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9 道试题
1 . 《史记·酷吏列传》中记载河内太守王温舒在任时拘捕处刑郡中豪强,“至流血十余里”。他还很不满意,认为没有使邻郡的地方都这样做,刚好春天到了,他顿足长叹道:“如果冬天再延长一个月,就可以实现我的计划了!”材料反映出(     
A.施政方针有悖人本思想B.农耕文化影响法律实践
C.法家思想主导地方治理D.东汉官僚考核存在局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司马迁在《史记》中没有给刘邦特殊待遇,班固的《汉书》则用了上下两卷的篇幅记述高祖刘邦,多有对人物与天象详尽的记述,并推论出“汉承尧运,德祚已盛,……协于火德,自然之应,得天统矣”的结论。据此可知(     
A.两部史书编纂体例各不相同
B.个人情感倾向导致评价各异
C.儒家思想影响东汉史学评价
D.东汉时期正统思想发生变化
2023-12-23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武帝时,中央集权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宗族地主及富商大贾的矛盾,已发展成为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农民与地主的矛盾也有所发展,而且“和亲”政策也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匈奴的骚扰,与北方的民族矛盾也已发展到非解决不可的地步。在此背景下(     
A.汉武帝颁布推恩令B.汉承秦制有所损益
C.张骞凿空沟通西域D.急需新的治国方略
2023-12-23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汉武帝时期刺史以“六条问事”,六条之外,则不察,汉哀帝时豫州牧鲍宣“代二千石署吏听讼,所察过诏条”,被丞相司直郭钦劾奏免官,这主要反映了(     
A.刺史监察受到了严格的监督B.刺史品级地位有显著的上升
C.监察官具有明确的职权范围D.刺史制度带有历史的局限性
2023-12-2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5 . 汉武帝时“尚书”一职日益重要,大臣们的奏书不能直接进呈皇帝,要送尚书署,后来尚书台就成了皇帝的机要秘书处。汉武帝还任用一些上书言事的贤良、文十,让他们出入宫廷,与尚书共议国事,这一做法的作用是(     
A.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B.制衡丞相势力,强化君主专制
C.重用儒家学者,提高儒学地位D.任用外戚权臣,削弱宦官权力
2023-12-20更新 | 218次组卷 | 84卷引用:湖北省宜昌英杰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东汉史学家班固在其所著的《汉书·叙传》中指责《史记》将汉史“编于百王之末,侧于秦、项之列”,所以他将《高帝纪》作为开篇,陈涉、项羽分别由世家、本纪降为传。这一史学编撰的变化反映出(     
A.贵族政治遭到史家的封杀B.作者思想境界的差异巨大
C.史学的政治功能日益扩大D.官修史书体裁进行了变革
2023-12-20更新 | 403次组卷 | 8卷引用:湖北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7 . 如图为西汉时期关中地区水利工程分布图。这些工程在当时发挥的主要作用是(     

A.构建京畿区的军事防卫圈B.保障政治中心物资供应
C.加强关中各地的经济交流D.利用黄河资源灌溉农田
8 . 在一定时期内,如果不考虑规模效应和技术进步,非农产业的产量应当按照一个固定的“斜率”(即增速)增长(曲线1)。汉代以农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下,收入的增加速度应当与农业的投资回报率按照一个固定的“斜率”增长(曲线2)。这就决定了汉代社会的整体消费能力只能支撑A点以下阴影部分的非农产业产量(如图所示)。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汉代(     

A.践行了重农抑商政策B.国家分裂势力加剧C.赋税制度进一步优化D.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9 . 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五年,针对地方隐匿耕地数字、私占人口的行为,推行“度田”即令地方丈量耕地、核实户口,但未能严格执行,其主要原因是(       
A.中央集权遭到破坏B.土地私有化发展趋势
C.地方官僚督办不力D.建国基础是豪强地主
10 . 韦贤,西汉大臣,精通《诗》《礼》《尚书》,号称邹鲁大儒,官拜丞相;他的小儿子韦玄成又以精通经学受到皇帝重用。因此,邹县有谚语说:“遗子黄金满簇籝,不如一经。”这反映了当时(       
A.九品中正制下的官员选拔B.理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C.科举制度被人们普遍接受D.主流思想引领社会风气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