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4 道试题
1 . 在教育宗旨上,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孟子强调“明人伦”,荀子认为教育是后天的过程,应“化性起伪”,墨子突出生产劳动和科技知识的学习,韩非则积极实行教育改革、提倡法制教育等。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诸子百家都重视兴办私学B.儒家在私学中占主导地位
C.教育思想呈现多元化倾向D.官学受到私学的巨大冲击
2 . 瞻其貌、听其言,不如观其行、察其果。观察下列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孔子像,回答问题。

(1)孔子生活时代的社会有哪些主要特征。为此,他提出了哪些主张?
(2)请写出唐代以来儒家学说受到愈加明显挑战的具体表现。两宋时期新儒学体系的核心又是什么?
(3)归纳上述孔子像共同的形象特征。从文化视角看,这种共性可说明什么问题?
3 . “五福”最初出自上古记言散文《尚书·周书·洪范》,代表五个吉祥的祝福,即寿、富、康宁、修好德、考终命。然而《韩非子·解老》却称:“全寿富贵之谓福。”这种变化实际上反映出当时
A.小农生活条件的改善B.贵族政治体制被破坏
C.民族文化认同的形成D.儒家思想影响的扩大
8-9高二上·北京·期中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

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

材料二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百姓)而为天子,得乎天子而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孟子·尽心章句下》

材料三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荀子·王制》

材料四   “以人随君,以君随天……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董仲舒《春秋繁露·玉杯第二》


请回答:
(1)前三段材料集中反映了先秦儒家的哪一重要思想。
(2)材料一中孔子认为治理国家最关键的一条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统治者应怎么做。
(3)材料二主要反映了孟子的哪一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依据这一观点,孟子认为统治者应该怎样做。
(4)荀子提出的“舟水之喻”,后世不少统治者都以此为鉴,举出一典型事例。
(5)材料四中董仲舒的观念与前三则材料有何区别。
2020-02-09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四中学2008-200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春秋战国时期,众多思想家都提出了实现社会和谐的方案。其中比较突出的是道德救世和制度救世。下列主张能够体现制度救世的是
A.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B.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C.正明法,陈严刑,将以救群生之乱
D.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战国时期思想学派具有地域特征,下图是战国时期思想学派大致分域图(虚线为分界线)。下列学派与图中地域代号对应正确的是
A.法家B.儒家C.道家D.墨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全球通史》在记述中国战国时期某学派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人民群众需被迫从事生产劳动,商人和学者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孟子B.庄子C.墨子D.韩非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由此可见孟子主张
A.人人平等B.民贵君轻C.性本善D.依法治国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有
①“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       ②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
③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④士受到统治者的重用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春秋战国时期,民间体育活动在社会上广泛流行,这些活动形式多样,如蹴鞠、六博、竞渡、舞龙、秋千、棋类、投壶、习武等,参与人员不分贵贱。这反映出当时
A.原有等级观念受到冲击
B.民间体育推动社会发展
C.社会阶层上下流动加速
D.社会文化出现百家争鸣
2019-10-16更新 | 176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