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荀子·富国》中提到“……救患除祸,则莫若明分使群矣。”《荀子·王制》中强调“分莫大于礼”;为了达到“明分使群”,使不同等级各安其分,使社会成为有组织的群体,他又主张以法入礼,规范秩序,由此可见荀子的思想(     
A.有利于维护君主的权威B.有利于恢复礼乐秩序
C.开启了法律儒家化过程D.适应社会转型的需要
2 . 春秋战国时期儒、道、墨、法等几派显学相互辨难,阐述义理的中心都集中在“内圣外王”的主题上“内圣”是指人的内在道德修养,即“修身”;“外王是指参与社会政治管理,即“治国”。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     
A.诸子百家立场一致B.中国文化出现大一统趋势
C.中国文化形成了关注现实政治和人伦的特征D.中国文化摆脱了神学影响
2023-03-06更新 | 254次组卷 | 31卷引用:【高频考点解密】2022年高考历史二轮分层训练(全国通用)-解密01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3 . 孔子称赞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侯,一匡定天下”,企望周之复兴。孟子提出“定于一”,尊新王,希望重现孔子所说的“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盛世。从材料可以看出,孔子和孟子
A.希望实现国家统一B.主张恢复周王室统治
C.主张加强礼乐制度D.主张实行以德治国
2021-05-20更新 | 574次组卷 | 7卷引用:高频考点10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高频考点专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题汇编(第一辑)(全国通用)
2022·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推行阴阳家邹衍的金木水火土五德终始说,秦朝行水德。并在五德终始说的基础上对水德进行发挥,“更名河曰德水,以为水德之始。刚毅戾深,事皆决于法”。秦始皇意在
A.为推行严刑峻法提供理论依据B.说明灭掉东方六国的合理性
C.推动诸子百家思想走向融合D.消弭德治与法治之间的分歧
2022-03-26更新 | 498次组卷 | 4卷引用:高频考点10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高频考点专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题汇编(第一辑)(全国通用)
5 . 孔子教育弟子要有周公一样的德行。荀子以周公为大儒,赞颂周公德才。西汉名士贾谊认为:“周公集大德大功大治于一身……于中国有大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可见,早期儒者推崇周公主要是由于
A.诸国争霸富国强兵需要B.儒家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C.周公灭商建立西周政权D.是古非今的历史发展观
2021-05-20更新 | 540次组卷 | 6卷引用:高频考点10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高频考点专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题汇编(第一辑)(全国通用)
6 . 韩非认为,道”和“法”才是治理国家的好方法,那些明君都是让百姓用“道”来端正自己,这样他就能不费力地将国家治理得很好,说明“道”是治国的常规,“法”是立国的根本。这一思想反映出
A.集权思想成为时代潮流B.思想流派呈现相互借鉴特征
C.德治思想融入法家体系D.治理国家之根本在于得民心
2021-10-14更新 | 507次组卷 | 3卷引用:易错点09 古代中国的思想-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考试易错题
7 . 《荀子王制》中说:“故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欲荣则莫若隆礼敬士矣,欲立功名,则莫若尚贤使能矣,是君人者之大节也。三节者当,则其馀莫不当矣;三节者不当,则其馀虽曲当,犹将无益也。”材料体现出荀子主张(     
A.仁政爱民需要礼贤下士B.执政要以人为本
C.重视保护人民群众利益D.兼爱是治国之本
2022-08-08更新 | 434次组卷 | 3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纲要上)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勃兴和奠基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真正的百家争鸣局面是在战国时代。……代表百家的有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等,包括其分支学派,细考之亦有百家之多。这些彼此不同甚至观点相反的学派“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竟能相安共处,自由争鸣,大大繁荣了我国古代的学习,丰富了我国的思想史,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曾宪东《战国百家争鸣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指出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时间。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体提炼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射箭运动


材料二   蹴鞠运动


——以上材料综合整理自《探索青铜器图案中体育文化》《宋代磁州窑体育纹枕》等


(1)概括材料一中国古代射箭运动的文化内涵并分析其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宋代蹴鞠运动的突出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
2022-03-02更新 | 238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5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备战2023年山东历史新高考【3年真题+1年模考】精练【学科网名师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下表为战国时期部分法家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张。据此可知
思想主张出处
凡明主之治国也,任其势。……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威势者,人主之筋力也。《韩非子》
仁者能仁于人,而不能使人仁;义者能爱于人,而不能使人爱。是以知仁义之不足以治天下也。《商君书》
A.儒法在实践中出现融合倾向B.法家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
C.法家与儒家追求的目标相悖D.法家意识到教化作用的局限
2022-02-25更新 | 437次组卷 | 8卷引用:押全国卷24题 先秦时期-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全国卷)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