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石器时代的文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在浙江浦江发现的距今11000—9000年的文化遗址,面积达2万平方米,发现有深70厘米的储藏窖穴、干栏式建筑柱洞、许多陶器、磨制石器等;陶器中夹杂大量驯化水稻颖壳;还出土碳化稻米、稻壳、小穗轴等,样品总量达5万余个。以上考古发现(     
①说明长期定居的聚落出现   ②反映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
③证实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   ④体现社会的等级礼仪制度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4-04-30更新 | 162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练习(一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长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

20世纪70年代以前,“稻作起源于公元前7000年左右的印度”的观点在世界农业起源研究领域长期处于主导地位。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考古学者在以下遗址中分别发现了栽培稻谷


——依据郑云飞《中国考古改变稻作起源和中华文明认知》


(1)依据上图,指出这些栽培稻谷遗址分布的时空特点,并分析稻谷考古的历史价值。

书院是古代一种民间的文化教育组织,它萌芽于唐中叶至五代之时,绝大部分都分布在长江流域的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四川等省。北宋时期,书院兴办出现热潮。长江流域造纸业发达,江南成为重要的产纸地。纸业的发达,又促进了印刷业的发展,全国有四个雕版印书的中心,三个中心均分布在长江流域,这些都使得长江流域的书院的数量远超其他地区。到了南宋,由于政治、军事形势的急剧变化,江南地区的书院建设出现一个新的高潮。长江流域各地纷纷创办书院,理学家纷纷利用书院展开学术讨论,如著名理学家朱熹主持江西白鹿洞书院。整个宋代的书院建置数目表明,长江流域的书院数量已占全国总数的74.43%,黄河流域仅占3.25%

——摘编自朱汉民《长江流域书院与长江文化》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宋朝长江流域书院发展的原因。

1914年,卢作孚第一次乘船去上海,发现宽阔的长江上来来往往的大小轮船几乎都悬挂着外国国旗,却很少看见中国国旗,心里很不平静。1925年,他在重庆创办民生公司,开始在长江流域与外国航运公司展开竞争,1935年就迫使外国航运势力退出了长江上游。

193810月武汉失守后,距武汉仅300公里的宜昌便成了通过长江三峡撤往大后方,关系国家存亡的关键之地。从南京、武汉等地转运到宜昌的8万吨物资、10万难民急待入川。这些难民中,有不少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艺术家、医生和在校师生;堆满两岸码头的机器设备都是从上海、南通、南京、武汉等地工厂企业拆迁转运到此的。为完成宜昌撤退任务,卢作孚亲自坐镇指挥,调集民生公司所有船舶,冒着日机轰炸危险,经过40天昼夜兼程,抢在宜昌沦陷前完成了撤退。

——摘编自周凝华《民生公司在抗战中的作用》等


(3)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说明卢作孚在长江流域创办民生公司的原因,并分析卢作孚在长江流域发展航运业的历史意义。

长江经济带覆.盖沿江11省市,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板块,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战略支撑作用最大的战略区域之一。某班同学围绕长江经济带开展项目学习,搜集到以下邮票


①《武汉长江大桥》

②《上海浦东》

③《长江经济带》
1955年,武汉长江大桥正式开工,中国建桥工人和技术人员攻克无数技术难关,1957年建成通车。为庆祝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中国邮政于1957年发行以上纪念邮票。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为展示浦东的建设成就,1996年,中国邮政发行大套特种邮票。以上邮票的“上海浦东金桥出口加工区”,主要用于接特纳国外投资者兴办各类制造业。2016年,习近平指出,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2018年中国邮政发行《长江经济带》种邮票,以上邮票主题为“共抓大保护”。

(4)任选两张邮票(写出序号即可),结合时代背景,说明长江流域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
2024-01-19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考古人员在内蒙兴隆洼遗址清理出距今8000多年前的170余座半地穴式房址,这些房址排布均匀,遗址外围以围壕环绕。考古人员在遗址内筛选出1500多粒碳化粟和黍的种子,还发现了许多石铲、石磨盘、石磨棒、陶器等器物。据此可知当时(       
A.原始人群采集狩猎迁徙不定B.聚落之间军事冲突频繁
C.居民已定居并从事农业生产D.阶级分化贫富差别明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晋陕大峡谷东岸的山西兴县碧村遗址,是一座有内外双重城垣的石城,城内遗存面积达75万平方米。研究表明,距今4000多年前的居民在此居住,形成以粟为主要粮食作物,并养殖猪羊牛的农耕经济;与同期的陶寺、石昴等古国遥相呼应。这一城垣遗址的发现(     
①反映当地先民的定居和防卫等条件②证明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国家出现
③说明当时人们已成为食物的生产者④提供中华文明起源的又一考古证据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2021年,浙江省博物馆组织“玉·见——红山·良渚文化展”,精选260多件文物进行对比展示,共同见证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这两种文化的相似处除了精美的玉器,还有(     
A.采用青铜农具劳作B.种植玉米和南瓜
C.使用马拉战车作战D.建有祭坛与神庙
2023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河姆渡遗址出土了一件以猪为纹饰的夹炭黑陶钵,猪头低垂,似为觅食而行进,鬃毛直竖,尾短下收,形态逼真,特别是突出了猪的长长的嘴部和圆圆的眼睛,构图圆润流畅。它佐证了先民(     
   
A.尚处在以物易物状态B.社会贫富分化的加剧
C.改造自然的能力提高D.已大规模发展畜牧业
2023-08-31更新 | 80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01
2023·江苏·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据考古研究,山西陶寺遗址已具有完备的都城功能,陶寺遗址不仅展示了丰富的物质文明成果,也呈现出了距今4000年左右古人的精神世界。据下图可推知(       
A.随葬品种类差异巨大B.陶寺已经成为文明核心
C.社会已出现贫富分化D.夏都城在此基础上建成
2023-08-28更新 | 270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01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湖南澧县城头山古城遗址距今约6000年,是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城址。城址内外发掘出大片房屋建筑遗迹,多座陶窑,以及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祭坛和古稻田。这说明(     
A.城市是最早出现的人类文明要素B.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
C.古城先民已摆脱对渔猎采集的依赖D.遗址所处时代已迈入阶级社会门槛
2023-06-21更新 | 5751次组卷 | 36卷引用: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南方的良渚文化与北方的龙山文化都呈现出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的迹象,这主要表现在(     
A.公共墓地出现B.农业的产生C.贫富分化加剧D.文字的使用
2023-06-11更新 | 8079次组卷 | 40卷引用:北京市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23·湖南长沙·二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65年在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发现了距今约1万年的沧源岩画,其中有关手捕猴的记录,如图所示。图中两人拉起一张网,四面围攻,将猴子困于挂网之中。这幅岩画可以用来说明(     

A.沧源文化的主要生产方式B.新石器时代下的协作生产
C.佤族原始族群的生产活动D.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冲突
2023-05-31更新 | 370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01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