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清末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2 道试题
1 . 1902年,慈禧太后规定:从1903年开始,按照科举考试制度通过会试的人还必须去京师大学堂分门肄业。这一规定(       
A.推动了选官制度近代化B.标志学堂选官制度确立
C.说明科举选官已被废除D.反映西学成为社会主流
2022-02-15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1909年,清政府在各省设立咨议局。议员们通过咨议局“为地方兴利除弊、弹劾官吏、审核政府参政收支等方面,积极参政,提议案,论改革”。这说明
A.责任内阁制在中国初步形成B.中国开始迈人民主政治的门槛
C.咨议局议员发挥代表民意的作用D.清政府积极主动迎合民主潮流
2022-02-15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3 . 下图为《中国名产——政府罐头》漫画,描绘了20世纪初的清政府以及社会民众对政府的态度(有“腐败”、“可费钱了”“臭”等字眼)。据此可推知
A.清政府已然成为“洋人朝廷”B.民主革命具备一定群众基础
C.清末新政受到民众普遍抵制D.清政府的改革违背时代潮流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大事记

1901《江楚会奏变法三折》:主张分科递减科举中额,用学堂逐渐取代科举,以最终废除科举制度
1902《钦定学堂章程》经清廷公布,但并未实行
1904谕旨:“著自丙午科(1906年)为始……将科举学额分别停止,以后均归学堂考取。”
1904《奏定学堂章程》:对各类学校的办学宗旨、课程设置、修业年限及各类学校相互关系等作了详明规定。谕旨……甚至民国学制也是在此基础上逐渐改进而成
1905谕旨:“著即自丙午科(1906年)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试亦即停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教育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中改革内容对传统教育的突破性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随着预备立宪的开展,清政府从财政、司法、军事和人事等方面严重削弱地方督抚的权力,导致地方督抚要求速开国会、速设责任内阁。同时“至局所分设,委绅充任",在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政策后,为维护地方利益,更是激起地方士绅的反对。清末地方官制改革的这些措施
A.掀起了救亡图存的文化运动B.促进了地方政府向职能化方向发展
C.助推了民主革命形势的发展D.表明中国存在实施宪政的群众基础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科举夙为外人诟病,学堂最为新政大端。—旦毅然决然舍其旧而新是谋,则风声所树,观听一倾,群且刮目相看,推诚相与;而中国士子之留学外洋者,亦知进身之路,归重学堂一途,益将励志潜修,不为邪说浮言所惑,显收有用之才俊,隐戟不虞之诡谋,所关甚宏,收效甚巨。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且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

——袁世凯等《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1905年)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学校教育发展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大学校训的特点。
2022-02-08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五校(辽宁省实验中学、东北育才学校、鞍山一中、大连八中、大连24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清末修律”是清末新政中对法律制度进行的修改与变革,支持和反对之声充斥修律过程。其中对于“子孙卑幼对尊长能否行使正当防卫权”的问题论争不断。反对者认为子孙对于父母的惩治,绝无“正当防卫”之说;支持者认为“父杀其子,君主治以不慈之罪;子杀其父,君主治以不孝不罪。方为允平”。这表明
A.近代社会的法治转型历程曲折B.民族危机加速了法治化进程
C.家国观念影响法律的近代化D.清末修律以取消君主制为前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打破了一直以来重农抑商的政策;且对经济管理机构进行了调整和改革,创设了商部、邮传部等现代经济管理机构,清末新政时期工业发展盛极一时。这说明清末新政的实行
A.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奠定基础B.意在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
C.客观上推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D.有力地维护了清王朝封建统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01年7月,清政府按照辛丑议和过程中西方列强的要求,谕令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在六部之前,设总理大臣一名,会办大臣及会办大臣兼尚书各一人,内设各司分别执外交、通商、路矿、关税、邮政、海防等事务。这说明清末“新政”中,中央机构改革
A.重视社会民情B.解决了内外困境
C.与旧制度决裂D.具有被动性特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清末新政主要包括下列内容:改革官制;编练新军;倡导创办工商企业;推行教育改革。清末新政旨在
A.发展民族资本主义B.推动中国现代化
C.推动洋务运动发展D.维护清王朝统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