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格拉古兄弟改革前,罗马土地集中和农民破产已造成严重社会后果,失地农民迫切要求重新获得土地,贵族中一些有识之士鉴于农民破产有损兵源和安定,也在筹划复兴小农的土地改革方案。格拉古兄弟出身名门望族,从小受到良好教育,循着罗马贵族的仕途先后担任神职和军职,在人民中颇有成望。公元前133年,在罗乌平民和贵族改革派的支持和拥护下,提比略·格拉古就任保民官,随即提出土地改革法案。法案规定,每户家长占有公有地限于500犹格,每户占地总数不得通过1000犹格,超限土地收归国家分给无地农民。提比略·格拉古的法案后遭到元老贵族极力反对,后来提比略·格拉古及其拥护者300余人被反对派杀害。公元前133年和公元前132年,提比略·格拉古之弟盖约连任两届保民官。任职之初,盖约提出法案禁止被人民罢免的高级官员和保民官再次任职,规定非经人民审理不得判处公民死刑,随即恢复提比略·格拉古土地改革法案。为了防止灾荒他实行了粮食法,由国家购进粮食,低价卖给农民。盖约还推行筑路法以改善交通并解决无业平民就业问题。还推行军事法、行省包税制。盖约改革遭到反对派极力反对,公元前122.盖约其拥护者3000余人惨遭杀害。在古罗马处于城邦危机时期.小农分化和破产已成历史趋势的条件下,格拉古兄弟改革难以成功,但改革缓和了土地集中进程,改善了部分平民生活条件,沉重打击了元老贵族势力,改进了国家行政和司法管理机能,这些都具有明显进步性。

——摘编自吴于廑《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格拉古兄弟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格拉古兄弟改革的主要措施并予以简要评析。
2021-12-26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南八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改革开放以后,粮油购销价格倒挂,国家实行价格补贴,这是在价格背离价值的前提下,国家调节经济运行的特定产物。199151日,粮油销售价格改革方案出台。根据提价方案,三种粮食(面粉、大米、玉米)平均提价幅度为68%;食油则实现购销同价;对上述粮油仍然实行凭票或凭证定量供应。国家对城镇居民的粮油补贴,由过去的国家“包下来”改为国家、集体(企业)个人都承担一部分。此次改革,虽然还没有彻底解决粮油购销价格倒挂问题,但的确在解决此问题上前进了一大步,为后来取消实行了多年的凭票定量供应粮油,实行敞开供应,建立了良好的开端。这次粮油价格改革,并没有出现许多人曾经担心的带动物价大幅度上涨现象。粮油销售价格大幅度上调后,除与之相关的制成品价格随之上涨外,肉禽蛋、蔬菜以及各类工业消费品均未“搭车涨价”。

——摘编自武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91年中国粮油销售价格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91年中国粮油销售价格改革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安史之乱以后,刘晏针对“时天下钱少货轻”“商贾不通”,土地荒芜,民不聊生的社会景象对唐朝的赋税制度进行改革。他提出了“理财以爱民为先”“户口滋多,则赋税自广”的改革思想。同时刘晏认为,“办集众务,在于得人”。主张选拔和任用一批坚决拥护改革,而又精通经济管理的人才。他制定了常平法,即根据年景好坏,“常年平敛之,荒年蠲救之”“丰则贵取,饥则贱与”。与此同时,刘晏还采用因地区生产特点来确定税收方式的办法,以解决人民当时严重缺粮的困难。如,对于岭南深山、沼湖地区的人民,可以用竹、纸、漆器、绫锦等当地的土特产代替租税,把粮食留归民用;对于特别不便于运输的地方,让农民把货物集中到附近的产矿区,换取铜、铅等就地铸钱纳税。刘晏经济改革使唐中后期的经济得到恢复发展。史称刘晏理财“以爱民为先”,富其国而“不劳于民”。

——黄玉生《中唐时期刘晏的经济改革思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晏改革的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刘晏改革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我国近代史上的文字改革运动,从晚清时期就开始了。从运动的整体情形看,它实际包含四项内容:施行汉语拼音、使用简化字、写白话文、推广普通话。四项中的每一项,又可以单独构成一场运动,四项内容在实际运动中往往结合在一起。运动大体以辛亥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在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下,文字改革的迫切性与必要性在文学革命的框架内,借着五四运动的强大气流,迅速升腾为席卷全社会的潮流。“五四”后的文字改革运动,不但得到了北洋及国民政府的认可,而且得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发展与弘扬。整场文字改革运动,在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上首次实现了“书同文、语同音”的目标。文字改革运动将汉字改造成为了一套科学符号,使其真正能够为广大民众所掌握,堪称中华民族文明史上的一大盛事。

——摘编自李洪岩《浅议近代的文字改革运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文字改革运动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文字改革运动的特点。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鸦片战争以后,相对稳定的社会秩序被打破,频繁的战争引发了疫病流行频率的增高。随着西方列强的侵入,西方卫生知识以及公共卫生观念也逐步引入中国。甲午战后,面对“华界”的肮脏与“租界”的整洁,清政府的部分地方官员开始逐步效法“租界”,建立起早期公共卫生防疫制度。1905年,清政府成立了巡警部警保司下的卫生科,属于中央卫生行政机构,卫生科掌核办理防疫卫生、设置病院以及检查医药等事宜。卫生科下设三科:保健科、检疫科、方术科。保健科负责检查清洁河川道路、饮食物品安全等公共卫生事项;检疫科负责免疫、检疫疫病以及预防疫病等事项;方术科负责病院的管理、药品生产及营业、医生和稳婆的考验等。1906年,清政府将巡警部改为民政部,将巡警部警保司下的卫生科升格为卫生司。自此,清代全国范围内的卫生防疫制度逐步确立。

——摘编自罗小林等《清代卫生防疫制度考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卫生防疫制度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清卫生防疫制度改革的历史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金世宗,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之孙,自幼习诗书,具有较高的汉文化修养。金世宗即位之初,时局极不稳定。世宗以海陵王为鉴,调整纠正海陵王之失。在用人上不论是女真宗室贵族,还是汉人、渤海人等,只要有才能,一视同仁,予以任用。将被征南侵的军士放免还家,又派使臣与宋和谈。五年(1165年)正月,双方正式议和,史称“隆兴和议”。媾和以后,双方三十余年无大战争。与宋和议后,金朝恢复和增设了与南宋、西夏的榷场。金世宗务施宽政,虚心纳谏,屡次下诏内外大小职官上书直言。世宗还利用、吸收汉文化以提高女真民族的文化水平,以女真大、小字译儒家经史,颁行之。在京师设女真国子学,诸路设女真府学,择猛安谋克子弟为学生入学学习。十三年,开设女真进士科,以策、诗取士。金代以农为本,世宗采取措施以保护和发展农业生产,诏复各地流民还乡,官给以田。地狭处,则将召辑的流民,安置于他乡种田。弛放牧地,令民开垦。同时蠲免苛捐杂税,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世宗大定年间,由于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发展,仓廪有余,人民生活较为安定,文化也昌盛起来,故被后人誉为金朝的“小尧舜”。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指出金世宗被后人誉为“小尧舜”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金世宗的历史功绩。
2021-06-03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一六八中学2021届高三最后一卷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01年迄1905年,清廷最高统治者痛定思痛,决意变法。19017月,清政府宣布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新设商部、学部、巡警部和练兵处、财政处5个中央机构,撤除地方和中央的闲散衙门。1905年前后,立宪国日本战胜君主国俄国的消息传来,慈禧太后震惊之余,“如梦初觉,知二十世纪中,无复专制政体容足之余地”,退决心仿行宪政,并于19069月下谕宣示预备立宪要先行厘定官制。190811月,溥仪继位,由其父载沣担任摄政王,主持国政,积极筹备立宪。原有之内阁、军机处、会议政务处、宪政编查馆、吏部、中书科、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批本处等衙门一律裁撒。组建责任内阁,在13名阁员中,满、蒙贵族占9名,其中皇族5名。当时即有人预言:“窃恐内闾甫成立,而推翻之动机已伏矣。”果然,不到半年,武昌首义爆发。

——摘编自李志茗《论清末新政时期的行政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行政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清末行政改革。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王韶(10301081年),北宋名将。宋神宗曾派王韶对西北地区进行治理。熙宁三年(1070),王韶向朝廷建议在秦州成纪至渭源的沿渭水一带地区招募弓箭手营田,用所收物产来辅佐军费,被朝廷采纳。到了熙宁五年初,营田已取得了开闲田百顷的初步成效。熙宁三年(,王韶建议在秦凤路边缘地区设置市易司,将蕃汉贸易的部分利益收归朝廷,“借官钱为本,稍笼商贾之利,即一岁之入亦不下一二十万贯”。这一提议在朝廷内外引起了争议,由于王安石的支持,宋神宗最终采纳了王韶的建议,在古渭寨设置了市易司。熙宁七年二月,王韶言:“通远军自置市易司以来,收本息钱五十七万余缗,乞下三司根磨,推奖官吏”。熙宁五年五月,王韶建议在通远军设置蕃学,以汉法教育蕃酋子弟;熙宁八年,“知河州鲜于师中乞置蕃学,教蕃酋子弟,购地十顷,岁给钱千缗,增解进士为五人额。从之”。王韶对西北地区的开拓经营,对北宋中后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民族关系等方面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对当今的边疆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摘编自王连旗《论王韶对西北地区的开拓经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韶治理西北地区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韶治理西北地区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刚刚成立,文字改革便作为一件大事摆在中央面前。从194910月到195410月,先后成立中国文字改革协会、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中共中央文字问题委员会、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领导文字改革工作。文字改革是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简化汉字、制订汉语拼音方案和推行普通话,具有很强的政策性。经过反复研究磋商,195510月确定了《汉字简化方案》并开始分批推行。1958211日,《汉语拼音方案》经第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开始在全国推行。《汉语拼音方案》的推行,让语言文字的发展在“书同文”的基础上,向“语同音”迈出了重要一步。由于有了简单、实用的汉语拼音,扫盲和推广普通话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摘编自黄加佳《新中国汉字简化过程揭秘》等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后进行文字改革的原因。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后进行文字改革的意义。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安史之乱冲击了公私兼营的盐业宽松政策,导致“纲目大坏,王赋所入无几”。之后,朝廷采用食盐专卖法筹集到了军费,但机构臃肿、管理成本增加、官吏假公济私等弊端凸显。760年刘晏出任盐铁转运使,实施新的榷盐法:鼓励民间盐业生产并加强监管;采取“借商销盐”之法,允许盐商参与食盐销售,将盐政官员从运销事务中解脱出来;精简盐政机构,建立独立的盐业产销系统;创行常平盐制,“其江岭间去盐乡远者,转官盐于彼贮之,或商绝盐贵,则减价鬻之”。新法实施后不久,“民得安其居业,户口蕃息”,盐税也占到国家财政总收入的一半。刘晏盐法改革尊重价值规律,引入商业竞争机制,这对后世有借鉴意义。

——据刘玉峰《唐朝刘晏盐法改革评议》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刘晏盐法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析刘晏盐法改革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