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0 道试题
1 . 北魏前期,百官没有俸禄,对于地方官,朝廷只问其能否上交一定数量的租调而不管他们对地方的搜刮。太和八年(485年)朝廷“始班俸禄”,规定“禄行之后,赃满一百匹者死”。实行均田制之后,官员可以得到一定职分田上的收入,但“卖(职分田)者坐如律”。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有(     
①俸禄制的实行杜绝了官员贪赃枉法       ②改革措施有利于整治吏治
③纸币成为官府的主要支付手段             ④官员们可以取得一定职分田上的收入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7日内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五市十一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阶段联考(选修 )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学者在张居正研究中,尽管对其在神宗即位后的身份有不同的认识,有的称其为“政治家”,有的称其为“著名首辅”,有的称其为“改革家”,但在叙述其政绩时,大都不加辨析,以“改革”“改良”“中兴”等词来表述其行政特点……《中国人名大词典》认为张居正“在任时厉行革新。推行考成法,整顿吏治,清丈田亩,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改革赋役制度,把各项税收合而为一。用潘季驯浚治黄、淮。执政十年,成效卓著”……美国学者阿瑟·沃尔德隆认为张居正“并没有推出什么富有想象力的新政”,其在世时,“他所支持的防御和对外政策得到了继续。但是,这些政策依赖于他的特殊权力的支持……他没有能够重新改组机构,而只是利用个人权力控制住了他们。”

——摘自田澍《正德、嘉靖之际的政局剧变与明朝改革的轨迹》

(1)据材料概括张居正执政时的主要作为。
(2)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选择张居正的一种身份及其对应观点予以评析。
2024-05-30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盐城市高三5月考前指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897年,梁启超前往湖南创办时务学堂,引导和要求学生阅读“西国近世吏法章程之书及各国报章”,“以求治天下之理”,阅读物理格致之书,“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志乎极”。由此可见,梁启超的办学努力(     
A.利于推动思想启蒙B.冲击了传统官僚体制
C.促进革命力量发展D.为变法制造理论依据
4 . 改革开放初的中国,同一种产品有两个价格,计划内部实行国家通配价,同时企业超计划自销产品并按市场价格出售,形成特殊的“价格双轨制”。当时,市场价格往往比国家通配价格高一两倍。“价格双轨制”(     
A.否定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系B.确立了市场调节机制
C.有利于经济体制的逐渐转型D.促进对外开放的发展
2024-05-08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清末留日学生创办的刊物,大多把尚武作为其宗旨之一。比如创刊于1906年的《云南》杂志发刊词明确宣布: “执戈从戎,男子义务。为国为家,无海无陆。裹尸马革葬身鱼腹。光荣无限,愿望乃足。”清末尚武思想(     
A.是传统儒学发展的产物B.表达了民族自强的诉求
C.是清末新政的主要宗旨D.体现维新思想广泛传播
2024-04-28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金湖中学,清江中学,涟水郑梁梅高级中学等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为准确把握地方财政收支实数,推进宪政进程,1909年清政府上谕选派44名监理官赴全国各地开展财政清理计划,然而,地方督抚颇为抵触,甚至与监理官大起龃龉。由此可知(     
A.新政举措引发保守派抵制B.军阀割据局面愈演愈烈
C.权力下移影响近代化进程D.民主革命时机已经成熟
2024-04-21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决胜新高考2024届高三4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1905年,乘清末新政与机构改革之风,袁世凯不断将心腹部下举荐到中央、地方的关键之处。朝堂之上,半数袁氏嫡系。地方亦是如此,天津、山东、河南以至东三省皆为北洋地盘。袁世凯的这些做法(     
A.推动了湘淮系官僚集团的崛起B.彰显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成果
C.加速了清政府覆灭的历史进程D.宣告了北洋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
2024-04-18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8 . 有学者认为: “北朝到底很快便建立起一个统一政府来。而且这个政府,又不久便创设了许多极合传统理想的新制度……将来全都为隋唐政府所效法与承袭”;“隋唐复兴,大体即建基于均田、府兵的两个柱石上”。与以上观点最为一致的是(     
A.南朝几乎全无制度的创新B.北朝是走出低谷的历史出口
C.孝文帝改革左右隋唐复兴D.北朝率先实现局部统一局面
2024-03-31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9世纪90年代末,康有为力主将中国“定为工国”,认为“国尚农则守旧日愚,国尚工则日新日智”。梁启超则认为保护关税政策是“病国之道”,自由贸易乃“天地自然之理”。二者意在(       

A.揭示中国孱弱的根源B.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C.强调政治变革的必要D.突破传统思想禁锢
2024-03-30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03年,盛宣怀在《开办高等商务学堂折》中奏请开设的课程有“商律、财政、商业、历史、舆地、物理、化学、算数、簿记、书札,又有机器学以究工艺,商品学以辨物产,游历考察以求实验,而广见闻”。其旨在(     
A.改革科举制度B.推行西式教育C.培养实用人才D.提高国民素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