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是先秦时期某思想家提出的重要思想主张。这一思想主张的提出对当时社会的重要意义是(     
A.推进了各国变法改革B.助长了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
C.有利于恢复社会的礼乐秩序D.推崇“仁政”
2023-12-13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这反映了商鞅的治国思想是(     
A.道法自然B.为政以德C.变法革新D.法古循礼
2023-12-11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分裂、大变革和大发展的时期,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特征的是(     
①列国纷争   ②华夏认同   ③经济发展   ④百家争鸣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D.①②③④
4 .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统治者通过以身作则的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老子主张“丞法自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韩非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这反映出当时的思想家(       
A.努力恢复西周制度B.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C.适应封建社会要求D.追求理想的社会秩序
2023-12-02更新 | 164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是儒学的发展基地;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辞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秦地主要接受三晋学术。这反映出当时(     
A.文化发展具有地域性与差异性B.地理位置决定文化发展走向
C.诸子百家追求相同的社会理想D.儒学已经成为主流意识形态
6 . 先秦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学说,其中在各国掀起了人才使用革故鼎新的大变革,对历史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的是(     
A.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B.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C.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2023-11-29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一般高中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各家学派中代表下层平民利益的是(     
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
2023-11-29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潢川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战国时期,某学派主张“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该学派推崇的治国理念是(     
A.君舟民水B.中央集权C.无为而治D.兼爱非攻
2023-11-28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战国时期,某位思想家认为,人天性中有恶,要“化性起伪”,即通过后天的道德教化,实现对人性的改造,达到弃恶入善的目的。这说明他(     
A.主张实行仁政B.崇尚逍遥自在C.强调严刑峻法D.主张隆礼重法
2023-11-28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迪庆州藏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微,权力下移,政治重心由周天子逐渐转移到公室、卿大夫集团。以统治阶级“内争”为特色的社会秩序急剧变动,最终造成了社会结构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两极化。

——摘编自王家范等《大学中国史》

材料二   “礼之用,和为贵。”“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主要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主张相应的学派,简述这些主张共同宣示的理念。
2023-11-2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第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