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春秋至战国前期,老子创立道家学派,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墨子创立墨家学派,李悝创立法家学派等。到战国后期,出现总结百家思想的人物如荀子,总结性的著作如《吕氏春秋》。这说明(     
A.百家争鸣局面逐渐走向繁荣B.思想的综合与吸收成为发展趋势
C.儒家学说社会地位得到提高D.不同学派思想的趋同性日益明显
2023-10-11更新 | 121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2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按单元章节训练卷(课标全国专用)-必修3-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2018·山东威海·二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对待天人关系问题上,孔子重人事,轻鬼神;孟子、荀子分别主张“天人合一”“制天命而用之”;韩非子主张无神论;墨子提出人定胜天的“非命”观点。这表明当时(     
A.唯物思想初步形成B.百家争鸣局面开始出现
C.思想趋同愈加明显D.人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
2023-03-24更新 | 609次组卷 | 72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文化史-考点31古代中国思想文化和科技成就
19-20高一·全国·单元测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     
学派主张
儒家以德治国:有德行的君主能治理好天下
道家以道治国:遵从规律,无为而无不为
墨家以爱治国:互爱互助选贤任能争取和平
法家以法治国:制定法律、制裁民众不法行为稳定社会
A.强调以民为本B.期望国家统一
C.关注政治秩序D.力主集权政治
2022-11-05更新 | 820次组卷 | 59卷引用:202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尖子生培优题典(课标全国专用)-考点03中国古代思想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4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思潮中,儒家的“大同”,墨家的“尚同”,道家的“小国寡民”和法家的“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等对未来社会的构想,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这反映出当时(     
A.分封制下权力格局彻底瓦解B.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诉求
C.文化发展具有开放性的特征D.士人具有经世济民的情怀
2022-10-21更新 | 987次组卷 | 22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三开学热身训练(历史)-卷04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2·吉林·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君无为,法无不为。法行而君不必忧,臣不必劳,民但而守法”。先秦时期的这一思想主张
A.勾画出道家无为而治的治国境界
B.适应了春秋时期争霸战争的需要
C.治理社会的方式应保持相对稳定
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
2021-11-01更新 | 464次组卷 | 6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文化史-考点31古代中国思想文化和科技成就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战国时期,某学派认为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提出了“相生相胜”理论,这代表了中国古代对自然界朴素的科学认识。此学派代表人物是
A.庄子B.荀子C.墨子D.邹衍
2021-09-20更新 | 489次组卷 | 19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学科试题
21-22高三上·河北唐山·开学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先秦时期,儒家宣扬尧年老后自愿把王位禅让给道德高尚的舜,舜年老后又自愿禅让给治水有功的禹。韩非子却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说法:“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架,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也”。韩非子旨在
A.否定先秦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B.全面完整的还原历史史事真相
C.提供加强集权制必要性的依据D.抨击暴力实现权力过渡的方式
20-21高二上·河北张家口·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吕思勉说:“在战国时,诸家之说皆不行,只有法家之说,秦用之以并天下,已可说是切于时务的兴,而不切于时务的亡了。但时异势殊,则学问的切于实用与否,亦随之而变。天下统一,则需要与民休息,民生安定,则需要兴起教化。”据此可知
A.诸子学说始终是国家政治的附庸B.诸子以推动文化教育的繁荣为己任
C.时代变迁推动了诸子学说的演变D.百家争鸣适应了国家大一统的需要
2022·河南·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战国晚期的荀子不仅打破儒家学者不入秦国的先例,主动入秦国去拜访秦昭襄王,他的两个学生李斯和韩非后来也都进入秦国并就职于秦国。这反映出
A.儒学政治地位提高B.百家争鸣局面日渐消失
C.秦国重视招纳人才D.法家思想已成主流意识
2021-09-09更新 | 475次组卷 | 4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文化史-考点31古代中国思想文化和科技成就
19-20高三下·江西南昌·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如表是春秋战国时期道、儒、法部分思想家对“天道”与“人道”的相关认识。由此可见
派别认识
道家《老子·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儒家《孟子·离娄》“顺天者存,逆天者亡”“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仁心)者,人之道也”
法家《韩非子·心度》“治民无常,唯治为法”,法家思想家们还提出“循天道、因民情、随时变、量可能、务明易”等立法原则
A.天道更侧重人的主观能动性B.人道是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
C.诸子思想具有同源异流特征D.天道与人道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相互对立
2021-09-05更新 | 1009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2年高三毕业班历史常考点归纳与变式演练-专题03古代中国传统儒学思想文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