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发展


1:春秋战国时期的铁犁


2:春秋末期穿有鼻环的牛尊


(1)根据材料一,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一现象对周王朝的统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林存光《孔子新论》


(2)材料二图中人物分别是“百家争鸣”中哪一思想流派的代表?指出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
(3)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材料三   秦朝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机构示意图。


“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史记·秦始皇本纪》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的政治制度有哪些?概括秦始皇创立的皇帝制度有何特点?

材料四



(5)图示体现的唐朝的哪一政治制度?请分别说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的职责。
2023-10-19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杰出人物与时代发展。

人类历史,群星闪耀,杰出人物的成就既是时代的产物,也推动了文明的进步。


(1)根据提示,将下列图示中的杰出人物与其所处时代及影响匹配

(2)将下列图示中的杰出人物与其成就相匹配

(3)在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演变与发展中,不同时期的思想家前后承继。根据提示,完成填空

(4)以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为例,简要说明杰出人物与时代发展的关系。
2023-06-21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学业水平合格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和文化遗存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材料三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转型是以诸子百家的学术文化为载体。诸子百家通过不同的角度、方法和途径对文化进行重建.形成不同的文化转型模式。礼乐文化精神向理性和人(民)本文化精神的转变,是先秦诸子学术文化转型的核心内容。

——摘编自潘俊杰《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转型》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中古人类遗址和文化遗存分布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新现象。
(3)说明材料二与材料三之间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先秦人(民)本文化的内容。
22-23高一上·河南·阶段练习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和文化遗存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材料三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转型是以诸子百家的学术文化为载体 。诸子百家通过不同 的 角度 、方法和途径对文化进行重建.形成不同 的文化转型模式 。礼乐文化精神向理性和人        (民)本文化精神的转变.是先秦诸子学术文化转型的核心内容 。

— 摘编 自 潘俊杰《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转型》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中古人类遗址和文化遗存分布的特点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新现象 。
(3)说明材料二与材料三之间的关系 ,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先秦人(民)本文化的内容 。
(4)综合以上变化,你认为作为统治者最需要注重什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是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研学春秋战国社会变革的示意图,其中(1)处最恰当的是(     
A.文化上百家争鸣各派纷呈B.经济上牛耕推广土地私有
C.教育上私学兴起人才辈出D.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崛起
6 . 某学者在研究诸子百家关系时,制作了下面的示意图。他意在说明(     
A.诸子百家彼此借鉴学习B.各派学者间的师徒关系
C.儒学走向正统的必然性D.法家集各家思想之大成
2022-11-07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部分达标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1-22高一上·江苏南通·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新兴的士阶层崛起,他们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和要求,下面示意图体现了哪一位思想家的主张(     
A.荀子B.庄子C.邹衍D.墨子
2022-08-02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完成了社会的转型。如图是关于春秋战国社会转型的示意图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不同角度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予以说明。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分封制示意图


材料二   商代的方国是建立在武力强制基础上的结合关系。西周各诸侯国的权力直接来自于周天子的授予,诸侯本人的地位由周王册封。周天子的分封使得周王朝对诸侯的控制具有一定的法律约束和行政建制上的保证措施,周天子与诸侯间形成的是一种较为固定的君臣统属关系。诸侯国在建立之后,在分封的土地上建立起了与西周王畿相同的文化和政治制度,实际上扩大了周文化的影响,使得人们逐渐形成了趋同的文化和政治观念,并在相近的观念下逐渐产生了对周王室的认同感,实际上为秦汉时期的大一统打下了一定基础。

——摘编自《高中历史教学中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相关内容探析》

材料三   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片和文献史料



图一战国形势图 图二春秋战国时期的货币

“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

——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材料四   周朝建立后,以血缘等亲疏关系为纽带,分封了数量庞大的诸侯国,在周礼和周文化的长期浸润下,形成了以周人为核心的华夏族雏形。来自东夷部落的秦人先祖,在发展过程中空间受到挤压,迁往西陲之地,与西戎各部落经过长期的冲突、交流、融合,新的秦人逐渐形成。秦人在崛起过程中,逐渐融入到夏、商、周以来形成的民族共同体——华夏族,同时还不断吸收了四周戎狄部族,扩大了华夏族范围。春秋战国以降,周天子式微,诸侯征战不断,客观上加强了各诸侯国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摘编自刘再营《周人、秦人与早期华夏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


(1)观察材料一地图,指出分封制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西周分封制的进步性予以评析。
(3)材料三中蕴含了哪些时代信息?这一时期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一个什么现象?并指出其在历史上产生的影响。
(4)据材料四,概括先秦时期民族交融发展的原因。)
2022-04-18更新 | 17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金成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