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102年,北宋宰相蔡京推行了盐法改革,即钞盐法。该盐法所规定的食盐贩卖流程为:向政府“椎货务”购置通行证——凭证至产盐地支盐——运至规定地区销售。此规定实际上就是利用变更钞法的手段,使商人的盐利转让于朝廷。施行钞盐法的第一步就是扩大东南盐的盐本钱;第二步就是规定了食盐的贩卖地区,商人不能私运;第三步是禁止官员与商人勾结共同私贩。钞盐法此后经历了两次大调整。在1112年,“罢官般(搬)卖,令商旅赴场请贩”,完全废除官搬官卖制。1113年,规定“东南末盐诸场仍给钞引号簿”,对商人贩盐过程中的销售地点和住卖地也进行了严格限制。蔡京领导的盐法改革,一方面通过盐钞的变更来增加盐利,另一方面又提高盐的价格以增加盐利。

——摘编自刘迪《关于北宋蔡京及其茶盐改革的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蔡京盐法改革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蔡京盐法改革的影响。
2021-05-17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2021届高三4月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清代督抚衙门不置属官,官员自聘的幕僚成为主要行政人。晚清因政务增多,幕僚人数激增,导致管理混乱。1907年,清政府以借用唐宋幕职为形式,进行分科治事的改革,使幕僚成为正式职官。督抚衙门统一设置秘书员和十科参事员,与新官制中央各部院对应,明确其职责范围。清廷没有裁汰原有幕僚,对改革后幕职的资格和级别也不做限制,并仍由督抚任免。方案颁布后,清廷率先从东北三省入手,再以直隶、江苏试点,要求其余各省“十五年内一律通行”。到1911年,至少已有19个督抚衙门实行了幕职分科治事,占全国督抚衙门的绝大多数。民国成立后,省级官署大体沿用了这一方式。

——据关晓红《从幕府到职官:清季外官制改革中的幕职分科治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实行幕职分科治事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实行幕职分科治事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孝宗时期(11271194年)的官员,宁肯担任朝中级别不高、事务清闲的官职,也不愿出任地方事务繁杂的守臣、监司,因而造成了地方官人员缺乏,而朝中人员冗滥,一味只求升迁而不注实效,在职位上庸庸碌碌无所作为的状况。为改变这种局面,宋孝宗积极着手对官员中的务虚之风进行调整和改革,将官员平时的实际才能和施政业绩作为官员升迁的依据。在要求官员勤于政事的同时,宋孝宗本人也勤于政事,事必躬亲,他对地方上的兴修水利、农业生产等事都要亲自过问。同时,宋孝宗认为一国之君应该深知用人之道,在选拔人才时,也不能只看重人的学识,更应重视的是人才的道德修养和实际执政能力。这一用人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使朝廷选拔人才数量增加,为国家一系列大政方针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人员方面的保证。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任何历史人物的活动都会受制于时代的局限,宋孝宗加大用人力度,整顿吏风的目的,始终都贯穿着强化皇权的思想。

——摘编自褐华芳《宋孝宗的法律思想与法制建设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孝宗吏治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宋孝宗吏治改革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派袁世凯训练新军。袁世凯仿照德、日陆军建制和操典条令,组建成一支有7300人的“新建陆军”,即北洋新军。1898年,戊戌政变后,慈禧命军机大臣荣禄为统帅,编组北洋各军为武卫军。至18996月正式成军后驻扎在京畿要地。1900年春,除袁世凯部右军为新建陆军、聂士成部前军接近新建陆军外,其余各军均仍旧制,装备则大多为新式武器。

武卫军在1900年抗击八国联军入侵战争中,前、后、中军伤亡、溃散甚多,旋被取消番号。左军也受创削弱,民国后纳入北洋军系统。右军和右军先锋队在山东镇压义和团,未与八国联军作战,保存了实力,成为1905年改编新军第5镇的基础。武卫军仅两年即瓦解。

——摘编自刘凤瀚《新军志》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武卫军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清末武卫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刘秀重建汉朝,天下从乱走向治,从纷争走向统一。王莽改制留下一个烂推子,加之连年的内战,国家变得凋敝不堪。刘秀以他非凡的胆识才干,遵循“以柔道治之”的方略,创造了“光武中兴”的业绩。实行“简政”是其重要政策之一,所谓“简政”,就是废除王莽的繁苛法令,恢复汉初的法简刑轻。为此,屡次发布大放令,平反冤狱,释放犯人。光武一朝刑法宽松,社会安定。简政的另一方面是裁减机构与官员,载减了十分之一的郡国、四分之一的县级区划、十分之九的官员,节省了财政开支,减轻了社会负担。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刘秀“简政”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秀“简政”的作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形成于春秋战国之际,战国时期登记户口的木牍户版仅放在乡一级。秦时期,材质较为轻便的简册户籍取代了户版,乡制作的户籍副本呈报至县,以适应国家强化统治的需要。魏晋之际,户籍开始以纸质代替简册,户籍上移至县廷制作,造好的户籍需要上报郡、州,直至中央户部,户部进行查勘核实。这一系列户籍制度变化的背后,反映的是统治集团因应技术进步,强化中央集权所做的不懈努力。秦汉时期,乡级机构编造并掌握了包括户籍在内的一系列基础帐薄,因此就具有了征发赋役、管控民众的基本行政职能。魏晋之际纸筒更替后,这些基础帐簿的编造权逐渐收归到县,帝国的基层统治重心亦随之由乡司上移县廷,中国古代基层统治方式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并由此架构了此后1500多年的基本格局。

——摘编自张荣强《中国古代书写载体与户籍制度的演变》


(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秦、魏晋时期户籍制度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魏晋时期户籍改革的历史意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宋朝“尽削方镇兵权,只用文吏守土,及将天下营兵,纵横交互,移换屯驻,不使常在一处”。由此形成了维持百余年的禁军更戍法。军士即使不远戍他乡,每月请粮时营在城西的军士要到城东粮仓支领,营在城东的军士也要到城西粮仓支领,并不许雇车或人帮助,以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更戍法的基本内容是:禁军除殿前司捧日、天武两军外,其余各军“皆番戍诸路,有事即以征讨”。禁军出戍的方式有三种,一是因粮食不足而移屯者,允许携带家属,称为就粮。二是因军事或政治方面的原因而移屯者,隶属于各州,不携带家属被称为屯驻。三是同样因为军事或政治原因移屯,不携带家属,隶部署司者,称为驻泊。更戍法的实行,“元戎(主将)不知将校之能否,将校不知三军之勇怯,各不相管辖,以谦谨自任,未闻赏一效用,戮一叛命者”,这就难怪宋军在与辽军作战时屡屡败北了。

——摘编自张希清《宋朝典章制度》


(1)根据材料,概括宋朝“更戍法”改革的目的及特点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宋朝“更戍法”改革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