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70年来新中国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变迁

阶段治理格局特征
19491982单向度社会控制在农村,通过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再到发起急促而迅速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城市,延续延安时期管理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传统,对所有公职人员(包括国营企业职工)进行“单位制”整合;对于没有单位的一般居民,包括家庭妇女、摊贩、商人、自由职业者、无业人员以及失业人员等,则采取“街居制”管理体制
19832011全方位社会治理格局社会公众参与社会公共事务进行自我治理、自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显著增强
20122019协同共治格局多元参与、共同治理的社会运行机制日益形成

——摘编自彭秀良《新中国70年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的变迁》

(1)根据材料,概括新中国基层社会治理格局演变的趋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新中国基层治理的影响。
2024-05-15更新 | 7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揭阳市高三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2 . 如表为19世纪德国强制性的疾病保险制度。此举(     
相关法律文件主要内容及实施
1856年《工业法》规定城市卫生局应使工作条件恶劣的工人参加疾病保险基金
1876年《疾病登记援助法案》规定参加疾病保险组织的病人可以在所在城市报销医疗费用,但仅有少数城市执行这项法案
1883年《疾病保险法》规定投保市民在生病期间可以获得免费的医疗服务
A.完善了德国政治制度B.适应了德国发展需要
C.形成了社会保障体系D.有效缓和了社会矛盾
2024-05-13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1967年美国的《雇佣中的年龄歧视法》中保护的对象是40—65岁的公民,而在1978年修改时将保护年龄提高至70岁,并从1979年起,将就业年龄歧视法的执法机关由劳工部改为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此举(     
A.强化了政府经济职能B.缓解了就业压力
C.有利于减轻政府负担D.解决了经济滞胀

4 . 《尼克松总统关于扩大福利改革建议的声明》中指出:过去对穷人的援助计划已经失败,这些计划使穷人堕落,使纳税人受骗……家庭援助计划是以四个基本原则为基础的:鼓励工作和训练的强烈动机;公平地对有工作的贫困家庭提供援助……由此可知(       

A.家庭援助计划只针对贫困家庭B.政府要停止实施社会福利制度
C.政府需要对福利政策进行调整D.福利政策遭到了全社会的抵制
2024-03-23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五校2023-2024学年高二3月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我国1982年宪法规定,企业事业和国家机关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2004年,宪法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这说明我国(     
A.法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B.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
C.公民社会福利水平降低D.仅保障弱势群体的生活
2024-02-21更新 | 42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调研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6 . 下图是2015年荷兰政府财政预算的支出百分比简表。该财政预算支出体现了荷兰(       
A.注重在经济建设上的投入B.重视社会的福利和保障
C.国民经济进入调整发展期D.教育发展受到财政制约
7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业革命后,德国经济发展,社会财富增加。但同时贫富差距拉大,经济的不稳定性增加。工人的工作环境和生活待遇较差,工人运动日益发展。面对这种情况,一些有见识的资本家认为要获得长远利益,有必要适当改善工人的待遇。以俾斯麦为代表的德国统治者认为,要防止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还需要用温和的手段缓解工人的对抗情绪,以保证正常的社会秩序。

——摘编自胡继晔《追寻中西方社保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材料二   1883年起,俾斯麦政府相继颁布了《疾病保险法》《事故保险法》《老年人与伤残者保险法》,为工人及其家属、工伤者提供医疗保障,同时也为老年人及伤残者提供养老金和津贴。

——摘编自孙炳辉郑寅达《德国史纲》

材料三   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应保尽保原则,健全统筹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加快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加快落实社保转移接续、异地就医结算制度,规范社保基金管理,发展商业保险。统筹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坚持和完善促进男女平等、妇女全面发展的制度机制。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健全残疾人帮扶制度。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91031日)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历史背景,并说明其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时期我国完善社会主义保障制度的特点。
2024-01-29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二战后,英国率先构建了包括家庭津贴、养老、疾病、失业、伤残和死亡等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了全民覆盖。此后,瑞典、挪威、法国、德国和澳大利亚等国都建成了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这一制度(     
A.促进了资本主义阵营的扩大B.消除了各阶层贫富差距问题
C.反映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D.利于解决经济“滞胀”问题
9 . 对如表解读合理的是(     
新中国成立以来主要历史阶段重要的社会保障措施
时间段主要措施
1949年—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期中国共产党陆续颁布和修改了一系列有关劳动保险、社会技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和安置的法规、条例。
1958年—1966年完善社会保障不适应经济发展的内容,建立城镇统一的延休制度;在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基础上建立社会保障城乡二元并行的制度。
“七五”计划到“十二五”计划末打破国有企业“铁饭碗”,工人退休养老由单位负责科社会联赛人2003年开始探索新农保并推广:2011年开始在全国逐步推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2015年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打破“双轨制”。
A.措施调整旨在减轻国有企业负担B.中国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
C.社会保障局限于扶助低收入群体D.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
2024-01-25更新 | 26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调研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10 . 1999年9月,我国全面推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到2002年,一些城市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 北京290元, 太原156元, 沈阳205元,上海280元, 广州300元,成都178元,银川160元。由此可见,这一制度的实施(     
A.与当地经济水平挂钩B.注重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C.消除了绝对贫困现象D.使各地生活水平出现差异
2024-01-23更新 | 132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