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武帝的统治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西汉时期的酷吏现象

酷吏一般指严酷苛暴的官吏,表4是《史记》和《汉书》中所载西汉时期部分酷吏的情况。

姓名时代曾任主要官职人生结局
侯封高后
被诛
晁错景帝御史大夫被诛
郅都景帝济南太守、中尉、雁门太守因逼死临江王而被窦太后诛杀
宁成景帝、武帝济南都尉、中尉、内史被义纵所诛
周阳由景帝、武帝郡守、河东都尉弃市被诛
赵禹武帝御史、太中大夫、中尉、少府以寿卒于家
张汤武帝御史、太中大夫、廷尉自杀
义纵武帝长安令、河内都尉、定襄太守弃市被诛
王温舒武帝御史、河内太守、廷尉自杀
尹齐武帝关内都尉、中尉病死
杨仆武帝御史病死
减宣武帝御史自杀
杜周武帝御史、廷尉、御史大夫未知
田广明武帝、昭帝河南都尉、淮阳太守、御史大夫自杀
田延年昭帝、宣帝河东太守、大司农自杀
严延年宣帝平陵令、涿郡太守、河南太守弃市被诛
尹赏成帝频阳令、郑令、长安令病死

——摘编自王颖《酷吏与汉代政治》

评析西汉时期的酷吏现象。
2023-07-13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说中国

材料一   以中国历史而言,秦汉是充实内部的时期,我曾称其特色为“厚”,隋唐却是开放扩张的时期,其特色是“大”。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只有秦汉和隋唐当得起“天下帝国”的地位,因为在这两个重要的时期里,中国是开放的,而且是发展的。

——节选自许倬云《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

材料二   无论在民族、疆域还是认同上,这个“华夏/中国”在历史上曾经很庞杂和包容,你可以称之为“天下帝国”,也可以称之为“中国共同体”……一方面,现代国家不能再是“天下帝国”,它不能不限定领土、族群和国民,汉唐时代那种“包容和弹性”的天下秩序只是光荣的历史记忆,而无法成为现代国际认可的准则;另一方面,悠久和荣耀的历史记忆,又使得现代中国历史学者,理性上虽然超越“华”、“夷”,追慕包容性的天下帝国,但感情上会不自觉地区别“内”、“外”,以汉族中国为“我者”来叙述“华夏/中国”。

——摘编自葛兆光《说中国》·解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秦汉时期特色为“厚”,隋唐时期特色为“大”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华夏/中国”概念的认识。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01年版的《中华历史通览》丛书把中国古代史分为12个阶段,分别编写了12本书,每本书以历史阶段与阶段特征命名,分别是:

阶段上古秦代卷汉代卷魏晋卷南北朝卷隋代卷唐代卷
书名《文明曙光》《华夏方兴》《治乱嬗替》《南北分治》《大河滚滚》《流金岁月》
阶段五代十国卷宋代卷辽夏金卷元代卷明代卷清代卷
书名《乱世风云》《两京梦华》《塞北三朝》《大漠烟尘》《枯荣之间》《冷月清风》
(1)《中华历史通览》丛书的作者以《大河滚滚》作为隋代卷的书名,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合理的理由。
(2)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辽宋夏金元”“明清”中任选一个历史时期,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历史阶段特征。(要求:确定阶段,概述特征,形成结论。)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秦朝以法家思想为指导夺得天下,想继续以法家思想治理天下却失败了。西汉初年的文景之治则崇尚黄老思想而休养生息,但用来打天下的法家思想并不适合长治久安,历史最终还是选择了儒家-不是通过战争和强力取胜来“选择”,而是通过对和平与道德的愿景来选择。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提出了两条建议:一是在政治上的“独尊儒术”;二是提出按德性和学问的标准建立常规和制度化的察举。这上述两点也就是“汉制”有别于“秦制”的基本特点。

——摘编自何怀宏《周文与汉制:传统中国的道路》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秦朝相比,汉代治国思想和制度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治国思想和制度变化的意义。
5 .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初,河西走廊为匈奴所占,与西方的道路难以直达。汉武帝即位后,不断反击和进攻匈奴,匈奴被迫向北迁移。张骞“凿空”西域后,中国的丝绸和蚕桑技术、铁器、釉陶、井渠法和造纸术都陆续西传。中亚、西亚的特产如胡桃(核桃)、石榴、芝麻、黄瓜、大蒜、胡萝卜、胡豆(蚕豆)、橄榄、胡椒、苜蓿等也先后传到中国。大宛的“汗血马”、非洲的鸵鸟、狮子以及西方的宝石、香料等也由西域古国赠献而来。史书称武帝时的长安集市“殊方异类,至于三万里”。

——摘编自詹子庆《中国古代历史上册》

材料二   “黑石号”是1998年在印尼附近海域打捞出水的一艘来自阿拉伯的唐代沉船。根据船身结构推测,“黑石号”可能是当时印度或阿拉伯造的单桅缝合帆船。依据航运线路分析,学者普遍认为“黑石号”应该是从扬州出港,目的地是波斯湾,沉船年代确认为9世纪上半叶。船上满载中国货物,仅瓷器就达67000件,产地包括湖南长沙窑、浙江越窑、河北邢窑和广东地方窑等。出水的诸多瓷器,其图案与纹饰都带有明显的阿拉伯风格,如飞鸟、摩羯鱼等。“黑石号”承载的宝藏印证了唐代中国和印度洋西北岸的西亚、北非诸国已存在规模巨大的海运贸易。

——摘编自周靖、罗明《中外历史一百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时期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发展较快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黑石号”考古发现的史料价值;如果继续深入研究,确证“黑石号”是从扬州出发的,你认为还需要补充哪些类型的史料,请至少列出两种。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两汉时期,无论是官办的中央、地方各级学校,还是个人招收门徒的私学教育,在数量、规模等各方面不断发展,都呈现出繁荣的景象。东汉时,私学达四十余家之多,其中弟子千人以上者十三家,万人以上者二家。《后汉书·儒林传》记载:“自光武中年以后,干戈稍戢,专事经学,自是其风世笃焉。”

——摘编自郭炳洁《汉代学校教育发展的原因探析》

材料二   书院在中国古代特别是两宋教育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在普及文化知识、提高社会整体教育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北宋前期的书院多为私学,至南宋前期,杨时、胡安国等理学大儒倚重书院讲学,传播学派思想。南宋中期是理学书院兴盛时期,书院兴建的数量多,影响范围广泛,各种规章制度逐渐完善。南宋后期,理学书院教育模式被官方采纳,书院多被纳入官办地方教育组成部分,书院教师也多由朝廷选派正式官员担任。此外,宋代书院还创立了书院会讲制度,这是宋代书院的重要创新,大大活跃了书院的学术空气。

——摘编自王晓龙、司学红《宋代书院教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汉时期学校教育呈现繁荣景象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书院教育的主要特征。
7 . [儒学与基层治理]

材料一   《汉书》与《后汉书》中的循吏是一批自觉承担王道教化职责的官吏。他们既是为汉朝竭忠尽智的官员,又是信奉并传播儒学理念的儒士。他们以一种积极有为的入世情怀,关注民生,在百姓中间传播儒学的道德礼义,移风易俗。通过教化型循吏身体力行地传播,董仲舒所输扬的儒家道德思想,已经普及到民间大众的寻常巷陌。

——摘编自韩兆琦等著《秦汉史十五讲》

材料二   隋唐之际的处士是生活在社会下层的知识分子的代表,他们生活在乡闾之间,与当时社会下层的老百姓进行深入的交流和学习,在无形当中就影响了周围民众的文化价值观乃至社会价值观。隋唐处士出于对儒学信仰的追求,时刻用儒家的伦理道德要求自己,使自己成为社会道德的模范,奉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行为准则,并将这种思想推广开来, 教化民众,提高基层百姓的道德水准,逐步在当时的社会基层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力。

——摘编自王小甫著《隋唐五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汉代儒学在基层影响扩大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唐处士传播儒学的方式及其影响。
2023-07-02更新 | 84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某朝代疆域示意图


   

材料二   这一时期的长城建筑技术和沿线防御体系建设都超过前代,修筑有统一规划,有些地方设置两重复线,墙体虽仍为夯土砌筑或石块垒砌,但比前代高而厚。西北地区就地取材,在墙体中加入芦苇和红柳,以增加其坚固性。平坦地方先在城墙外侧挖掘一道壕堑,掘出土用来筑墙。有些地方根据地形,巧妙利用山川险阻,不筑连续的长墙,而以相隔不远的烽台构筑防御和报警系统。长城沿线附属设施增多,关城、坞堡、障城、亭燧遍布长城沿线,与边地郡县紧密结合。屯田制度广泛推广,保障长城沿线驻军和边民的后勤生活,避免了长途运输带给内地的巨大负担。

——摘编自李文龙《中国古代长城的四个历史发展阶段》


(1)据材料一判断这是中国古代哪一朝代的疆域图,并依据地图和所学知识说明判断的理由。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这一时期长城修筑和维护的特点及其作用。
2023-07-01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淮南子》对孔子形象有相当程度的转化和建构,主要有三种倾向:褒扬孔子、批评孔子和改造孔子。褒扬的较多,批评的较少,改造的目的则是将孔子塑造成为道家的代言人。《淮南子》的孔子形象,既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也同西汉初期社会思潮有密切联系。通过对比《淮南子》与先秦诸子的孔子形象,发现他们有同有异,其中展示了学术思想从百家争鸣到融合会通的趋势。

——摘编自秦晓《转化与建构:<淮南子>中的孔子形象》

材料二   《史纪》共一百三十篇,其中世家三十篇。可立为世家者,皆是能够辅助君主之臣。孔子尝于鲁国出仕,但未为周臣,然其匡正乱世之心,天下乱臣贼子惧焉,当属辅弼股肱之臣。置孔子于世家,在其整理旧籍,使后世学者能有所宗。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天下君主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然其世系井然,至汉尤存,传十余世,代有贤哲,故为世家。

——摘编自潘铭基《论司马迁对孔子生平之考证》

(1)据材料一,指出学术思想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将孔子塑造成为道家的代言人”的理由。
(2)据材料二,概括司马迁将孔子列为“世家”的依据,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圣化”孔子的主要原因。
2023-06-29更新 | 73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西汉前期郡的数目看,全国54个郡中,分封给诸侯王的有39个,中央直辖郡只有15个,其中还有不少公主和列侯的封邑。汉初的行政区分布如下:中、西部少半地区是中央直辖郡,北、东、南大半地区是连成一片的诸侯王封地。从人口分布来看,据推测王国地区和中央直属地区的人口之比约为105.29。西汉前期经济的发展绝不仅依赖于中央直辖郡县经济的发展,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王国地区经济的发展。王国经济作为全国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汉武帝时山东遭受水灾,百姓陷入饥乏之中,最高统治者立刻“遣使虚郡国仓廪以振贫”。

——摘编自谭景玉《西汉前期诸侯王国经济的发展与影响》

材料二   汉武帝为了使国家金融要脉由中央政府控制,将郡国铸币改为中央政府铸币,发行五铢钱,将五铢钱作为全国唯一合法流通的货币,实现了货币的统一;中央政府在盐铁产地设官,实行统一销售和生产,增加了国家收入;在各郡国设立均输官,主要负责运输贡纳物品;推行平准制度,平抑市场物价。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影响农业经济的稳定,带来较多的社会问题,如小农背本(更换职业)豪强商贾崛起和土地兼并等;各诸侯国势力的不断增强,引发了反叛中央的战乱;匈奴对中原的不断侵袭致使汉武帝必须动用武力击退匈奴,而战争产生较多的军事费用;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严重影响到社会安定,汉武帝必须不惜一切财力救灾治险。

——摘编自张伟《汉武帝实施新经济政策因素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汉初年实施郡县与分封并行制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为加强统治采取的措施,并简析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汉初到汉武帝时期的国家治理中得出的历史经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