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武帝的统治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0 道试题
1 . 东汉初期有一位皇帝推崇“黄老无为”思想,下图是历史教师对其治国理政举措的概括其中横线处应是
A.防范外戚,增强尚书台作用B.均输平准,控制商业贸易
C.分设刺史,监察地方政治D.尊崇儒学,设立五经博士
2 . 西汉武帝除了把盐、铁、酒等手工业收归官营外,还实行了“平准均输”。均输官将各地输京的物品转运至各处贩卖,抑制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平准官利用均输官所存物资,根据物价,贵时抛售,贱时收购,以此平抑物价,增加中央财政收入。武帝的经济措施
A.大幅度降低了民众的生活成本B.解决了中央政府的财政危机
C.为西汉对外开拓提供经济助力D.导致民间商业发展水平衰退
2021-10-15更新 | 1126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期中期末复习提高训练(选择性必修一)-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3 . 据史料记载,汉武帝在得河西之地后,开始向敦煌地区移民戍边,最初是军队戍卒屯田移民,继之是迁徙中原贫民到敦煌,更为持续的是将犯罪的高官和文士迁徙到敦煌。这些举措
A.防止了敦煌地区的战乱B.推动了敦煌经济文化的发展
C.扩大了郡国制度的影响D.提高了边境军队的战斗力
4 . 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铸币专营政策,同时,国家又建立了以均输平准为代表的官营商业体系,并辅之以“算缗”“告缗”等掠夺性政策.这加速了民间资本向农业转移。这一现象客观上促进了(     
A.农民的个体劳作B.精耕细作农业日渐成熟
C.农业商品化进程D.田庄经营模式不断发展
6 . 汉武帝时,通过察举人仕的儒生公孙弘在给武帝上言时指出:“擅杀生之柄,通雍塞之途,权轻重之数,论得失之道,使远近情伪必见于上,谓之术。不得其术,则主蔽于上,官乱于下”。公孙弘的这一主张深得皇帝欢心,他很快被提拔为相。材料旨在说明当时
A.察举制度成为主要选官方式B.尊儒尚法的执政观念正逐步形成
C.皇权的专制色彩进一步强化D.国家治理中的外法内儒特征明显
2021-10-12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豫西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7 . 研究下列各项制度时,可将下图作为依据的是(     

《集簿》为木牍,长23厘米、宽7厘米,1993年出土于江苏连云港市尹湾汉墓。
A.察举制B.上计制C.监察制D.征辟制
8 . 汉武帝时期,制定了“阿党法”,规定:如果诸侯王有罪,傅、相等中央任命的诸侯国官员不举报,则傅、相有罪,重至弃市(在人众集聚的闹市,对犯人执行死刑),汉武帝这么做是为了
A.尽力维护诸侯国的政治经济秩序B.防止中央政府官员与诸侯王勾结
C.强化中央政府对诸侯王的监督D.防止诸侯王形成私人性质的势力
9 . 汉武帝采纳文帝时贾谊“上收铜,勿令布”的建议,禁止郡国铸钱,让各郡(国)把以前铸的钱全部销毁,将铜料输送给三官,并在产铜的地方设置铜官,负责采矿冶铜并把铜输送到中央。这些做法
A.旨在稳定市场秩序B.体现西汉政府的抑商政策
C.加重地方财政危机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10 . 西汉盐官有遍及二十八郡国的三十五处,铁官有遍及四十郡国的四十九处。盐铁官统属于中央的大农令。诸侯王国原来自置的盐铁官,也由大农所设盐铁官代替。这表明
A.官方垄断盐铁经营B.政府严管盐铁业
C.王国问题彻底解决D.冶炼业发展迅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