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交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从汉唐盛世到清末民初,我国的对外称呼不断变化。纵观我国对外称呼的历史嬗变,可以窥视出中华民族的心态变化轨迹。阅读表格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称呼字义释读
“番”“番”是我国最早对少数民族和外国的称呼,已有三千年历史,“九州之外,谓之蕃国”。
“胡”汉唐时对我国北方及西域的波斯、大食泛称为“胡”;从西域引进的物种称呼皆带胡,如胡瓜、胡萝卜、胡笳;唐对旅居长安的西亚人通称胡人。“胡”字带有贬义,如“胡虏”、“五胡”。
“夷”“夷”是对华夏族对东方各族泛称,汉时指四方少数民族,清代多指外国人。“近唯英夷,实乃巨诈”(龚自珍语);“夷”字民间使用较少,多见于文人笔墨。
“洋”《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为“现代化的”;《辞海》释义为“旧时泛指来自外国的事物”,与“土”相对。晚清出现许多冠以“洋”的词汇如东洋(指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洋文、洋布、洋行。“洋”长期被视为先进和高品质的代名词。
“西”“西”字专指西欧和美国,称呼其他国家时具体指出地域或国度,如非洲人、印度人。洋务运动后与西方有关者皆称“西”,如西服、西餐、西医等,我国对外称呼渐被“西”字取代。“西”字作为表示地域方位的概念,剔除了“崇洋”“慕洋”的成分,体现出民族心态的成熟。
“外”改革开放后,“外”字在对外交流中广泛使用,外汇、外贸、外资……,不但涵盖西方国家,也包括世界各国。“外”字彰显不亢不卑,不媚不张的民族气质。

——据《从中国对西方人与国家称呼的变化》整理


提取材料中关于中国人对西方或外国人称呼变化的若干信息,结合当时中国的国家地位、国民认知水平或民族文化心态的变迁过程进行分析和阐述。(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信息展开分析论述,可依据材料自选角度进行论证;观点明确,层次清晰,史论结合)
2022-05-19更新 | 222次组卷 | 6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2022届高三第八次诊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独立后至19世纪中期,通过赎买、武装颠覆和侵略战争等手段,从法国、西班牙、墨西哥和英国手中获得土地,使领土迅速扩张,从大西洋沿岸扩展到太平洋沿岸。19世纪四

五十年代,侵入远东地区,参与对中国的侵略。19世纪末,美国提出“泛美主义”的口号,建立“美洲共和国国际联盟”,随后多次派出军队干涉拉丁美洲国家的内政并将大量资本渗入拉丁美洲,使整个拉美成为美国的“后院”。与此同时,美国加紧在远东及太平洋地区侵略势力的扩张。1889年,美国提出与列强合作侵略中国的“门户开放”政策。1917年,美国通过参战之机,增强其在经济、军事和外交上的地位。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奠定了现代美国外交战略的基础。

——摘编自万维其《近代美国的外交战略》

材料二   越南战争是中美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中美两国自朝鲜战争以后以间接方式进行的又一场军事较量。正是在这场战争中,中美关系由对抗走向了缓和。1969年尼克松就任

美国总统后明确表示,美国在越南战场上全面的军事胜利是不可能的,解决越南问题“关键不在河内,而在北京和莫斯科”。基辛格也说:“向中国开门可能帮助我们结束那场战争的苦难。”经过越南战争,中国对整个国际战略格局有了更为客观的认识,中国领导人开始从国家安全战略的全局考虑苏联的威胁。

——摘编自黄英、王姗姗《从对抗走向缓和——析越南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美国外交战略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越南战争期间中美力图关系缓和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家外交战略制定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抗战时期,中国外交已经超越反应式外交,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事务。在旧的国际秩序崩解的过程中,中国抓住了机会,由一个旧体系中的弱者成为新的国际体系的参与缔造者。这说明二战时中国
A.外交的主动性前所未有
B.成为新的国际秩序的缔造者
C.国际地位得以空前提高
D.外交由反应式转变为主动式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1952年9月,中国派出由重工业部、外交部等组成的代表团参加了在民主德国(东德)举行的莱比锡博览会,该博览会以重工业机械展览为主。会后代表团总结道:“政治影响很大”,“达到了预期的政治效果”,“整个展览会就是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的示威,这对美帝战争集团是一个有效的打击”。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阶级斗争扰乱了经济建设
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C.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D.国际活动受国际局势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近代时,“外交一词来源于西方,在其传入中国后,因其主要是官方和精英所用术语,传播渠道不畅,故在很长时期内,使用而不流通,流通而不流行。直到19世纪90年代,“外交”才成为中国社会各界所普遍接受和广泛流行的词语。这一变化反映了
A.中国对外感响力日益增强
B.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
C.中国对外交往的范围扩大
D.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858年签订的中英《天津条约》中,清政府承认“英国自主之邦与中国平等”,驻华公使觐见清帝时“遇有碍于国体之礼,是不可行”,即不行跪拜之礼;“会晤文移,均用平礼”,公使应由对等的“内阁大学士尚书中一员”接待,文书由对等级别的部门回复,并不得使用“夷”人字眼;依照国际惯例,允许公使进驻京师。《北京条约》重新确认了上述约定。这表明
A.中国主权受到严重损害
B.清政府讨好列强苟且偷安
C.中国近代外交的不平等性
D.中国外交被迫走向近代化
2016-11-27更新 | 136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4届甘肃省高三一诊文综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