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2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世纪初的俄国,地主的大田庄仍是封建制度的基础,俄罗斯文明象征之一的古老的村社普遍存在,农民继续受到掠夺并走向破产。助荡与危机定:19067月,斯托雷平出任大隆会议主席。他主张在强权领导下与专统相结合进行改革,走谨慎的变革之路。他将最大的热情投向村杜的土地,推动颁布了(《关于农民土地所有制若干规定的变更与补充》的法令,规定农民有权从村社分离出来,有权使份地成为私产并允许出售。1911611日,又公布《土地规划条侧》,规定农民的份地自动变为私产。斯托雷平改革使200多万农户退出村社,建立“单独的农庄经济”,其中大多数退社贫苦农民由手缺乏农具和资金,不得不把土地以低价出卖给富农。改革收到了经济上的奇效,俄国成为欧洲最大的粮食出口国,但村社依旧残存,直至苏联全盘集体化为止。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下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斯托雷平改革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斯托雷平改革。
2021-09-15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山阳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80年代后,科举制度改革步伐明显加快。传教士觉得如果想要控制和引导中国社会改革的方向,就必须为科举制度改革提供合适的方案。于是他们提出了种种改革科举制度的设想。传教士欲效仿文艺复兴时期借复古求解放的形式,主张复辟古时乡举里选制度,恢复科举考试的传统科目,并以传统实学为考试内容,丁韪良(美国基督教长老会传教士)认为,科举是中国文明的最好方面,但它需要移植一些西方的理念,以使之适应变化了的现代生存环境。学校重在育才,而科举重在选材。二者是相辅相成,但在科举社会中二者却混为一谈。学校沦为科举之预备场所,科举成为学子之最后归宿,因此有些传教士提出予新人才以旧功名的设想,从而把学校教育和科举考试整合为一,以达到变革科举之效。尽管清政府迫于形势而不得不变革科举,但科举改革仍然步履蹒跚,传教士企图通过设立新的考试制度作为示范来推进科举改革。

——杨齐福《西方来华传教士与近代中国科举制度改革》


(1)根据材料概括传教士对中国科举改革的设计方案。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传教士对中国科举制度改革的作用。
2021-09-14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3411月,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后,时任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习仲勋再三强调:“我们苏区,决不允许有一个贪官。”陕甘边根据地在军队内部建立了保证官兵廉洁的制度,颁布了《赤卫军暂行简明军律》,对没收豪绅地主及反革命分子的财物而不报告者治罪。边区政府对贪腐行为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利用重典打去贪腐分子。我党还要求领导干部带头示范,严以律己,做清正廉洁的典范。边区政府工作人员一律实行供给制度,所有物品均由财经委员会按每人的最低需要发给。苏维埃政府把加强干部教育,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为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我党还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苏维埃边区的廉政建设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摘编自陈红《陕甘边根据地的廉政建设》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廉政建设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开展廉政建设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传统观念中,向视监狱为狴犴恶地,读书万卷不读律,宁为最小官不愿为狱吏。直至19世纪后半期,“贱狱”仍是普遍的社会心态。近代以降,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具有近代色彩的监狱改良运动登上历史舞台1907年,修订法律大臣沈家本上《实行改良监狱宜注意四事折》,提出关注狱务人员、“养成监狱官吏”的建议。法部予以肯定,并规定京师法律学堂及京外法政学堂一律增设监狱学一科;在已设立新监狱之处附设监狱学堂。基于“官卑固不足弹压,禄薄亦无以养廉”的认识,法部一方面“加其津贴”,另一方面则“宽其出路”。1910年,拟定《监狱专修科毕业员委用章程》,规定考列最优等、优等、中等者即委之以职、授之以官。政府号令于上,督抚行之于下,各地仿而效之,可谓盛矣,中国亦由此开始了正规、专业培养监狱管理人员的历史进程。

——摘编自马自毅、王长芬《狱务人员与清末监狱改良》


(1)根据材料,概括晩清监狱改良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狱务人员的角度说明晚清监狱改良的意义。
2021-09-10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百师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河北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汉代司法制度以秦朝司法制度为基础,为适应新的形势又有不少新的发展。受黄老之学及儒家等级特权思想影响,汉代设立了上请制度。凡宗室贵族及六百石以上的官员犯罪,一般的司法官员没有权力擅自判决,须先奏请皇帝,皇帝可以根据犯罪者的具体情况,如和皇室的亲疏远近、责任官职的大小以及对国家的贡献等,来减其刑罚。在审判程序上汉代创立了录囚制度。录囚是封建时代皇帝或上级司法机关通过对罪囚的复核审录,监督和检查下级司法机关的决狱情况,平反冤狱及督办久系未决案件的一项制度。录囚制度始于西汉,当时只是州刺史或郡太守每年定期巡视自己所管辖地区的狱囚,以平理冤狱为主要任务。直到明清,才由秋审、朝审等制度所取代。

——摘编自王继尧(论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演变及特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司法制度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代司法制度改革的影响。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的圈地运动引发了乡村地区的土地所有权变革,英国的乡村振兴由此发端。英国人多地少,早在16世纪就办起了大量的家庭农场,经历了工业化时代,完成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作为最早完成农村现代化的国家之一,早在18世纪中期英国就开始了农业教育现代化工作。20世纪初期,伴随着《福斯特教育法》的颁布,许多农村居民逐渐享受到接受正规教育的机会。英国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尤其强调对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的保护,既包括农田、湖泊、林木等自然资源,又包括公园、植物园、休闲场所等文化资源。1926年成立的英格兰乡村保存委员会在乡村环境治理和保护方面,提出了独特的“保护性治理”理念。此外,英国政府深刻认识到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乡村规划编制与实施的各个阶段都注重吸引作为乡村主体的村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同时政策制度体系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支撑作用,主要包括农业政策、绿带政策、住房政策、土地政策和公共服务供给政策等,这些政策在不同时期都依据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行了适应性调试和修订,从而保证了英国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为英国农村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摘编自《透视英国乡村振兴,对中国有何重要启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乡村振兴建设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影响。
2021-09-08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7年7月至9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全国土地会议,这次会议由毛泽东主持,总结了“五四”以来土地改革的经验,制定和通过了彻底实行土地改革的《中国土地法大纲》,并于10月10日经中共中央批准正式公布。其中规定:“废除封建半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乡村农会接收地主的牲畜、农具、房屋、粮食及其他财产,并征收富农上述财产的多余部分”“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连同乡村中其他一切土地,按乡村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此外,对若干特殊土地财产及分配中若干特殊问题的处理办法、土地改革执行机关及保护工商业等,也作了具体规定。在这个大纲的指引下,土地改革运动在解放区广大农村迅速掀起。

——摘编自董志凯《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得以制定的原因及其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的主要作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日本侵华前,太行地区手工业较发达,各地就地取材发展起来的手工业,如造纸、熬盐、采药、酿造、陶瓷、皮革、丝织、草帽、竹业等,几乎遍布太行区各县。抗战爆发后,日伪严密的经济封锁和残酷的军事扫荡使太行抗日根据地手工业种类减少、规模缩小,无法满足人民生活需求。中共在根据地开始推行互助组、合作社这种新的生产模式,重新整合劳力资源;对有重大发明及创新者提出表扬并予以奖励,举办生产展览会宣传技术创新,将手工业工人、技术人员组队研究技术改进。采用公私联营、开办训练班、奖励劳动英雄的方式以提高群众生产能力和生产积极性。这些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手工业发展。

——摘编自岳谦厚、赵智荣《太行抗日根据地的手工业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太行根据地手工业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太行根据地手工业改革的背景。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安史之乱以后,刘晏针对“时天下钱少货轻”“商贾不通”,土地荒芜,民不聊生的社会景象对唐朝的赋税制度进行改革。他提出了“理财以爱民为先”“户口滋多,则赋税自广”的改革思想。同时刘晏认为,“办集众务,在于得人”。主张选拔和任用一批坚决拥护改革,而又精通经济管理的人才。他制定了常平法,即根据年景好坏,“常年平敛之,荒年蠲救之”“丰则贵取,饥则贱与”。与此同时,刘晏还采用因地区生产特点来确定税收方式的办法,以解决人民当时严重缺粮的困难。如,对于岭南深山、沼湖地区的人民,可以用竹、纸、漆器、绫锦等当地的土特产代替租税,把粮食留归民用;对于特别不便于运输的地方,让农民把货物集中到附近的产矿区,换取铜、铅等就地铸钱纳税。刘晏经济改革使唐中后期的经济得到恢复发展。史称刘晏理财“以爱民为先”,富其国而“不劳于民”。

——黄玉生《中唐时期刘晏的经济改革思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晏改革的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刘晏改革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0691日,清廷宣布仿行立宪,声称“必从官制入手,亟应先将官制分别议定,次第更张”。厘定官制折上奏后,慈禧“召见庆亲王至六刻之久,然后诸枢臣见,闻圣意不欲轻发也”。116日,慈禧下懿旨,栽定中央官制。同意废除旧制,设专任官,增加“不分满汉”的设置。原则上支持三权分立。但是,慈禧既不同意设立责任内阁,也不同意改军机大臣为政务大臣,反而维护军机处一如其旧。袁世凯在致张謇信函中说“此次朝廷宣布立宪,厘定官制,俱由两宫圣明,毅然独断”,所言不虚。不过,慈禧意奕勖等核定的关于各部尚书充当参预政务大臣的建议,令“其各部尚书,均著充参预政务大臣。轮班值日,听候召对”。

——摘编自周增光《论新旧博弈中的丙午中央官制变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丙午中央官制变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丙午中央官制变革的历史意义。
2021-08-29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秋季高三历史开学摸底考试卷-课标全国专用-单科历史卷01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