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98 道试题
1 . 唐玄宗前期,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将唐朝推向全盛时期,史称(     
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光武中兴”
2023-10-11更新 | 234次组卷 | 39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学业水平合格考适应练习(二)历史试题
2 . 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春秋战国历史”的过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如下图)。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政治:商鞅变法
经济: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思想文化:百家争鸣
A.社会大变革的时代B.统一国家的建立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民族关系的发展
2023-10-10更新 | 138次组卷 | 16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福州铜盘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之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礼记·王制篇》

材料二   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被称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时期的什么制度,并概括该制度的核心。
(2)材料二又反映了西周时期的什么制度,并概括该制度的核心。
(3)分析两段材料反映的两种制度的关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明朝诗人张以宁《过辛稼轩神道吊以诗》云:“英雄已尽中原泪,臣主元无北渡心。”该诗反映(     
A.南宋灭亡,国家一统B.澶渊之盟,辽宋和议
C.重文轻武,三衙分权D.绍兴和议,宋廷偏安
2023-10-09更新 | 224次组卷 | 17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安徽蚌埠双墩遗址(距今七千多年)出土了630多枚刻划符号(如图鸟状符),这些刻划符号按功能可以分为表意、戳记、计数三大类。这些刻符最适用于研究(     
   
A.远古生物形态B.早期渔猎文化C.汉文字的起源D.先民计数方式
2023-10-06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某同学从古代文化典籍中摘录了以下内容,这些内容体现的是(     
侧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A.孔子的仁政学说B.孟子的人性本善说
C.墨子的兼爱学说D.朱熹的本善习远说
2023-10-06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柳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明朝后期,北方出现了“边境休息,东起延、永,西抵嘉峪七镇,数千里军民乐业,不用兵革,岁省费什七”的局面。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     
A.鞑靼和瓦剌的首领先后接受明朝封号B.俺答汗与明朝修好,恢复互市
C.明朝修缮长城,防止了蒙古骑兵的南下D.加强北方边防驻兵,使蒙古不敢犯边
2023-10-06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海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据史书记载,从隋朝大业元年(605)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正式废除,科举制整整绵延存在了 1300周年,在国内外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下图是中国古代两个历史时期(唐代、元代)的科举状元籍贯统计部分摘录表。



分别提取图中的科举状元籍贯分布等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
2023-10-06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连江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堂贴”是唐朝中后期中书门下处理政务的主要公文之一,不仅用来“处分百司”,也“判四方之事”。遇有日常政务,三省宰相可不必奏请皇帝,直接裁决,然后集体签署下发“堂贴”。“堂贴”的出现表明当时(     
A.宰相处理政务的权力增强B.皇权与相权矛盾日益尖锐
C.三省分权的体制逐步形成D.君主专制趋势不断在强化
2023-10-06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安石之开源政策,有些处又迹近于敛财, ……那时的百姓,实有不堪再括之苦。”作者认为王安石变法(     
A.加重人民的负担B.实现了富国强兵
C.使北宋走向衰亡D.加强了社会管控
2023-10-05更新 | 739次组卷 | 95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一级联盟校(九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