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8 道试题
1 . 费正清在评论秦朝灭亡时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种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一种思想”是指
A.制天命而用之
B.“民贵君轻”,施行“仁政”
C.朴素的辩证法
D.加强中央集权,严刑峻法
2 . 冯天瑜曾指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即从政治角度讲,有为百姓而“鸣”,有为统治者而“鸣”。诸子百家中为百姓而“鸣”的民本思潮和为统治者而“鸣”的专制主义分别是
A.墨家、儒家
B.法家、道家
C.儒家、法家
D.道家、儒家
3 . 孔子主张“正名”,试图把当时已经混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规范人们言行和使社会有“序”的目的。这一主张的思想核心是
A.“礼”
B.“仁”
C.“德”
D.“义”
2019-02-14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上海市闵行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2010·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
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
2019-01-30更新 | 664次组卷 | 69卷引用: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历史)
5 . 东周时期的根本变革
东周时期(公元前771-256年),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绝,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决定而且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问题:
(1) 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多事的时期”?(不得照抄材料)
(2) “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3)这一时期呈现出的哪些趋势决定着此后的“中国发展进程”?
2019-01-30更新 | 5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上海市嘉定区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调研历史卷
6 . 先秦儒家学派从孔子到孟子再到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
A.从个人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B.人不分贫富贵贱,所有的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C.人皆有“恻隐之心”“善恶之心”“是非之心”
D.无论性善性恶都主张应该礼法兼治,王霸并用
2008·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句话反映的是
A.儒家的思想B.道家的思想
C.墨家的思想D.法家的思想
2019-01-30更新 | 1298次组卷 | 55卷引用:200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历史试题(A、B组)
2011·上海·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8 . 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已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A.爱无差等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D.存天理,灭人欲
2019-01-30更新 | 1934次组卷 | 51卷引用:2011年上海市高考真题历史卷
9 . 孔子对鲁国大夫季氏说:“八佾舞(天子专用的祭祀乐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在孔子看来,季氏的行为违背了其:
A.“仁政”的主张B.“爱惜民力”的主张
C.“王道”的主张D.“克己复礼”的主张
2019-01-30更新 | 7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上海市奉贤区高三4月调研测试(二模)历史卷
10 . 在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如何遏制学生上课说废话现象”的角度表达他们的见解。其中甲说:“这是品德问题,应该以德教化”乙说:“这是违纪行为,应该严格惩罚”丙说:“这是无意识的,要让学生自我觉悟”他们的见解在某种程度上反应了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道家、法家的思想内涵。如果把它们对应起来,正确的是
A.甲——儒,乙——法,丙——道
B.甲——儒,乙——道,丙——墨
C.甲——道,乙——儒,丙——法
D.甲——道,乙——法,丙——儒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