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日本侵华前,太行地区手工业较发达,各地就地取材发展起来的手工业,如造纸、熬盐、采药、酿造、陶瓷、皮革、丝织、草帽、竹业等,几乎遍布太行区各县。抗战爆发后,日伪严密的经济封锁和残酷的军事扫荡使太行抗日根据地手工业种类减少、规模缩小,无法满足人民生活需求。中共在根据地开始推行互助组、合作社这种新的生产模式,重新整合劳力资源;对有重大发明及创新者提出表扬并予以奖励,举办生产展览会宣传技术创新,将手工业工人、技术人员组队研究技术改进。采用公私联营、开办训练班、奖励劳动英雄的方式以提高群众生产能力和生产积极性。这些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手工业发展。

——摘编自岳谦厚、赵智荣《太行抗日根据地的手工业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太行根据地手工业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太行根据地手工业改革的背景。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138年,金熙宗改年号为天眷。天眷年间,金熙宗对金朝中央的制度做了进一步改革,呈现出新的面貌,即宫制的确定——金熙宗颁布新的官制和“换官”的规定。所谓“换官”,就是原来女真和辽、宋的官职,依照新制统一换授。金熙宗时确立的这一整套烦琐的官制,大体上都是依照辽、宋旧制,全面地采用了汉官制度。……同时增设平章政事和参知政事官。官员的增设,进一步削弱了宰相的权力。……建都城,定礼仪……造新文字——金太祖时,完颜希尹参考契丹、汉字造女真字。金熙宗时所进行的一系列的改革,不仅进一步显示出采纳辽、宋旧制和接受汉文化的趋向,而且清楚表明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制的皇权统治。这次改革极大地加强了中央集权制的皇权统治,也加强了女真改革派和汉人官员的地位。

——摘编自范文澜、蔡美彪《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天眷新制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天眷新制的影响。
2021-05-20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1届高三四模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黑死病之后的一百多年里,鼠疫在英国基本销声匿迹。但是到了16-17世纪,鼠疫又开始暴发,并呈现出频发态势。据统计,1499-1500年、1517-1518年、1563年、1577年、1603-1604年、1664-1666年,英国都曾发生过不同规模的鼠疫。鼠疫频发除了大量人口死亡外,还造成了经济崩坏、社会失序、道德沦丧等问题。面对鼠疫,以巫术魔法为主的民间医学与以古希腊罗马医学为主的正统医学,几乎一筹莫展。传统上以教会为主的应对机制,也难以为继。在这种情况下,王国政府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应对鼠疫的责任,由国家主导应对疫病,亦即近代意义上的公共卫生逐渐拉开帷幕。

——摘编自邹翔《16-17世纪英国鼠疫与近代公共卫生体系的雏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近代意义上的公共卫生雏形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16-17世纪英国对鼠疫的应对机制建立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金)章宗朝(公元11891208年),黄河曾三次决口,明昌五年(1194年)八月,黄河阳武故堤决堤后,章宗命参知政事马琪、香持国行省事,节制沿河数路之州县官员征发赋役,全力治河。明昌六年四月修河防毕,行省罢。为解决女真人户的贫困这一难题,承安五年(1200年)九月,章宗以枢密使宗浩、礼部尚书贾兹佩金符行省山东等路括地。这种做法是女真统治者以国家的强制手段,把民地括为官地,以满足女真猛安谋克户对土地的需求。泰和三年(1203年),蒙古边衅又起,金廷以尚书右垂相宗浩行省泰州主持修筑东北路界壕。九月,宗浩还朝,行省罢。泰和年间,为指挥对宋作战,又设置了汁京等行省。这4处行省在军事前线可便宜行事,指挥具体军事运作,很好地完成了军事使命。卫绍王与宣宗迁都汁京前所设行省中,出现了像西京行省、中都行省这样具有地方性特征的行省,是行省设置的新现象。

——摘编自杨清华《金朝行省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指出金章宗设置行省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金章宗设置行省的影响。
2021-04-23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国企改革后,为减轻企业办社会的历史负担,行业企业纷纷与职业教育脱钩。研究数据显示,从1995年至2006年,我国企业办中等职业教育的机构逐年减少,从2850所降至520所。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务院提出探索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从2006年开始,职业教育内涵建设全面展开。订单班、大师工作室、引企入校、现代学徒制、共建实训基地……各种能够调动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积极性的合作模式开花结果,学生实践学习的机会大大扩充。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项目课程、基于岗位能力要求开发课程……世界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开始在本土落地生根。校企合作,不再简单地理解为到企业实习,而是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设置、教学到评价的一系列深度参与。

——摘编自高靓《新中国70年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历程:锻造大国工匠奠基中国制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期中国职业教育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中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原因。
2021-04-19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辽代南面官系统是辽朝管理以燕云十六州为主的权力机关。在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时代,北方中原地区割据势力相互混战,大量汉人逃入契丹活动的地区。耶律阿保机十分重视这股力量,他任命契丹贵族专门管理契丹各部事务,同时也仿照唐、五代设置了政事令、左尚书、右尚书等,管理汉人事务。在辽太宗耶律德光时期,辽政权境内南北双方在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文化诸方面,都存在着许多不同和明显的差距。邓律德光在接管燕云地区时体会到抢掠、屠掳只能导致民众激烈反抗,这就要求契丹统治者拉拢汉族地主阶级共同统治燕云地区。鉴于此,辽太宗在燕云十六州“乃用唐制,复设南面三省、六部、台、院、寺、监、诸卫、东宫之官”,选用汉族地主和契丹贵族担任各级机构中的官员,并下诏—“契丹人授汉官者从汉仪”,尊重旧有的封建官制礼仪。

——摘编自何天明《辽代南面官探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辽代实施南面官制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辽代推行南面官制度的概况和实质。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铁路在引进之初,晚清政府并未直接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1912年民国建立以后,颁布《国有铁路管理局编制通则》,在已成的营业路设立管理局,使地方路政渐趋一致。至20世纪20年代我国铁路中枢机构已基本完备,中央由交通部路政司统管全国路权。192811月国民政府宣布整理国民经济,振兴实业,秉承孙中山“交通为实业之母,铁道又为交通之母”的“遗教”,铁道部正式挂牌成立,并设立直辖管理局或管理委员会对地方路局进行管理。国民政府时期是近代中国铁路事业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不仅铁路里程有了较快增长,而且铁路运营的效率也有提升,管理制度也基本上成形。

——摘编自黄华平《近代中国铁路管理机关的沿革史》


(1)根据材料,概括民国政府铁路管理改革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国政府铁路管理改革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朝中期,文体改革的浪潮开始涌进骈文的阵地,但制诰公文,仍未能摆脱骈文家的积习。元和十五年(820年)五月,元稹由膳部员外郎擢任祠部郎中、知制诰,自此迈开了他改革公文的步伐。长庆元年(821年)二月,元稹又迁为中书舍人、翰林承旨学士,内、外之制同出一人之手。元稹改革公文得到了宰相段文昌和穆宗皇帝的支持。元稹改革公文包括内容、形式、语言等各个方面。内容上,务必明确具体,实事求是,一扫含糊模棱之辞,对升贬者必明示其原因;形式上,则打破骈四俪六的对偶句式,引进单句散行的古文语法;语言上,删繁留简,力求明白晓畅,古朴简洁。继元稹之后,白居易亦写了大量的古文散体制语,明显含有继元稹将公文改革进行到底的意思。公文改革的成功使古文运动取得了最后的、完全的彻底胜利。至此,古文才算是占领了文体的一席阵地。

——摘编自王勋成《唐代公文改革刍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公文改革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公文改革的特点及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为供养庞大的军队,南宋政府要求农民将谷物出售给官仓,以纸币作为报酬。蒙古灭金后,纸币价值暴跌。宰相郑清之提出每亩田地加征一缗会子(纸钞)国赋,以减少流通货币中纸币的数量,在官僚们的强烈反对下无果而终。1263年,新任宰相贾似道试图改变谷物的售卖方式以稳定粮食价格,施行公田法:国家将从拥有500亩以上田地的私人手中收购农地,收购价格由土地正常出售时的价格而定;将这些农地转为公田,重新分配给无地农民;官员根据官阶大小重新分得土地。这一措施在理宗和度宗的大力支持下施行了12年。1275年,贾似道因无力抵御蒙古入侵被谢太皇太后解职,继任者陈宜中立即废除公田法。次年,蒙古人占领杭州。

——摘编自(德)迪特库恩《哈佛中国史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贾似道改革的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贾似道改革失败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材料   北宋中期,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冗官现象的弊端不断暴露。王安石变法的推行,迫使北宋职官制度作出相应调整。另一方面,在北宋时期皇帝的权力并不是无限制的,它受到宰相和各级官员的监督,因此宋神宗为了强化自己的权力,也极力推行改制。元丰三年,在蔡确、王珪的协助下,宋神宗对职官制度作了改革:恢复唐三省制,发挥中书揆议、门下审复、尚书承行的职能,实际上权归中书;凡省、台、寺、监领空名者一切罢去,使各机构有定编、定员和固定的职责,许多机构便或省或并;一律“以阶易官”,自开府仪同三司至将仕郎共为二十五阶,此后升迁、体禄等都按新定的《元丰寄禄格》办理。

——摘编自虞云国《细说宋朝》等


(1)根据材料,概括宋神宗改革职官制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神宗职官制度改革的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