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8 道试题
1 . 据考证,曾侯乙编钟上的一句铭文为“临有江夏”,提到了“夏水”,这与《左传》中记载公元前529年楚灵王在乾溪之役(楚国内乱)众叛亲离后“王沿夏,将欲入鄢”中的“夏”一致,都是汉水别名。这表明(     
A.文物比文献记载更可靠B.曾国建国于春秋中晚期
C.文物与文献可相互印证D.曾楚两国有过正面交锋
2023-08-28更新 | 511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广元市广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传统观点认为,冷战发生主要在于安全结构、地缘政治、意识形态等政治因素。学者最新研究发现,战后世界的分裂在于未能建立一体化的国际经济组织,美苏关系陷入了经济漩涡,而不是安全困境。这说明历史解释受限于(     
A.时空尺度B.史料收集C.政治立场D.观察视角
2023-07-26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二战前,有史学家认为,历史应当是“进步主义的意识形态的标尺”,代表进步的文明启迪落后的文明;二战后,不少史学家则认为,各个地区都可以有自己的时间观念和历史叙述方式。这一变化,更凸显(     
A.历史内在的教化功能B.历史价值体系的重构
C.历史研究的主观色彩D.历史表达的多元视角
2023-07-15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司马迁的《史记.孝景本纪)全文仅1600余字,为本纪中篇幅最短者,对汉景帝的功绩鲜有提及,全篇多是一-些关于天象异变、自然灾异的叙述。而班固的《汉书.景帝纪》记载的多是汉景帝的仁德之君形象以及这一时期的太平盛世景象。据此可知,文献史料具有(     
A.形象直观性B.阶级性C.主观倾向性D.批判性
5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1901年1月5日,邓恩铭出生在贵州省。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邓恩铭投身于汹涌澎湃的学生运动,到济南城内外进行宣传讲演。五四运动后,邓恩铭如饥似渴地阅读《新青年》《每周评论》等。邓恩铭参与讨论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1922年初,邓恩铭与王尽美等以中共代表的身份赴莫斯科参加远东各国共产党和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并参加了列宁倡导的“星期六义务劳动”。中共二大以后,在他的领导下,矿区工人很快组织起“矿区工会淄博部”,并建立了淄博矿区第一个党支部——洪山矿区党支部,使淄博矿区的工人运动蓬勃开展起来。1925年2月,邓恩铭与王尽美发动胶济铁路和四方机车厂工人举行全厂大罢工,罢工取得胜利。邓恩铭后因叛徒出卖被捕,1931年4月5日清晨6时慷慨就义,年仅30岁。

——摘编自余玮《邓恩铭:中共一大唯一的少数民族代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邓恩铭的时代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邓恩铭的时代精神。
2023-06-04更新 | 135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6 .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在朝廷的安排下,江苏、浙江对两省海域边界作了第一次勘定,但双方对划界问题存在严重分歧(如图所示)。划界的分歧反映出当时(     
A.中央权威遭到破坏B.海防建设存在缺陷
C.经济意识较为淡薄D.地方官员勇于任事
7 . 关于“新航路的开辟”,很长时期内,我国的教科书都使用欧洲通行的“地理大发现”,但一些学者认为,“地理大发现”重点强调欧洲人对未知大陆的发现。目前,我们的教材用“全球航路的开辟”来代指这一历史事件。这体现了(     
A.欧洲中心论到全球史观的变化B.民族史观到近代化史观的变化
C.近代化史观到全球史观的变化D.欧洲中心论到革命史观的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890年,德国公使巴兰德向总理衙门提出:“紫光阁为筵宴藩属之地,见诸记载,各国使臣于此处觐见,于体面有碍”,要求必须改变觐见地点。后外国公使觐见清帝的地点,改为北海的承光殿,再改为皇宫内的文华殿,旋又改为皇宫内的乾清宫。这反映出(     
A.外交礼仪成为中外交涉的核心B.西方国家力图与清朝实现平等外交
C.清廷外交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D.列强意在借外交礼仪攫取侵略特权
2023-05-14更新 | 284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迄今为止,人类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实现思想启蒙,政治变革,经济大发展,有三种现代化模式,可概括如下:

现代化模式代表国家特征
原发式英国、美国、法国等发展动力来自于社会内部;有起步早的优势;渐进、缓慢,思想启蒙、政治变革、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后发式日本、韩国等发展动力源于社会外部的压力与挑战,由国家政府主导推动、借鉴原发式现代化经验,快速、突进,文明不协调
新发式中国等第三世界国家借鉴前人经验,基于国情,正在发展过程的探索中,表现出民族性、文明多样性的发展特征;面临社会内外挑战

——摘编自孙鼎国《三种现代化模式比较研究与借鉴》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中的整体或局部观点,自拟论题并予以阐释。(要求:观点鲜明,史论结合)
2023-04-29更新 | 369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4届高三零诊模拟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陈垣(18801971),字援庵,中国杰出的历史学家,宗教史学家,教育家。他在1943年叙述自己的治学经历时说道:“至于史学,此间风气亦变,从前专重考证,服膺嘉定钱氏;事变后颇重实用,推尊昆山顾氏;近又进一步,颇提倡有意义之史学”。他在“中国史学名著评论”的备课札记中写道“或问:‘现在中国史应如何做法’。答曰:‘一方面要发挥本民族伟大之精神,一方面要指责历朝政治之缺点;处处说明社会进化之原理,及国民与国家之关系’;目的在造就现代式的国家,与各国享平等之幸福。此现代本国史之做法’”。

——摘编自毛璃方:《陈垣“提倡有意义之史学”新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陈垣的历史观。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陈垣历史观形成的条件。
2023-04-21更新 | 312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