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的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班固在《白虎通义》中写道:“圣人治天下,必有刑罚何?所以佐德助治,顺天之度也。故悬爵赏者,示有劝也;设刑罚者,明有所惧也。”这反映了汉代(     
A.礼刑合一、儒法并用的治国策略B.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C.继承秦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D.以法为教强化对百姓的思想教化
2 . 南昌的西汉海昏侯墓迄今已出土1万多件文物,包括数以千计的竹简和近百版木牍,两架编钟,一架编磬,大量金银,包金、鎏金车马器和图案精美的漆器等。按照《周礼》中的礼乐制度,“四堵(架)为帝,三堵(架)为王”,下列能够证明墓主人身份的是(  )
A.文物发掘的地点南昌B.竹简、木牍
C.两架编钟,一架编磬D.金银器、乐器和漆器
2023-01-26更新 | 188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战国时期以来,女娲传说和伏羲传说分别流行于我国的南北各地。从西汉开始,他们或被演绎成为兄妹关系,或被演绎成夫妻关系,“伏羲鳞身,女娲蛇躯”的主题成为常见于文人诗赋、砖石和绢画的基本题材。这一变化反映了汉代(     
A.华夏认同观念的加强B.南北文化的进一步交融
C.区域间经济往来频繁D.文学创作源于神话传说
2023-01-14更新 | 527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作为一部历史正剧,《汉武大帝》的编剧主要依据《史记》和《汉书》等历史著作,说明(     )
A.这两部著作所述史实是绝对的信史B.这两部著作提供唯一有价值的史料
C.这两部著作具有很高文献史料价值D.影视作品的史料价值不亚于文献史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其位居二十四史之前四史,最初称为《太史公书》《太史公记》《太史记》。其特色是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洋洋洒洒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规模巨大,体系完备,其纪传体例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这部史学著作成书于(     
A.汉景帝时期B.汉武帝时期C.新莽时期D.光武帝时期
2023-01-07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     
史实结论
A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指出“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体现注重颐养生命、未病先防的中医学思想
B明朝时,原产美洲的玉米、甘薯等农作物通过不同途径引入中国中国与美洲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
C1923年,瑞典工程师发明第一台压缩式电冰箱,由此生产出家用电冰箱,主要用于食物保鲜食品保鲜技术已完全实现智能化
D二战后,支撑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建立清除了贸易壁垒,冲击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
A.AB.BC.CD.D
21-22高三·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据《史记》记载,孔子“生而首上圩顶(头顶凹陷)”。但在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孔子屏风上,孔子则是一个纤瘦且风度翩翩的儒雅男子,头顶与常人无异。关于孔子形象的描述(     
A.前者建立在史料整理基础之上,故更加可信B.后者作为重要的一手史料,其描绘相对真实
C.两者受时代的影响,都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D.两者离孔子时代较远,描绘不出真实的孔子
2022-12-21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预测卷(二)(11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东汉班固所著的《汉书》,其思想具有明显的“美汉”倾向。他把本在《史记·项羽本纪》中的项羽排挤出来,列入“传”中;也不承认王莽政权,故不把他列入“纪”中,而只是列在“传”的末尾。这表明(     
A.汉族为中心的民族共同体形成B.大一统思想的强化
C.中央集权下纪传体通史的发展D.豪强地主势力膨胀
2022-12-17更新 | 809次组卷 | 8卷引用:八省八校(T8联考)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帝是先秦时期众多的传说英雄之一,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其尊为远古第一帝王,并奠定了史“自黄帝始”的传统,而散居于各地的部落种族即使不是黄帝的后代,也是受华夏教化之民族。在《史记》中,司马迁虽然有时也流露出对弱小民族的同情,但更多的则是对“以夏变夷”民族融合形式的赞扬。如称“秦取天下多暴,然世异变,成功大。”“(汉)况乃以中国一统,明天子在上,兼文武,席卷四海,内辑亿万之众,岂以晏然不以边境征伐哉!”

——摘编自王盛恩《司马迁的民族观及其对民族融合的影响》

材料二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时期出台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促进了其治下的各族人民对中华一统观念的认识和深化。正是由于孝文帝拓跋宏的力推,鲜卑人逐渐摆脱了比较落后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涵养,使鲜卑人逐渐融入中原地区人民当中,与之相互依存,心灵守望,彼此交融,一起推动了当时社会的发展。

——摘编自许林   李乐《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视角下的北魏孝文帝改革再认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司马迁的民族观,并简述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孝文帝为推动“中华一统观念”深化的举措,并分析其积极作用。
10 . 下表是文献中有关盟誓的描述。据此可知,当时(     
出处内容
《礼记·曲礼下》“约信曰誓,莅牲曰盟。”
《说文解字·言部》“誓,约束也。从言,折声。”
《类篇》“盟,誓约也,又信也。”
A.国家治理摆脱神权束缚B.王权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C.政治生活注重诚实守信D.民众意愿得到充分尊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