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清末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根据帝国 宪法,作为帝国首脑的皇帝拥有行政、军事、外交等一系列大权。主持帝国政府的宰相由皇帝直接任命,对皇帝而不对议会负责。同时,皇帝还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国家立法机构实行两院制,联邦议会中的代表由各邦君主任命,成为各邦君主的代言人,帝国议会由25岁以上男性公民通过普遍、平等、直接和秘密选举产生,它有权提出法案,但只有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同意才能生效。在这一宪政结构中,传统统治阶级居于支配地位,资产阶级仅从参与意义,上加入了统治行列。

——摘编自邢来顺《论德国政治现代化初期的“防御性”特征》

材料二   1908年8月,迫于内忧外患和风雨飘摇的局势,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规定了君上大权和臣民的权利义务,实行君主立宪政体,君上有统治国家之大权,以议院协赞立法,以政府辅弼行政,以法院遵律司法。“夫宪法者,国家之根本法,为君民所共守,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当率循,不容逾越”。《大纲》规定:臣民有合于法律明令之资格者,得为文武官吏及议员;在法律范围内,有言论、著作、出版、集会、结社自由;财产及住宅无故不加侵扰;有纳税、当兵义务,赋税非经新定法律更改,悉照旧输纳。

——摘编 自张溪《透析<钦定宪法大纲>中权力与权利的格局》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意志帝国宪法》与《钦定宪法大纲》的相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德意志帝国宪法》与《钦定宪法大纲》产生的历史背景。
2022-04-21更新 | 207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豫北名校大联考2022届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六)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清末《奏定高等小学堂章程》中指出,高等小学堂开设国语课程是为了使学生“习通行之官话,期于全国语言统一”;《奏定初级师范学堂章程》则要求初级师范学堂选用《圣谕广训直解》作为教科书教授官话,以便以后能够“使全国人民语言合一”。这些章程的颁布
A.推动了留学教育的兴起B.有利于增进国家认同
C.得益于革命思想的传播D.使清政府摆脱了困境
3 . 中国近代社会的变化。

材料   1901年,梁启超认为,中国正处于一个“过渡时代”。数千年以来,中国一直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之中,所以“未尝知过渡之为何状也”。但进入19世纪,在西方文明的“冲激”与“驱突”之下,“祖宗遗传”下来的一切“渐渐催落失陷”,于是全民族“相率而就于过渡之道”。例如科举制度不断遭到抨击,新式教育日益发展,但现代教育、考试制度又未能完全建立。

——摘编自梁启超《过渡时代论》


结合所学知识,针对梁启超“过渡时代”的观点,结合晚清时期的历史拟定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2-03-18更新 | 181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科举制废除后,清政府在新政中设课吏馆训练、考核候补官员,但各省课吏馆“往往有屡列优等,依然未得一差,未委一缺者”,如江苏课吏馆“凡季课前列人员,三月之中不过一二人能邀差委,其余徒列前茅”。有论者认为,“夤缘请托之风,各督抚终不肯绝也”。这反映出清末
A.人才选拔制度的异化B.新式教育遭到传统势力抵制
C.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D.政治变革影响近代教育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据1902年的《中外日报》记载,在四川,"自变法谕下,坊间辑刻蒙学新书甚彩(多)";在安徽,各书铺生意异常火,尤以四书、经、史、策论销场为大;在湖北,各书店"销场固旺",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原富》等篇亦渐有购阅者。该记载反映的现象说明
A.维新思想引领社会变革B.传媒推动国人思想觉醒
C.民众反帝救亡意识高涨D.时局变化影响文化风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1906年9月,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并于1908年8月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作为制定“宪法”的准备。清政府的上述做法意在
A.抵制西方列强侵略B.顺应时代潮流C.激发民众参政热情D.挽救清朝统治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某中学高一年级成立了历史老师指导的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小组同学在学习了《中外历史纲要(上)》的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后,历史老师提出了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晚清政府遭遇国家治理危机》,要求同学们就此课题搜集相关史料。经查阅各种图文资料及相关历史资源网站,同学们主要搜集到如下史料:

湘军,淮军发展史。
八国联军侵华时,清朝地方督抚在东南地区搞起了“东南互保”
清晚期以来,湖南省多次颁布“米禁”政策(由禁止出洋甚至发展到禁止出省)。
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编练并执掌北洋新军。
清末各地督抚向朝廷奏报的民变匪患丛生的电文,这些上报的电文基本杳无音信。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晚清政府遭遇国家治理危机”这一宏观历史视野,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予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2-03-04更新 | 18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图为清末历年设立本国工矿业创办的资本趋势,出现图中设厂高潮主要是由于(     
清末历年设立本国工矿业创办资本趋势
A.西方列强侵华方式的变化B.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进行D.抵制日货运动的开展
9 . 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建立了学堂选官制度,规定自高等小学以上学历,毕业考结果分为最优、优、中、上、最下五等,中等以上成绩获得翰林、进士、举人等身份,分别由官府予以选录。这一举措
A.废除了科举选官制度B.体现了改革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
C.促成了教育的近代化D.动摇了传统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01年初,清廷发布诏书规定“嗣后乡会试,头场试中国政治史事论五篇;二场试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三场试四书义二篇,五经义一篇”。诏书的发布表明教育“新政”
A.满足了新式知识分子参与政治的愿望
B.实现了教育制度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变
C.制定了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选用标准
D.仍没有跳出“中体西用”的传统窠臼
2022-02-16更新 | 1041次组卷 | 28卷引用: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3月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