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两税法规定:根据每年政府需要支出的多少来制定税赋的轻重,然后再根据所辖各个州县的人口多少,田亩面积大小以及贫富的差异,合理地分配各自所应征纳的税额。上述规定体现了(     
A.税收确定原则B.多劳多得原则
C.量出制入原则D.效率优先原则
7日内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2 . 西晋后期,高门士族“贱经尚道”,推崇“放荡越礼”,这种价值观成为中正论人的标准。东晋至南朝,士风转向崇尚文学。陈朝吏部尚书姚察说:“近世取人,多由文史。”该变化说明(     
A.社会阶层流动加快B.九品中正制度已经瓦解
C.士林舆论影响选官D.儒学正统地位得以重建
2024-05-15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马鞍山市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南北朝时期,西魏宇文泰颁布新制,在用人上奉行唯贤是举,不限资荫;梁武帝颁布诏书,强调不论士庶高低还是门第高下,只要考试合格,就可以选录为官。上述人才选拔制度(     
A.反映九品中正制已经废除B.巩固了儒学思想的正统地位
C.为科举制确立准备了条件D.扭转了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唐朝刘晓上疏:“国家以礼部为考秀之门,考文章于甲乙,故天下响应,驱驰于才艺,不务于德行”。贾至认为科举忽视先王之道,滋生了小人之道,“致使禄山一呼而四海震荡,思明再乱而十年不复"。据此可知,科举制(     
A.出现了重才轻德现象B.选拔了德才兼备人才
C.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D.反映了价值观的变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唐玄宗时,润州刺史韦铣虽为高门却不同意让“门第贵盛,声名籍甚者”为婿,坚持嫁女于进士裴宽。尚书李翱的女儿看中文士卢储,李翱遂招其为婿。后来卢储中了状元,一时传为佳话。这反映出唐代(     
A.科举取士成为选官主要途径B.封建门第观念已经消除
C.科举制推动了社会观念变迁D.社会阶层流动日益加强
6 . 唐玄宗时,正谏大夫房融之子房琯以“素有宰相望”拜相,唐肃宗时以其“素有重名”,深得倚重。后来房琯经常称病,不肯上朝,常与人谈论佛道虚无之事,受到舆论的非议,终被贬为太子少师。材料表明唐朝(     
A.科举成为主要选官途径B.社会舆论影响宰相选任
C.恩荫制度依旧广泛盛行D.佛道思想成为主流思想
2024-03-14更新 | 180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唐代乡贡考生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牒,即科举应试者的家状,包括籍贯、父祖三代名讳、年龄、相貌、所习本经等。只要考生德行无缺,名实相符,一般政府皆准许其报考。这(     
A.明确了科举录取标准B.加快了社会阶层流动
C.平衡了南北地区差异D.扩大了州县的自主权
2024-02-08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在唐初三代时期,高中进士者多是士族出身,如唐武德五年(622年)首次科举考试中,陇西望族李氏的李义琛、李义琰、李上德三兄弟同时上榜,名噪一时。这反映出当时(     
A.社会文化发展存在阶层差异B.政治传统影响制度革新
C.社会地位决定了考试的成败D.社会阶层分化日益加剧
2024-01-31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据学者考证,唐代公文格式如下图,这说明唐代(     
A.科举制提高了官员素质B.行政程序繁琐效率低下
C.三省各司其职相互牵制D.中央决策过程审慎严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史载:“路温舒字长君,钜东里人也,太守行县,见而异之,署决曹史。又受《春秋》大义。举孝廉,为山邑丞。”与此描述相对应的选官制度(     
A.有制举和常举两种方式B.对明经的推选无固定时间
C.为秦汉政权选拔了人才D.主要考察品德才能和家世
2024-01-23更新 | 422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年1月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