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清末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1895年,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提出创办公共藏书楼的主张;至1897年维新派共建藏书楼51所。1906年,出国考察宪政的大臣奏请清政府设立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之后,东三省总督徐世昌等大臣纷纷上书奏请设立图书馆,以开民智。20世纪初,中国掀起了一股政府兴办近代图书馆的热潮。由此可知,近代图书馆的设立
①受到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推动                 ②巩固了清王朝的统治基础
③受到了清末“新政”的影响                    ④推动了清政府的政治制度改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废除变法措施;三年后,清政府推行"新政",其内容与戊戌维新时期所颁布的改革举措颇多相似,但更为广泛深入。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清朝统治危机日益加深B.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C.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建立D.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下图为晚清时期的一幅漫画《禁口不谈天下事》,温度计上标有“立宪”字样。对此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A.资产阶级革命促进预备立宪运动B.预备立宪运动受到各阶层赞同
C.作者旨在揭露预备立宪是一场骗局D.清政府对预备立宪持支持态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01年清末新政实施后,留日学生逐年增多,到1905年废除科举制后,形成留日高峰。1909年美国拿出庚子赔款的一部分,支持清政府发展留美教育,中国留学生的流向又开始转向美国。清末留学潮的兴起
A.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B.导致优秀人才的外流
C.开启中国教育的近代化D.巩固了清政府的统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04年清政府学部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了中等学堂如下课程、课时。从中可以看出清末教育
课程修身读经讲经中学文学外语历史地理
课时54519361111
课程几何代数植物动物理化图画法制理财体操
课时20884310
A.旨在培养维新变法人才B.新旧交替的发展特征
C.西学课程占据主导地位D.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
2021-11-16更新 | 529次组卷 | 28卷引用:山东省临沂第十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份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学者统计,1903年有新学堂769所,1904年为4476所,1905年猛增到8827所,1906年达到23862所。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洋务运动兴办学堂B.戊戌变法实践推动
C.清末新政制度变革D.民主革命思想传播
2021-11-11更新 | 390次组卷 | 15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有学者认为,1901年清政府的“新政创造了新的机会来动员学生、知识分子、绅士、商人和其他的城市精英,以及新军中的下级官吏。当辛亥革命到来的时候,他们能够集体行动……”。该学者旨在说明这次“新政”(  )
A.为民族工业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B.直接导致了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C.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条件D.暴露了清政府反动卖国的本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011月,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发布新政上谕,宣布新政变法开始。4月,清廷催促各省督抚大臣“迅速条议具奏,勿再延逾观望”。7月,两江总督刘坤一和湖广总督张之洞联衔会奏,连上三折,此即《江楚会奏变三折》。第一折关于教育改革,涉及建立近代学校教育体制、变革科举制度、奖劝游学等内容;第二折关于政治改革,大致包含改善用人行政政策、清除吏治腐败、改良司法、革除弊政等方面;第三折关于军事与经济改革,主张通过向西方学习,以实现国家富强,内容包括用西法练兵,学习西方近代农业技术,改良农业,发展工业等。江楚会奏的变法方案对清末的改革拟订了详细规划,得到朝廷嘉许并予以采纳。清末新政正式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据《张文襄公全集》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江楚会奏”变法方案与洋务运动的相同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江楚会奏”变法方案。
2021-06-08更新 | 8771次组卷 | 43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20世纪初清政府实行新政、推行新学制后,出现了各种新式教科书。1903年文明书局出版的《蒙学初级修身教科书》课文:“牛耕于田,不勤,牧童鞭之。牛曰;吾苦甚。牧童曰:智不若人,即为人役。岂独牛然,人亦如是。问何以为人役,问世界以何等人为最苦?”这一内容旨在
A.宣扬上下尊卑等级秩序B.推广白话文和新文学
C.主张开启民智救亡图存D.论证剥削压迫合理性
2021-05-23更新 | 880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06年,沈家本在《革禁买卖人口变通旧例议》中奏请:“我朝振兴政治,修订法律,百度维新,独买卖人口一端,即为古昔所本无,又为环球所不韪,拟请……革此习,嗣后无论满汉官员军民等,永禁买卖人口。如违,买者卖者均照违律治罪。”据此可知,此时
A.维新派的民权思想深入人心B.清末新政铲除旧的社会陋习
C.修订法律推动社会移风易俗D.自由平等观念成为社会主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