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
1 . 改革开放是伟大的历史转折,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开创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都取得巨大成就。为纪念改革开放,班级同学分组收集资料,对新中国改革开放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选择不同资料可以拟定不同研究主题,仿照示例,选择有关资料完成填空。
A.居民使用的各种票证
B.开放前后GDP增长的数据
C.安徽小岗村农业粮食收成的对比示意图
D.浦东开发开放前后的照片
E.人们60年代和80年代的衣食住行
F.改革开放前后的影视作品代表
……
示例:选择资料C,可以研究改革在农村取得突破。
选择资料______可以研究城市对外开放。
选择资料______可以研究______
2 . 某班级开展“放眼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学生搜集的可以用来论证该主题的资料包括(   
①建设“一带一路”                    ②召开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
③召开亚洲文明对话大会             ④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2022-08-02更新 | 117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当湖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5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3 . 某历史兴趣小组以“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儿童境遇”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研究过程中使用了以下材料,得出了相关结论。

材料

甲:下图为拉斐尔(1483—1520年)创作的《圣母与圣子》


乙:下图摘选自英国作家狄更斯1838年创作的写实小说《雾都孤儿》。小说以雾都伦敦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孤儿奥利弗的身世及遭遇,主人公在孤儿院长大。


丙:下表为19世纪前期英国《工厂法》部分内容简表

立法时间主要内容规定
1825该法适用于棉纺织工厂;规定禁止雇佣9岁以下儿童;916岁工人每天最高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周六最高不超过6小时。
1833该法适用于所有纺织工厂;禁止雇佣9岁以下儿童;913岁儿童每天最高工作时间不得超过9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8小时;1318岁儿童每天最高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69小时。

结论:工业革命时期的儿童境遇是悲惨与进步并存。
(1)研究该课题时,兴趣小组为什么要搜集、研究材料甲。
(2)使用材料乙、丙进行课题研究时,兴趣小组应该优先选择哪则材料?说明理由。
(3)根据材料丙并结合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社会的发展,对结论加以阐述。
2022-11-21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单元测试-【上好课】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一统”指国家在政治上的整齐划一,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上的高度集中。某历史兴趣小组以“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国家治理”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了以下材料。

材料




(1)研究本主题时,兴趣小组为什么要搜集材料一中的史料?
(2)若进一步探究本主题,你认为还需要从哪些角度补充,请列举两个补充材料来说明主题。
2022-10-19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生产力发展推动了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面是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两则材料:

山西长治分水岭战国墓中的铁铲、铁斧、铁银、铁苗(1955年出土)

春秋时期铁器有很大发展。战国时期已普遍使用铁器,当时的农民和手工业者都有多种铁工具,无论种地、做工,还是妇女纺织缝衣,都离不开铁工具。铁农具有犁、铧、铲、镰、锄等。

——史学家张岂之

                                                            


根据材料,指出该研究性学习小组的课题。进行该课题研究时应优先选择哪则材料?说明理由。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某兴趣小组以“大境门”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搜集了以下材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境门

1644年,清朝在张家口长城上修建了万里长城线上的最后一个“关门”,顺治皇帝亲笔题字——大境门。1927年,察哈尔都统高维岳为大境门内外的高山大川所感动,在大境门上面写下了四个颜体大宇“大好河山”。


1644年,大境门被打开,成为张库商路(从张家口到蒙古乌兰巴托即古代库伦,并延伸到俄罗斯的古商道)的起点,张家口贸易十分繁华。

1673年,吴三桂起兵反清,康熙征召塞外八旗兵于张家口,八旗兵从大境门进入中原,赶赴南方,为平定“三藩之乱”起了作用。

1697年,康熙第三次北征噶尔丹,其主力部队于大境门誓师出发。叛乱平定后,文人张自成被长城内外繁荣祥和的景象感动,用汉、满、蒙、藏、梵等六种文字写下“内外一统”,镌刻在大境门外的石壁上。

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李大钊、何孟雄等在大境门内外开展革命活动。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爱国将领吉鸿昌率领数万抗日同盟军宣誓出征,北出大镜门,抗击日寇,收复失地。

1945823日,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从大境门攻入张家口,从日寇手中解放张家口。

19481224日,人民解放军取得平津战役西线张家口战役的胜利,从大境门入城。

1982年,大境门被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223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火炬传递在张家口大境门遗址进行。


请你选用新的时间尺,对材料中大境门的历史进行阶段划分并阐释阶段特征。(要求:划分为两个或三个阶段,阐释注意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7 . 某历史兴趣小组以“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儿童境遇”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研究过程中使用了以下材料,得出了相关结论。

材料   甲:图1为拉斐尔(14831520年)创作的《圣母与圣子》。



图1

乙:图2摘选自英国作家狄更斯1838年创作的写实小说《雾都孤儿》。小说以雾都伦敦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孤儿奥利弗的身世及遭遇,主人公在孤儿院长大。


“那你(奥利弗)明天早晨六点钟就开始
拆旧麻绳。”白背心绅士绷着脸补充了一
句。……(吃饭时)孩子们眼巴巴地瞅着
铜偶,恨不得把垫锅的砖也给吞下去,与
此同时,他们下死劲地吸着手指头,决不
放过可能掉落下来的汁水粥粒。三个月以
来,奥利弗和同伴们一起忍受着慢性饥饿
的煎熬。到后来实在饿得顶不住了,都快
发疯了。

丙:下表为19世纪前期英国《工厂法》部分内容简表。
立法时间主要内容规定
1825年该法适用于棉纺织工厂:规定禁止雇佣9岁以下儿童;9-16岁工人每天最高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
周六最高不超过6小时。
1833年该法适用于所有纺织工厂:禁止雇佣9岁以下儿童;9-13岁儿童每天最高工作时间不得超过9小时,
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8小时;13-18岁儿童每天最高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
得超过69小时。

结论:工业革命时期的儿童境遇是悲惨与进步并存。


(1)研究该课题时,兴趣小组为什么要搜集、研究材料甲。
(2)使用材料乙、丙进行课题研究时,兴趣小组应该优先选择哪则材料?说明理由。
(3)根据材料丙并结合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社会的发展,对结论加以阐述。
2022-02-04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某历史兴趣小组以“20世纪西方社会发展与保障制度”为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使用了以下材料,得出了相关结论。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   1、图2为中世纪王室和教会建立的慈善机构


图1 1671年法国王室兴建平民救济院:马赛救济院       图2 中世纪爱尔兰教会避难所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在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走上了福利国家道路……社会福利活动的范围取得了标志性的扩展。收入保障之基本计划——退休、失业和工伤的范围和覆盖率逐步上升,为越来越多的人口提供了保护,同时也占用了越来越多的预算。随着时光的流逝,那些原先设计为解决狭隘条件下和特定人群的计划被放宽限制、修订并拓展到覆盖全民。与此同时,最初设定为接近最低生存标准线的援助水平也被放宽到符合主流社会之合理标准的水平。但福利政策的长期实行必然与经济发展的效率发生矛盾,巨额公共开支,国家不堪负担,社会成员劳动积极性下降,出现了“主动失业现象”。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福利制度陷入重重困难。

——摘编自特雷尔《社会福利政策导论》

结论:①保障制度既是经济社会的减震机又是惰性社会的助推器。②社会保障制度受时代的制约。


(1)研究该课题时,兴趣小组为什么要搜集、研究材料一?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兴趣小组得出结论①的依据(举一例说明即可)。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20世纪西方社会发展的相关史实,对结论②加以阐释。
2021-12-02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A卷)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历史兴趣小组以“近代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要研究这一主题,我们应该如何使用下面几则史料,它又会告诉我们什么。

材料一   建国后美国领土扩展过程与时间


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展示图


材料二


发表于1904年的漫画作品《加勒比海的大棒》


(1)材料一这类史料对我们研究的问题是必需的吗?说明你的理由。
(2)材料二可以从怎样的视角拓展我们对问题的认识?把材料二作为研究问题的证据,使用时需要注意什么?
(3)如果你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时,还可以补充哪一角度的史料,并说明理由。
(4)研究历史上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原因,应坚持什么原则?
2021-10-25更新 | 19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华夏”探源

历史学习中,“华夏”的称谓始于何时?最初的含义是什么?后来又有什么变化?这些问题引起了某班同学们的兴趣,他们围绕“华夏”的探源开展研究性学习。


(1)同学们在调查初期因溯源考虑,找寻了商代卜辞中________的记载,发现了“夏”字,指代夏朝遗民之族群;“华”字像一棵树上满是花枝的样子。(单选)(     
A.陶文B.甲骨文C.金文D.小篆
(2)随后,他们发现《尚书·周书·武成》中出现了“华夏”二字:“华夏蛮貊,罔不率俾”。这是目前认为记录了“华夏”一词最早的___________。(单选)(     
A.实物史料B.图像史料C.口传史料D.文献史料
(3)为探究“华夏”的含义,他们寻找了更多材料:

A.(西域高昌国)其风俗政令,与华夏略同,……文字亦同华夏,兼用胡书。

——《北史·卷九十七·列传第八十五》

B.臣闻……明王创业,必先(治理)华夏而后(治理)夷狄,广诸德化,不事遐荒。

——《贞观政要·安边第三十六》

C.天监否德,于是命运世祖肇基朔漠,入统华夏,生民赖以安靖七十余年。

——《明太祖实录·卷二百十二》

D.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唐·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


以上材料体现了“华夏”的哪些不同的含义?请简要说明。
(4)自秦朝建立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后,各民族在频繁的交往与交流中,不断认同“华夏”这个民族称号。结合所学,从以下几个时期列举有利于促进民族之间交融的史实各一例:
秦朝:全国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
汉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魏晋南北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唐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清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华夏”探源过程中,有同学认为:对古代史研究最有价值的是考古出土的实物资料,它是通向历史真实的唯一大道,传世文献资料处于从属的地位。这个观点引起大家的争论。你是否同意这一看法?说明理由。
2023-04-13更新 | 196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宝山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