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斯塔夫里阿诺斯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思考

在中国,与文化同一性一样重要的是,各时期都存在着惊人的政治上的统一。这一点在相当大程度上可解释为:是由于中国文明,这个唯一在任何时候都未产生过祭司阶级的伟大文明,具有独特的现世主义。固然,皇帝也是祭士,他为了所有臣民的利益而向苍天献祭,但是,他履行的宗教职责比起他的统治职责来,始终居于次要地位。因而,存在于欧亚其他文明中的教士与俗人之间、教会与国家之间的巨大分裂,在中国是不存在的。中国也没有与印度史诗相当的东西,因为印度史诗饱含玄学,其内容多与个人的灵魂得救有关。中国人的经典都强调人在社会中的生活,尤其是强调家庭成员之间、国王与臣属之间的关系。这种对现世的强烈偏好为政治组织和政治稳定提供了一个坚固的、根本的基础。

——L.S.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注:L.S.斯塔夫里阿诺斯,美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全球通史》分为《1500年以前的世界》和《1500年以来的世界》两册。由于作者在本书中采用全新的史学观点和方法,即将整个世界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的统一整体,从全球的角度来考察世界各地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所以,本书一经问世,流传甚广,影响很大。


(1)概括材料中斯塔夫里阿诺斯的主要观点
(2)儒家代表人物是如何强调家庭成员之间、国王与臣属之间的关系?
(3)结合所学知识,你怎样看待斯塔夫里阿诺斯对中国古代社会的认识?
2019-09-03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年上海市六校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卷
2 . 帝国的抉择

(1)图片场景涉及到哪两种制度的争论?
(2)这两种制度分别得到哪家学派的支持?为什么?
(3)秦始皇作出了怎样的抉择?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019-08-24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一模)
3 . 儒家思想

下表是对儒家思想产生、演变的部分整理。

时期
材料
结论

春秋
孔子提出:“君子义以为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论语》)
孔子主张“义”、“礼”

董仲舒提出:“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
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开始成为统治思想

朱熹提出:“天理流行,触处皆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朱子语类》)朱熹主张天理存在于现实世界之中

晚清
冯桂芬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辅以诸国富强之术。”(《校邠庐抗议》)
冯桂芬主张“中体西用”


问题:
(1)①上表中的结论可以从材料直接推导出来的是        (写出时期即可)
②上表中的结论,不可以从材料直接推导出来是        (写出时期即可)。应补充什么材料,才能使结论与材料相符?
(2)①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儒家思想为何产生于春秋时期?为什么说汉宋时期是儒家思想演变的重要节点?
②晚清时期1840年以后儒家思想遭遇了怎样的挑战?
4 . 东周时期的根本变革
东周时期(公元前771-256年),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绝,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决定而且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问题:
(1) 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多事的时期”?(不得照抄材料)
(2) “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3)这一时期呈现出的哪些趋势决定着此后的“中国发展进程”?
2019-01-30更新 | 5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上海市嘉定区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调研历史卷

5 . 材料一

(1)对于研究孔子、秦始皇、汉武帝而言,材料一中属于直接史料的是           ;属于间接史料的是           。(填写字母)。

材料二

故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自秦以来,垂二千年,虽百王代兴,时有改革,然观其大义,不甚悬殊。……

——夏曾佑《中国古代史》

(2)材料二中的“中国之教”、“中国之政”、“中国之境”分别指什么?

(3)作者对孔子、秦始皇、汉武帝持何种态度?其主要依据分别是什么?

2018-05-25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18届高三下学期质量调研(二模)历史试题

6 . 人物与言论将表格中左侧的言论与下面的人物对应(填写字母)


言论人物
①.“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A周公
②.“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B韩非
③.“礼义者,治之始也”,“法者,治之端也”C老子
④.“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D唐太宗

⑤.“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慧,当今争于气力。”
E.孟子
F.董仲舒
G.唐玄宗
H.孔子
I.荀子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

2018-04-13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金山区2018届高三下学期质量监控(二模)历史试题

7 . 古代史家与思想家

在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具有突出成就的思想家与史学家代有迭出,并与其言论交相辉映。

(1)将下列人物与所在的朝代进行匹配。(请填写数字序号)

①司马光②章学诚③司马迁④朱熹⑤孔子⑥刘知畿⑦董仲舒

朝代人物
东周
西汉
唐朝
宋朝
清朝

(2)请将下列人物与其代表言论进行匹配。(请填写数字序号)

人物言论

①孔子             A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②董仲舒          B善恶必书,斯为实录

③司马迁          C能具史识者,必知史德

④刘知畿          D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⑤司马光          E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⑥朱熹             F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⑦章学诚          G存天理灭人欲

2018-01-23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松江区2018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历史试卷

8 . 智者箴言

智者箴言引领着人类的思想。请将下列思想家与其言论相匹配。

老子                    A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孟子                    B兼爱非攻

墨子                    C刑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

韩非子                    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亚里士多德             E、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2017-10-02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金山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社会大变革
仲尼既没之后,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至秦孝公,捐礼让而贵战争,弃仁义而用诈谲,苟以取强而已矣。夫篡盗之人,列为侯王;诈谲之国,兴立为强。是以转相仿效,后生师乏,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父子不相亲,兄弟不相安,夫妇离散,莫保其命,湣然道德绝矣,晚世益甚。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贪饕无耻,竟进无厌,国异政教,各自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兵革不休,诈伪并起。
——西汉·刘向《战国策书录》
(1)阅读材料,概括当时社会转型时期的时代特征。
(2)作者对当时社会变革持何种态度,为什么?说出你判断的理由依据。
(3)你怎么看作者的观点?
2016-12-13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年上海市十三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10 . 儒家文化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和评价儒家思想是个重要的历史课题。
问题:(1)根据下面提示的儒家言论,指出相关言论者,并概括其核心思想;或根据相关言论者,补充儒家言论,并概括其核心思想
序号
言论
言论者
思想核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


“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人性本善”;“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其民矣”



“天人感应”…………
董仲舒


“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应“遏人欲而存天理”



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儒家思想在当代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