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有学者说:“活跃的士阶层无疑构成了春秋战国时代最富有活力的动力因素和政治发展的条件。虽然,‘势位足以屈贤’乃是不争的事实,但毕竟是迫于竞争的政治压力,占有绝对权力地位的统治者却不得不竞相礼贤下士。”这一现象反映出(     
A.诸子百家思想的交融B.社会阶层的流动
C.国家统一的历史趋势D.君主集权的强化
2 . 《墨子》中说,“古者圣王,制为节用之法曰:‘凡天下群百工,轮车、聩匏、陶、冶、梓匠,使各从事其所能’”“凡足以奉给民用,则止。……不极五味之调,芬香之和”。这些主张(     
A.旨在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B.有利于加快社会财富积累
C.源于先秦小农经济的发达D.否定了发展经济的必要性
3 . 韩非子指斥儒家“礼、乐、诗、书”的教条和“仁、义、孝、悌”的道德准则都是“愚巫之学”“贫国之教”“亡国之言”。这反映了韩非子(     
A.主张建立君主专制制度B.对儒家思想存在抵触心理
C.推崇以法治国的原则D.认为儒家思想影响力较小
4 . 《论语·颜渊》记载:“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孟子也提出了“民贵君轻”“得乎丘民而为天子”的主张。这反映儒家在政治上主张(  )
A.以民为本B.礼法并用C.无为而治D.教化万民
2023-03-02更新 | 306次组卷 | 34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文德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墨家尚贤,认为任用官吏要重视才能,打破旧的等级观念;法家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二者都(     
A.反映了民众的迫切愿望B.具有一定革新思想
C.重视提升个人道德修养D.维护西周礼乐制度
7 . 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应,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当时各家学派针对社会现实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下列主张中最符合当时统治者需要的是
A.无为而治B.施行仁政C.兼爱非攻D.以法治国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商鞅《君臣》中记载:“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这表明当时
A.分封制瓦解、君主专制建立
B.“以法治国”成立为治国标准
C.法家是最受人民推崇的学派
D.“以法治国”成为百家共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在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如何遏制学生上课说话现象”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这是品德问题,应该以德教化。”乙生说:“这是违纪行为,应该严格惩罚。”丙生说:“这是无意识的,要让学生自我觉悟。”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
A.甲—儒,乙—法,丙—道
B.甲一墨,乙一法,丙—道
C.甲—儒,乙—道,丙—墨
D.甲—道,乙一墨,丙—儒
2016-11-27更新 | 207次组卷 | 32卷引用:2015-2016学年贵州凯里一中洗马河校区高二上期中历史卷
10 . 某县高架桥一侧有这么几句宣传语“车让车,让出效益。车让人,让出安全。人让车,让出文明。人让人,让出和谐”。下列思想中体现不出“和谐”的因素是(       
A.仁者爱人B.兼爱非攻
C.天与人,不相胜D.刑不上大夫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