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交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861年,奕䜣、桂良等人奏请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职责是掌理一切与外国人发生关系之事,其组织机构见下图。这标志着
A.中国半殖民地社会形成B.清王朝固守天朝上国观念
C.列强侵华进入到新阶段D.中国外交组织走向近代化
3 . 外交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加强对外交往有利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贡外交是中国古代王朝特有的一种外交体系……自商周以来,中原王朝都一直认为自己居天人之中,是“天朝上国”,凡要与中原王朝建立关系、展开外交者,必须以朝贡方式进行。到了清朝,造就万邦来朝、八方来仪的盛世,并没有其他帝国那种军事的、经济的功利要求。……中国近代(18401919)外交转型是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结果,它不是基于晚清社会内部新因素产生与发展的刺激而做出的主动反应,而是晚清政府所做出的被动对策。这个特点决定了中国近代外交转型的发展过程,就是如何处理中国传统外交观念和西方近代外交现念与制度之间关系的过程。尽管晚清外交转型没有能够指导晚清外交奏响胜利的旋律,但在西方近代外交理念与制度的挑战下,在中国形成的近代外交思想还是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价值,这就是:它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中国步入近代化轨道……

——根据李敏《试论中国近代外交的转型》等文章改编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年的外交历程,就是冲破各种阻力走向世界,与各种不同类型国家逐步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的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形成了1949年、1972年和1992年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见上图),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外交开始转型,其核心是由普通外交转变为大国外交,由弱势外交转变为强势外交,由消极被动外交转变为积极主动外交。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朝贡外交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中国近代外交转型的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请分析形成1972年建交高峰的国内外因素,并谈谈你对当今中国的外交转型有何建议。
2021-11-11更新 | 540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学者曾这样描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条约谈判:“怡亲王深深明白,对于咸丰皇帝来讲,开放天津不是个事儿,赔银一千六百万两也不是个事儿,带几百人进京换约也不算事儿,就这个夷人亲见皇帝,它是个事儿,事关国体啊。”这反映出清政府
A.近代外交观念尚未形成B.放弃了闭关锁国政策
C.开始愿意融入全球化D.重视国际条约的签订
2021-07-31更新 | 295次组卷 | 2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蓝天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19世纪以前,中西没有邦交。西洋到中国来的船只都是帆船。那时没有苏彝(伊)士运河,中西的交通须绕非洲顶南的好望角,从伦敦到广州顶快需三个月。西洋人从中国买的货物不外丝茶及别的修品。我们的经济是自给自足的,用不着任何西洋的出品。西洋人到中国来的,我们总把他们当作琉球人、高丽人看待。他们如来,必尊中国为上国而以藩属自居。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南京条约》签订后,传统的“宗藩体系”受到冲击,迫于应付中外交往的需要,才设置了“五口通商大臣”,仍然是一种临时性的钦差大臣身份。第二次片战争后,在不平等条约体系下,清政府应列强的要求,被迫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中国从此有了专职的政府外交机构。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着中国迈出了近代外交的第一步。1861年,英、法等国相继派公使常驻北京,总理衙门遣使出访,并设立驻外使馆。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以前中西没有邦交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总理衙门的外交活动。
2021-02-04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选拔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858年,在天津的谈判中,时任钦差大臣的桂良等中方谈判者对外国公使进驻北京一事耿耿于怀。但1877年后,清廷已经在新加坡、美国旧金山、日本等地设立了领事馆。这一变化反映了清政府(     
A.闭关政策开始解除B.近代外交逐渐展开
C.国际地位得到提高D.“天朝上国”观念已根除
2021-01-06更新 | 1036次组卷 | 32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北大培文东信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李鸿章对与列强签订的条约认识经历了四个阶段,即19世纪60年代以前的金帛议和,羁縻怀柔;19世纪70年代的羁縻勿绝,恪守条约;19世纪80年代的援例订约,追求平等;19世纪90年代及以后的放弃宗藩,谨守约章。这些变化说明李鸿章
A.没有接受西方政治思想B.外交观念逐步近代化
C.未尽到外交家应尽之责D.由保卫主权转向了卖国
2020-12-29更新 | 253次组卷 | 39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法联军之役后签订的条约巩固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所签的条约,构成了一套坚固的条约体系。西方国家通过建立条约口岸和扩展商务,争夺贸易利益和经济特权,俄国人则既强调贸易收益也强调取得领土。从南、北而来的这两股推进势力,构成了一种钳形活动,掐住满清王朝。在随后的一个世纪里,西方和俄国是影响中国的两个主要根源。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到了1860年代初期,条约体制的潜力就显现出来了。在天津、汉口、广州、上海这些中国大都市的贸易中心,夕卜国商人与外国势力因各种有利条件使中国的贸易与世界市场的关系更密切,也随世界市场的荣枯兴衰而起伏。外国人因为有治外法权的保护,得以跻身这个帝国的统治阶层。若说这样的结果是把中国当殖民地来剥削,不如说外国人有幸参加了中国企图西化的过程。

——摘编自【美】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年)》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条约体制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条约体制产生的影响。
2020-11-16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上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李鸿章对清政府与列强签订条约的认识经历了四个阶段,即19世纪60年代以前的金帛议和,羁縻怀柔;19世纪70年代的羁縻勿绝,恪守条约;19世纪80年代的援例订约,追求平等;19世纪90年代及以后的放弃宗藩,谨守约章。这些变化说明李鸿章
A.未尽到外交家应尽之责B.外交观念逐渐走向近代化
C.天朝上国的理念一直存在D.始终未能接受西方政治思想
10 . 晚清外交官刘锡鸿认为,“遣使各国以通中外之情,亦以谈洋人底蕴,俾不误于区处,固今日要务也”,但“遣使只宜言通好,通好不便于久驻”,否则易被无赖之徒利用,与洋人忿争,成骑虎难下之势。对此观点评价正确的是
A.具有先进近代外交意识B.积极维护主权反抗侵略
C.反映当时华洋纠纷频繁D.主张推行保守有限外交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