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民族主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有学者指出,当面临在集团内选择一个国家作为“中心国家”时,历史上受到强国欺凌而产生的对他国的恐惧或警惕就会动摇这些国家加入集团的想法。这反映了
A.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
B.穷国与富国之间的民族矛盾
C.国际霸权主义的威胁
D.民族主义阻碍区域组织发展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透代以降,情统的国家与民族认问观念受到挑战,得以重构。这一重构主要表现为

其一,新的主机国家认同意识的构建,人们开始由过去认为中国是世界中心村向接堂中国只是世界主权国家体系申的一页:其二,民族共同体认同的构建,从以率夏民族为“天下”中心的民族文化优超观念转变为接受世界各民族平等的观念。

——摘编自率禺阶(《华夏民族与国家认同意识的演变》

材料二   实现中华民城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表达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和家四情怀,构建了对中国人民最具普遍意义的国家认网和文化认问。

——摘煸自韩震《中国梦的国家认同与文化认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国家认同观念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利于构建国家认同的举措。
2022-12-25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末革命派中存在着基于狭隘“民族建国主义”的以在18行省恢复建立汉族国家为目标的革命建国思想,而视少数民族聚居区域为可有可无之地,这客观上为侵华势力提供了可乘之机,也导致国内满、蒙、回、藏各族对革命充满疑惧而产生离心倾向。“五色旗”于1911年12月初产生于江浙一带并非偶然,在当时南方的革命阵营里,立宪派、旧官僚和温和革命派的主张已经占压倒性优势。立宪派与革命派分歧的一个根本点就是立宪派认为满汉早已融合以及民族革命将导致国家分裂以至灭亡……在立宪派对清政府绝望以至于参加革命以后,它的民族团结和领土完整的主张并未改变;温和革命派如宋教仁等原本就反对极端的民族主义,最终象征五族共和的“五色旗”取代象征18省汉族铁血团结的“十八星旗”成为中华民国国旗。

——摘编自张永《从“十八星旗”到“五色旗”》

材料二   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历届政府和各政党领袖都大力提倡民族平等,主张中华民族的整体认同,但多表现在理论阐述和宣传等方面,而较少应用于实践,缺乏相关法律制度保障。只有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才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民族平等才从理论层面进入到社会实践层面。中国共产党将“民族平等”的概念充分体现在不同时期的宪法和纲领性文件中,并指导着新中国民族事务工作。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开展“民族识别”工作,对民族成分和民族称呼混乱的状况进行了统一规整。中共十八大以后,“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作为一种新的民族利益观和价值观,创新地将“政治认同”“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相结合,将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升到新的理论高度。

——摘编自何一民、刘杨《从“恢复中华”到“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前后中国民族观的变化,并说明影响中国民族观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工作的成就,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其意义。
4 . 中华文明多元并存,各民族相互交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凡历史上有一番改进,往往有一度反动,不能因反动而归咎改进之本身;然亦须在改进中能善处反动方妙。魏孝文卒后,鲜卑并不能继续改进,并急速腐化,岂得以将来之反动,追难孝文!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   北宋时期,石介对当时"中国"一词的概念进行了总结性的界定……在地理上,中国是指以"九州"为主的传统意义上的汉族聚居之地,大体上就是指长城以南的黄河流域和长江、珠江流域,即所谓"天地之中",并不包括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中国之人"主要是知"礼乐"、服"衣冠"、从事种植农业的汉族,少数民族也不在其中。

——《辽金时期民族关系思想的发展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材料三   (经过)金代郝经的阐发,元人的"中国观"完备形成,其要点是∶"中国"的疆域是元统治地区,加上南宋统治的江南,"中国"的人民是∶汉人和少数民族两大部分;"中国"的文化是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的两大系统;"中国"主权的行使者,可以是汉人政权,也可以是"行中国之道"的少数民族政权。

——何志虎《"中国观"在元代的转换》


(1)概括钱穆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孝文帝汉化政策的认识。
(2)比较材料二、三,指出元人的中国观和宋以前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有何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认同体系“把文化——帝国独特的文化和儒家正统一看作一种界定群体的标准。群体中的成员身份取决于是否接受象征着效忠于中国观念和价值的礼制”。“一个人只要他熟习经书并能照此办理,他的肤色和语言是无关紧要的。”所谓的“华夷之辨”也仅仅是文化观念的差异,认为四周“蛮夷”与中原群体(“华夏”)同属一个“天下”且可能被“教化”的前提,所以儒家提出“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的观念,明确淡化“天下”各群体之间在体质、族源、语言、宗教、习俗等文化领域差异的意义,强调不同人类群体在基本伦理和互动规则方面存在重要共性并完全能够做到“和而不同”与和睦共处。

——摘编自马戎《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具有本质性的区别》

材料二   在晚清知识分子的认识中,民族主义的基本要旨,简单而言,便是要建立一个强固的民族国家,以便有效回应外在情势的严峻挑战,完成救亡图存的最终目标。1903年,蒋方震指出:“合同种异种,以建一民族的国家,是曰民族主义。”他指出,唯有民族的国家,才能发挥其本族的特性,才能“合其权以为权,合其志以为志,合其力以为力”。此后,“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这一简明有力的口号不胫而走,喧腾众口,蔚为20世纪初期中国知识阶层阐述群体认同时最为常见的修辞策略。

——摘编自沈松侨《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兴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文明的特征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与古代相比在国家观念上的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
2020-05-12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陈旭麓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社会意义的群体,他们走得越远就越是孤独。材料意在说明
A.思想觉悟迟滞于政治觉悟
B.社会变革没有真正出现
C.民族危机引起了思想变化
D.民族意识觉醒比较艰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春秋时期,秦人只祭祀自己的先祖白帝少灵。战国时期,秦灵公“作上醇(条坛),祭黄帝作下时,祭炎帝”。这变化体现了
A.宗法制度的异变
B.血缘氏族的解体
C.华夏民族的融合
D.政治联盟的形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8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民族主义直到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开始分享或获得全部权力时,才呈现其近代的形式。西欧资产阶级是以国家的名义分享或获得全部权力的,因此,国家不再是国王、国王的领土和国王的臣民。更确切地说,国家这时由公民组成……但是,随着1 9世纪的逝去,民族主义的性质起了变化。它起初是一种人道的、宽容的信条,这种信条不是建立在各种民族主义运动相竞争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手足之情这一概念的基础上。但是,在19世纪中期以后,它变得愈来愈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梁启超是中国揭示和宣传近代民族主义的第一人。梁氏首次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1902年)他发表《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明确提出:“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                         ——《光明日报》
材料三  有学者指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对中国的国家认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孙中山早期的民族主义口号“驱除鞑虏”,是汉族的民族主义,辛亥革命后提出了“五族共和”,最后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主张把各族融合成一个“中华民族”。
材料四 1924年2月,孙中山在演讲中说:“列强因为恐怕我们有了这种思想,所以便生出一种似是似非的道理,主张世界主义来煽惑我们。说世界的文明要进步,人类的眼光要远大,民族主义过于狭隘,太不适宜,所以应该提倡世界主义。近日中国的新青年,主张新文化,反对民族主义,就是被这种道理所诱惑。但是这种道理,不是受屈民族所应该讲的,我们是受屈民族,必先要把我们民族自由平等的地位恢复起来之后,才配来讲世界主义。”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8世纪末民族主义呈现近代形态的背景。根据材料一,比较民族主义在19世纪中期前后的区别)
(2)根据材料二,指出梁启超表达出怎样的“民族情绪”?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3)从上述材料对“民族主义”概念理解的角度,理解材料三中“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对中国的国家认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4)根据材料四说明孙中山反对世界主义的理由。此时,孙中山在民族主义问题上有何重大动作?
2019-01-30更新 | 3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文科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严厉镇压私自出国的人民,并宣称“人已出洋,已非我民,我亦不管。”1909年,在荷属印尼华侨的请求与国内舆论催促下,清政府出台了《大清国籍条例》,确立了血统主义原则,为保护海外华侨提供了法律依据。这一变化反映出
A.清政府外交主权观念增强
B.侨民安土重迁观念得到强化
C.传统的华夷观念完全丧失
D.清末“新政”注重重塑政府权威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19世纪的逝去,民族主义的性质起了变化。它起初是一种人道的、宽容的信条,这种信条不是建立在各种民族主义运动相竞争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手足之情这一概念的基础上。但是,在19世纪后半世纪,它变得愈来愈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其原因在于社会达尔文主义(注:适者生存,弱肉强食)的影响,在于俾斯麦用马基雅维里式的外交手腕和他所称的“铁血”战争成功地统一了德国。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当二十世纪开始的时候,中国是那样贫穷,衰败,任人摆布,仿佛已奄奄一息,濒临灭亡的边缘。有些傲慢的西方人把中华民族看成“劣等民族”。“救亡”成为千千万万有爱国心的中国人苦心焦虑关注的中心问题。到这个世纪快要结束时,中华民族已经站立起来,迈开大步前进,过上小康的生活,满怀信心地面向未来。

——摘自金冲及《中国百年历程的启示》

材料三   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怎样看待民族主义思潮?西方学者中有一种看法,认为在整个世界越来越连成一片、多民族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日益加强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民族主义似乎已失去它曾有过的积极意义,而成为一种逆时代潮流而动的、甚至只是具有很大破坏性的消极现象。

……当某个或某几个自命优越的民族从自身的狭隘私利出发,在一体化之类的名义下对其他民族实行控制、压迫和掠夺时,这种矛盾和冲突甚至会发展到十分尖锐的地步。那些被压迫民族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奋起反抗的斗争无疑是正义的。只有各民族之间建立起平等的相互尊重的关系,才能真正和睦相处,充分发挥互补和相互促进的作用。

——摘编自金冲及《中国百年历程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期前后民族主义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民族主义的目标。
(3)简要评析材料三中关于民族主义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16-11-27更新 | 270次组卷 | 4卷引用:2014届福建省莆田市高三一模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