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清末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11年初,美国军事史学家鲍威尔直截了当地提醒西方英文读者:“一支小小的外国军队能够在中国登陆,并且夺取任何重要目标的日子已经过去了。”这得益于
A.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计划B.庚子赔款极大激发了国民的民族意识
C.清末新政中编练新军增强了国防力量D.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列强的侵略势力
2 . 晚清政府推行的自救运动“新政”和“预备立宪",虽没有挽救清朝走向灭亡的命运,但是客观上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直接促使了武昌起义的爆发B.提升了清政府的治国能力
C.阻挡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D.为辛亥革命的发生创造条件
2021-02-04更新 | 384次组卷 | 26卷引用:广西百色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898年,湖南率先建立培养新式官僚的课吏馆,其课程分学校、农工、工程、刑名、缉捕、交涉六类,戊戌政变后被废止。清末新政时期,清廷下令各省设立课吏馆。据此可知
A.课吏馆适应了社会转型的需要B.近代学校教育制度在湖南确立
C.课吏馆是地方官制改革的标志D.湖南率先引入了近代官僚制度
2021-01-24更新 | 972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11年,清政府出台“铁路国有”政策,宣布“从前批准干路各案,一律取消”,由此剥夺了各省商办铁路的权利。时人指出:“以路抵款,是政府全力夺自百姓而送外人。”由此可见,这一政策的实质是
A.以路权抵押换取外债B.集中全国力量建造铁路
C.削弱商办铁路的实力D.强化对地方经济的控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05年,清廷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满洲贵族载泽等先后考察日本、英国、法国、美国、德国等国。1906年9月,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1908年8月,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作为制定“宪法”的准备。清政府之所以采取这些行动,主要是由于
A.革命运动的高涨B.清末新政的失败
C.黄花岗起义爆发D.革命派积极推动
20-21高一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6 . 陈天华在《猛回头》中说“可恨那满洲政府……死死不肯变法,到了戊戌年才有新机,又把新政推翻……及到庚子年闹出了弥天大祸,才晓得一味守旧万万不可,稍稍行了些皮毛新政。”材料中涉及的历史事件有
①洋务新政②戊戌维新运动③八国联军侵华④清末新政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1-01-01更新 | 148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它根据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几个阶段的划分,对学校课程设置做了明确规定:“凡各科课程,须用官译编译局编纂,经学务大臣奏定之本。”清政府此举意在
A.构建与国家政治相适应的意识形态B.为维新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C.规范科举考试的程序和学校教科书D.推动近代文化教育的普及
8 . 1904年清政府学部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了中学堂如下课程、课时。从中可以看出清末教育(     
课程修身读经讲经中学文学外语历史地理
课时54519361111
课程几何代数植物动物理化图画法制理财体操
课时20884310

①注重传授西方文化知识②课程内容倾向于经世致用
③旨在培养维新变法人才④逐步向教育近代化发展
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鸦片战争后,受西方民主启蒙思想影响的人士猛烈批判科举制;19世纪末,维新派称科举制“箍人心”,“坏人才”,“毁实业”;1905年,清政府正式废除科举制。这说明在当时科举制
A.无法选拔优秀的人才B.遭到民众的普遍反对
C.不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D.不利于统治基础的扩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01年,清政府命令各省仿照江苏、湖北等省做法,选择文理明通之士出国留学,并附有对留学生的奖励政策。1907年又发布上喻称:(留学生对)国家要政任意要求,事理,肆口低其,以至无理愚民随声附和,奸徒游匪借机熄惑,大为世道人心之害。材料折射出
A.废除科举断送读书人的政治前途B.国人救亡图存意识进一步觉醒
C.留日学生普遍支持君主立宪政体D.清政府天朝上国观念无法突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