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3 道试题
1 . 汉宣帝时期,中央政府设立西域都护府,负责管理西域的一切事务,包括屯田、西域诸国国内的事务。西域都护府权力很大,可以行使中央对西域诸国的任命、册封与奖惩等权力,并掌握着一定数量的军事力量。由此可知,西域都护府的设置(       
A.解除了北方地区的边患危机B.造成了西域地方势力坐大
C.直接导致了北匈奴西迁远方D.有利于维护西域地区稳定
2 . 《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西汉王朝实施的政策是(     
A.盐铁官营B.统一货币C.休养生息D.征收财产税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西汉时,每个编户农民在役龄期内,必须承担两年兵役,一年参加地方部队,称为“正卒”;一年到京师宿卫或边地戍守,称为“卫士”或“戍卒”。到了东汉,正卒之役和卫士之役兵员缩减,戍卒之役被募兵、刑徒兵和附属少数民族兵所取代。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地主土地所有制发展B.政府财政收入下降
C.统治者轻徭薄赋理念D.社会秩序动荡不安
4 .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采用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西汉实施这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A.强化大一统B.繁荣思想文化
C.促进经济发展D.扩大地方权力
5 . 西汉时出现了高头大马、葡萄、首蓿、胡桃、蚕豆、石榴等几十种物产;这一时期丝和丝织品在西域各国受到广泛欢迎,西域人学会了耕种、打井和炼铁等技术并用于发展生产。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西汉经济发展市场需求扩大B.中国丝织品在西域备受推崇
C.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D.中外农业生产水平稳步提升
2023-10-24更新 | 290次组卷 | 49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三国时期学者孟康解释“中朝”说,“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汉朝实行中外朝制度(     
A.利于加强控制地方B.旨在终结丞相制度
C.有利于加强皇权D.加速了西汉的灭亡
2023-10-24更新 | 433次组卷 | 104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假期历史检测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后汉书》中出现了许多诸如“家世州郡”“家世衣冠”“世仕州郡”“世吏两千石”“家世两千石”的话语,这在关于西汉历史的史料中是很少出现的。东汉时期的这一现象反映了(     
A.中央和地方存在着尖锐的矛盾B.儒家思想在东汉地位显著提升
C.豪强势力影响了国家政权发展D.血缘宗族力量制约了专制皇权
2023-10-23更新 | 643次组卷 | 96卷引用: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5月押题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8 . 汉代立国以后,除了墨家、名家已经没有代表性的人物外,其余学派都能找到代表性的学者,比如阴阳家张苍、夏侯始昌、夏侯胜等,法家晁错、张汤、杜周等,纵横家邹阳、主父偃、徐乐等,儒家伏生、叔孙通、董仲舒等。这些学者大都在朝中任职,受到皇帝重用。这一状况(     
A.展现了汉代思想文化的多元B.丰富了群众的休闲文化生活
C.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D.提高了君主的国家治理能力
2023·贵州遵义·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汉初在丧葬上推崇薄葬,汉文帝的霸陵多以瓦器陪葬,“不以金、银、铜、锡为饰”。汉武帝后盛行厚葬,“金钱财物,鸟兽鱼鳖牛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尽瘗臧之”。汉代丧葬习俗的变化反映了(     
A.社会经济的持续繁荣B.社会习俗受主流思想影响
C.奢靡铺张风气的流行D.伦理道德规范的逐渐弱化
2023-10-20更新 | 712次组卷 | 15卷引用:黄金卷08-【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湖北专用)
2023·贵州遵义·一模
10 . 管仲在《管子》中提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到“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人富而仁义附焉。”二者都(     
A.认为应重视发展社会生产B.明确农业是国家的根本
C.主张维护西周的礼乐制度D.强调国君要有好的品德
2023-10-20更新 | 428次组卷 | 8卷引用:黄金卷07-【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湖北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