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西周社会的运转,所依靠的是两项权力原则:刑和礼。礼的应用范围只限于贵族,刑的应用范围是普通百姓。针对这种现象,春秋战国时期,有学者认为社会没有阶层高下之分,在法律和君主面前人人地位都一样,该学者所属的学派是
A.儒家
B.墨家
C.法家
D.道家
2 . 自汉朝“独尊儒术”后,孟子本应和孔子一样倍受尊崇,但事实并非如此,孟子却好象被忽略了。原因是孟子的思想
A.批判和否定君主专制B.提出了仁政学说
C.不利于君主专制的加强D.代表的是人民的利益
3 . 战国时期的庄子,尝为蒙漆园吏,后弃官隐居。楚威王厚礼延请,许其为相,庄子嘲而不纳,终身不仕。庄子的做法与下列哪一思想相关
A.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D.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史记田齐世家》云:“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驺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齐稷下之士复盛。”这说明当时“士阶层”的主要作用是
A.宣传了本学派政治主张
B.扩大了本学派的社会影响
C.改变了社会的统治基础
D.提升了诸侯国实力和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这段话反映了
A.孟子“仁政”学说
B.韩非子的变法革新
C.墨子“兼爱”思想
D.庄子“齐物”观点
9 . 以下关于各派与其代表人物的对应不正确的是
A.道家学派——老子、庄子
B.墨家学派——墨子、荀子
C.法家学派——韩非子
D.儒家学派——孔子、孟子
2016-11-21更新 | 453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1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10 . 《史记·商君列传》中关于商鞅说服秦孝公变法记载:“吾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吾说公以王道而未入也。”“吾说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其中关于“帝道、王道、霸道”对应的思想分别是
A.法家、道家、儒家
B.道家、儒家、法家
C.墨家、法家、道家
D.儒家、法家、墨家
2016-11-18更新 | 881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1届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