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隋书·百官志》载,陈“国之政事,并由中书省。有中书舍人五人,领主事十人,书吏二百人。书吏不足,并取助书。分掌二十一局事,各当尚书诸曹,并为上司,总国内机要,而尚书唯听受而已”。这一调整(     
A.标志士族彻底退出历史舞台B.为三省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C.严重削弱了陈朝君主的权势D.加快了实现南北统一的步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虽然察举制要求郡县官吏定期进行人才选拔,但“乡议士断”才是察举制的首要环节,这意味着察举对象必须先得到乡民的举荐。对基层人才而言,只有发自真心地帮助乡邻,才能够获得他们的支持而走向仕途。这说明察举制的推行(     
A.利于基层社会和谐B.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C.带有直接民主色彩D.打破了“世卿世禄”
2024-04-11更新 | 623次组卷 | 18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唐律规定:在人少地多的宽乡,农户可以在规定受田亩数外自行垦荒,法律不予追究。至于由狭乡迁往宽乡的农户,国家给予免赋的优惠。这些规定(     
A.从根本上解决了土地集中问题B.有利于保护和发展自耕农经济
C.使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D.允许农户自由买卖所受的土地
2024-03-19更新 | 131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4 . 以诗证史是重要的历史研究方法。如表的唐诗可以总体印证唐代中后期(     
出处诗句
唐彦谦《采桑女》愁听门外催里胥,官家二月收新丝。
白居易《观刈麦》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杜荀鹤《山中寡妇》桑柘废来犹征税,田园荒后尚征苗。
A.生产水平低下B.农民负担沉重C.兼并之风盛行D.赋税制度变革
2024-02-03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唐朝后期,政府征收工商税,先后对盐、茶、酒实行专卖,控制其生产和销售。这些举措旨在(     
A.简化税收名目B.增加财政收入
C.规范商业活动D.方便百姓生活
2024-02-0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西汉中后期起,生活在村落的致仕(退休)、黜免官员数量剧增;士子种类多样、既有从太学学成返乡的饱学之士,亦有如大学者郑玄之父、祖父等已负盛名的学问家,他们均在乡间不农。这一现象
A.标志文化重心的下移B.表明书院制度的完善
C.源自选官制度的改变D.推动识字比率的提高
2024-01-31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7 . 唐代科举考试中的“通榜”指的是由皇帝委派一名官员主考,正式考试之前,朝中官员可能向主考官特别推荐某些考生,考生姓名对主考官公开;自宋真宗朝开始,由各地送来的考生参加考试时一律“封弥”“眷录”。这一变化表明了(     
A.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大B.选官制度性建设弱化
C.科举取士公平性加强D.主考官权力受到制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武则天曾向唐高宗建议科举加试《老子》,她说老子李耳是李唐皇室的始祖,《老子》是“圣教”。武则天改唐为周后,令贡举人学习她自己编撰的《臣轨》以明儒家君臣规范,并下令科举考试停试《老子》。这一变化反映了武则天意在(     
A.选拔最优人才B.复兴儒学地位C.巩固统治根基D.完善科举制度
9 . 下图为天宝六年(747年)在今吐鲁番地区出土的一份文书,据此可知(     
户张阿苏剩退壹段壹亩永业常田城西拾里武城渠   东至渠   西张伯   南至道北靳阿惠
查段叁亩永业常田                   城东肆拾里柳中县屯续渠   
范西至渠   南至渠   北至渠
(后   缺)
(大谷第二八五四号退田文书)
A.均田制已经崩溃B.两税法效果明显
C.政府掌握土地不足D.水稻种植范围扩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唐初,政府实行城乡一体的户籍管理制度,对逃散浮寄的人户采取追索回原籍的办法。宪宗元和五年(810年)政府将附郭而居、以城市为生活和工作场所的浮户统一纳入城市户籍管理体系。这一转变主要基于(       
A.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B.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C.赋税制度改革的推进D.坊市分置界限的打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