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8 道试题
1 . 孔子说:“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
A.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
B.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
D.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
2019-01-30更新 | 4574次组卷 | 81卷引用:内蒙古集宁一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上被派上用场。这反映了(        
A.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B.士人轻视功名利禄
C.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D.忠君思想已经形成
2019-01-30更新 | 3189次组卷 | 95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12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4 . 《齐民要术》自序:“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尧命四子,敬授民时。舜命后稷,食为政首。……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这段话主要强调
A.儒家对农业的重视B.改进生产工具的意义
C.历法与农业的关系D.农业技术的重要性
2019-01-30更新 | 3029次组卷 | 53卷引用: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陈寅恪说:“李斯受荀卿之学,佐成秦治。秦之法治实儒家一派学说之所附系。《中庸》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为儒家理想之制度”。陈先生认为
A.秦朝制度法律受到儒家思想影响
B.儒家思想事实上是秦朝官方哲学
C.李斯是秦朝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D.秦朝政治在本质上是“儒表法里”
6 . 《淮南子》载:“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其寓意主要体现了
A.道家的“无为”思想
B.儒家的“礼制”要求
C.墨家的“节用”倡议
D.法家的“变革”主张
2019-01-21更新 | 223次组卷 | 20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春秋战国时期,主张“明其法禁,必齐赏罚”的思想流派是
A.墨家
B.儒家
C.道家
D.法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韩非子之学出于荀子,源本于儒家,而成为法家,又归本于道家,其最高理想为“君无为,法无不为。”这反映了战国时期
A.各派学说吸收融合现象
B.法家理论走向系统化
C.厉行“法治”的时代要求
D.文化成为权力的附庸
9 . 古代某思想家认为:“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与此观点相似的是
A.制天命而用之
B.兼相爱,交相利
C.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10 . 春秋战国时诸子百家各自提出挽救时弊的主张:墨子主张国家应节俭,孟子强调划定土地疆界,商鞅主张开辟阡陌。对于以上三者的主张,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三者立论相同,都站在维护统治者利益的立场
B.三者立论不同,但都支持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
C.三者立论相同,都是基于维护农民利益的立场
D.三者立论不同,且都反对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
2018-12-11更新 | 159次组卷 | 27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铁路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