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1 . 魏晋南北朝时期,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众多风雅名士常聚集在一起,醉心于有与无、生与死、动与静、圣人有情或无情等形而上的问题的讨论,一时蔚成风气。这反映了(     
A.儒学的主流地位受到冲击B.经济重心南移推动文化繁荣
C.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出现D.理学拥有深厚的民间基础
2024-04-26更新 | 87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中国毛驴因体小却善负重成为国人的生产工具与审美对象,唐朝之前对其少有负面评价。波斯所产大驴在中亚及西方文化中常以“高声狂叫”而戏剧性地吓倒敌人,是倔强与愚蠢的象征。中唐以后,柳宗元塑造的“庞然大物”、使“虎大骇”的“黔之驴”逐渐成为国人眼中主要的驴形象。这反映出唐朝时期(   
A.丝路交流促进文化交融B.佛教传入改变物种形象
C.生产发展减少畜力依赖D.文学创作决定审美取向
3 . 开元十年(722年)六月二日,唐玄宗将御注的《孝经》颁于天下;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唐玄宗又颁布了御制《道德经注》,并御注了佛教的《金刚经》。材料表明,唐玄宗时期(     
A.道教失去独尊地位B.儒家思想逐渐式微
C.佛教受到一定冲击D.推行三教并行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魏晋至隋唐时期,修造了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和甘肃敦煌莫高窟等石窟。这反映了(     
A.儒学正统地位削弱B.道教文化的广泛传播
C.佛教影响日益扩大D.北方经济影响力上升
2024-04-08更新 | 88次组卷 | 64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魏晋的玄学家以“自然”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主张“崇本息末”“清净无为”。他们不仅用崇尚自然的精神去理解道家著作,理解儒家经典,理解佛教,而且还用崇尚自然的精神去品评人物,发展文学艺术。这反映出魏晋玄学(     
A.融合儒佛思想形成完备体系B.以复兴传统伦理道德为重任
C.继承和发展了先秦道家学说D.对当时政治和文化影响巨大
2024-03-26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中“班姬辞辇”,讲述了西汉时期,汉成帝欲与班婕妤同辇,班姬执礼以辞,并指出“圣贤之君皆有名臣在侧,三代末主乃有嬖女”的故事。这体现了(     

                                顾恺之《女史箴图》第五段“班姬辞辇”(摹本)
A.道教思想影响艺术创造B.文人画的典型艺术特征
C.儒家伦理对画作的渗透D.对女性形象的精准刻画
2024-03-18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7 . 据统计,从唐商船最早入日的时间841年算起,至唐亡国前有记载可查的唐商周汾入日的893年止,前后51年间,唐商船往返日本30余次。这个往返次数不仅远超遣唐使的次数,甚至也超过新罗商船自唐赴日的次数。由此可见,唐朝(     
A.与日本的贸易频繁B.与新罗的联系较少
C.朝贡贸易无法延续D.建立起东亚文化圈
8 . “之”字是天师道徒的标志,东晋世家大族琅琊王氏“世奉五斗米道”,故祖孙父子三代名字中都有“之”字。除此之外,带有宗教性质的“道”“僧”“菩萨”等,也逐渐成为起名的热字。这一现象(     
A.受到世家大族示范的影响B.证明道教的社会基础广泛
C.反映出正统观念受到冲击D.体现佛教后来居上的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唐代诗人元稹在《白氏长庆集·序》中说:“扬、越(扬州、越州)间多作书模勒(雕版印刷)乐天(白居易)及予杂诗,卖于市肆之中也。”这说明唐代(     
A.文化市场是开放而有序的B.盗印文人书籍风气猖狂
C.科技进步推动了文化传播D.雕版印刷书籍只在民间出现
10 . 唐代诗人王昌龄在《从军行七首》中写道:“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戴叔伦在《塞上曲二首·其二》中写道:“但愿此生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这主要体现了(     
A.战争的残酷场面B.强烈的入仕意愿
C.深厚的家国情怀D.对劳动者的同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