的法规;全国共查处价格违法案件1170万件,实施经济制裁达696亿元,进一步规范了企业的价格行为,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摘编自陈兵《新中国70年价格机制运行的基本经验与改革路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都铎王朝时期的英国政府对物价进行国家管制的特点及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成立以来价格机制演进的基本趋势。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英两国不同阶段价格机制演进的历史启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是北宋时期南北地区科举入仕官员人数变化趋势图(单位:人)。如图信息反映出北宋
A.政治重心南移江浙B.北方追求科举趋向减弱
C.南方门第观念淡化D.南方的社会影响力增强
3 . 汉初,诸侯国与中央汉朝同制,所封诸侯掌治其国,“皆令自置吏,得赋敛”,侯国丞相更是位高权重;但近年考古发现,汉宣帝时所封海昏国所设相仅属朝廷委派的官员,与列侯无臣属关系,且官秩如一般的县令、县长。这一变化表明
A.君主专制不断加强B.分封制度势在必行
C.中央的集权化趋势明显加强D.地方分裂割据隐患得以根除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变化示意图

秦朝三公九卿制→隋唐三省六部制→宋朝二府三司制→元朝中书一省制→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清朝增设军机处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发展变化的趋势是什么?本质是什么?

材料二 1912年3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集会、结社、迁移等项自由和请愿、诉讼、选举及被选举等项权利。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进行了不懈探索和奋斗。100年来,党高举人民民主旗帜,领导人民在一个有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近代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2021年12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民主》白皮书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近代中国是怎样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使“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什么?

材料四 1954年全国人大届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融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宪法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力和义务。

材料五 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的,经过了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及2018年五次修订。


(4)根据材料四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行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意义是什么?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指出1982年宪法强调国家的根本任务是什么?1999年3月全国人届二次会议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第一款的重要内容是什么
2022-02-08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下表为秦至清地方行政制度一览表,由此可知,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
A.呈现持续增多的趋势B.具有浓厚的革新色彩
C.反映君主专制的本质D.下稳上动的变化特征
2022-02-07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规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反映了
A.党适应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B.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的变化
C.建设社会主义注重又好又快D.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成热
2022-01-21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7 . 唐、宋地方监察制度变迁表(部分)
设置特点
唐朝“因山川形便”而设,从初期的巡察使、按察使,最后变为节度使,无所不领。
宋朝“以天下土地形势”而设,跨越山水,互相渗透,近割远连。

这一变化
A.提高了地方政府的治理效率B.首次实现了按地理进行区划
C.实现了中央与地方权力制衡D.顺应了中央集权加强的趋势
2022-02-13更新 | 19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1954年,国家颁布条例确立街居体制,无单位、无组织的群众被全部纳入政府管理范围。2000年以来,社区居民通过议事协商和民主听证等形式参与公共事务。这一变化反映了
A.基层治理的民主化趋势B.地方行政机构功能细化
C.社区将会取代政府功能D.行政变革推动机构精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是清末民初留日学生人数变化曲线。造成这一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A.留学生回国参加民主革命B.近代日本发展对华有较强示范性
C.日本放松对华的经济侵略D.欧美加大对华公派留学的吸引力
2022-01-09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在世官割占统治地位的历史阶段,官职任定被限定于贵族范围内。察举制度创立之后,选官一般经现任官更察访,然后向政府举荐予以任用。科举制则是通过考试选官,择优录用。

——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

材料二   孙中山借鉴西方近代文官考试经验,吸取我国古代科举考试合理内核,创立了“五权分立”、考试任官的政治学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一个月内即制定了《文官考试委员官职令草案》《文官考试令草案》。袁世凯任大总统时期,相继颁布《文官任职令》《文官保障法草案》和《文官惩戒条例》,初步形成了一套文官制度。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考试院,着手推行公务员制度。19333月,公布《公务员任用法》,标志近代公务员制度初步确定。但是国民政府一面采用公务员制度,另一面限制非国民党员进入政府:一些地方实力派也把公务员制度视为中央政府对地方进行人事渗透、瓦解其统治基础的阴谋,坚决阻挠公务员法的制定和推行。总的来看,公务员制度在抗战之前推行效果相对较好,而到了抗战时期及至解放战争时期则步履维艰,流于形式,甚至是连形式都没有。

——据杨学为《中国考试制度通史》、张创新《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199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正式颁布为标志,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正式建立。该规定实施20年以来,一大批优秀人才陆续进入国家机关工作,为国家公务员队伍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韩达亮《当代中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浅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变化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唐朝为加强对官员的考核和监察而分别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括民国初期选官制度变革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实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意义。
2022-02-05更新 | 142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9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