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表是秦朝修建的四大工程,这些工程的修建
秦朝四大工程
1.阿房宫,仅前殿就有相当于故宫三分之二的总面积!
2.秦始皇陵,修了30多年。动用徭役、刑徒72万余人。
3.秦长城,每年征发民工40余万。
4.秦直道,是令大将蒙恬率数十万军干、民突击修筑一条重要军事要道。
A.巩固了秦朝统治B.促进了民族交融
C.加剧了社会矛盾D.强化了专制皇权
2 . 西周中期有一位名叫矩伯的贵族除了用十块田地从贵族裘卫那里换取了一件价值八十朋的瑾璋之外,还用三块田换取了两件价值二十朋的虎形玉器、两件鹿皮披肩和一件蔽膝。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A.井田制度走向崩溃B.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C.贵族政治已经瓦解D.传统秩序出现了松动
3 . 古代中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下列几幅图中生产工具的演变对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们反映了古代中国
A.播种方式的变革B.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C.铁犁牛耕发展D.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
2020-11-21更新 | 267次组卷 | 35卷引用:江西省萍乡市莲花中学2019-2020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特色班)
4 . 有学者指出,周武王在灭商后,“封功臣谋士"。除了将一些重要的人员封为诸侯外,还对军中的其他人员“各以次受封",有些出身于中下阶层的士兵因而获得了赏赐和晋爵,其社会身份也随之获得提升。周武王的这一做法
A.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基础B.否定了传统选官制度
C.奠定了宗法分封的基础D.维护了贵族特权地位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地方察举与公府征辟,为东汉士人入仕之途。此两制皆起于西汉。两汉的察举制,大体可分为在先的“贤良”与后起的“孝廉”两大项。“贤良”所举大抵为现任之官,“孝廉”为孝子廉吏之称……与察举相辅并行的,尚有征辟制。

——引自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   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州都郡正以才品人,而举世人才升降盖寡,徒以冯(凭)籍世资,……刘毅云“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者也。

——引自《宋书·恩幸传》

材料三   大唐贡士之法,多循隋制:其常贡之科,有秀才,有明经,有明法,有明书,有明算。自京师、郡、县,皆在学焉。

——引自《通典·选举·历代制下》


请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分别指出汉朝、魏晋南北朝和隋唐三个时期各自的选官制度及其选官标准。
(2)试从社会发展角度分析上述三个时期实施各自的选官制度的原因。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演变对我们今天的人才选拔有何启示?
6 . 下表是清朝几个主要时期平均每个粮农劳动力生产率估测,这反映出,清朝时期

时代
平均每个劳动力生产的原粮数(市斤)扣除成本后原粮数(市斤)可养活人
口数(人)
清乾隆中703756308.9
清乾隆末474937996
清嘉庆中428634295.4
清末358438674.6

A.社会经济发展下降B.土地利用率比较低
C.民众生活比较艰难D.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7 . 孔子将“知仁勇”称为“三达德”;管子把礼、义、廉、耻称为“四维”即“国之四维”;孟子提出“四德”思想,即仁、义、礼、智;董仲舒明确提出“仁义礼智信“的“五常”概念。这说明
A.“五常”思想有其内在系统性的发展B.儒家思想提升了国家社会的道德水平
C.儒家思想取决于先秦政治思想的传播D.“五常”促进了儒家仁政思想的形成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战国初期,楚国领土最大。但是,由于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国力衰弱,楚悼王即位后,遭到魏、赵、韩等国进攻,无力抵挡。公元前400年,楚悼王任命吴起为宛(今河南南阳)守,把守北部边境,防御韩、赵、魏进犯。公元前382年,楚悼王任命吴起为令尹,主持变法。吴起根据楚国“大臣太重、封君太众”的状况进行改革。他规定:凡是封君传到第三代的就收回其爵禄,废除公族中疏远者的特殊待遇,把一些旧贵族迁移到荒凉的地区;精简无关紧要的官职,削减过高的官吏俸禄,集中经费用来训练战士;整顿吏治,要求官吏“私不害公”,“行义”而不计毁誉。公元前381年,楚国派兵攻魏救赵,大败魏军,引起各诸侯国的震惊。但就在这年,楚悼王病逝了。楚国旧贵族乘机作乱,乱箭射杀了吴起。

——摘编自米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吴起变法的背景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吴起变法。
9 . 下图为西汉初年中央和诸侯王国所管辖的行政区和人口统计表。对比统计图表中,中央和王国所管辖的郡和人口数,可以得出的推论是(  )
A.西汉只有中央直接管辖区实行郡县B.中央政府已经为王国势力所控制
C.大多数人口不赞成实行中央集权制D.中央辖区经济发展高于王国辖区
10 . 秦灭六国实现统一的根本原因是
A.商鞅变法使秦国实力日益强大
B.秦国在统一过程中采取了正确的策略
C.统一的条件成熟且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
D.秦王嬴政具有雄才大略和过人的胆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