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8 道试题
1 . 白居易用“外以儒行修其身,中以释教治其心,旁以山水风月、歌诗琴酒乐其志”诠释自己一生思想和行事。这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唐朝(     
A.诗歌创作达到新高峰B.儒学复兴运动兴起
C.三教并行政策的发展D.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2 . 唐朝皇帝姓李,尊老子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武则天自称弥勒佛转世,大兴佛教。由此并结合所学可知,唐代(     
A.出现了佛教本土化的现象B.出现三教并行的文化局面
C.儒家思想呈现哲学化倾向D.中外文化的交流盛况空前
3 . “飞天”是佛教中一种想象的飞神,纵观敦煌壁画中历代飞天形象的演变,可以从一个层面了解古代多元文化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魏时期的飞天,西域风格是主流,但具体形象上已流露出中原之风。西魏的飞天洞窟,窟顶绘有道教诸神,有羽人、雷公、电母、雨神等诸神,另有伏羲、女娲等均人面蛇身,展示了中国传统的天地宇宙观念。


图1北魏《尸毗王本生》

   
图2西魏《弹箜篌飞天》

材料二隋代莫高窟《献花伎乐飞天》,洞窟四壁环窟带状飞天一周,飞天呈辐射形式,或奏乐,或撒花,千姿百态、飘逸秀美,充分显示了古代民间画匠的功力和智慧;唐代飞天变化无穷的飞动之美与大唐奋发进取的时代精神完全吻合,画法较前代有很大的改变:由浪漫夸张步入现实,由天宫仙人转变为宫娥舞伎。

   
图3隋代《献花伎乐飞天》

   
图4唐代《观无量寿经变反弹琵琶乐舞》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刘蓉《丝路多元音乐文化在敦煌壁画中的呈现》

材料三   唐代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是印度的乾达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的混合物。唐代大型歌舞剧《羽衣霓裳舞曲》则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曲,并含有胡旋舞等中亚歌舞元素……敦煌文化成为中国、印度、希腊和伊斯兰四大文明体系交汇融合的结晶。“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就是一个缩影……通过丝绸之路,各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等实现了交流和对话;通过丝绸之路,中国走向了世界,不同文明实现了交流互鉴。

中华文明以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广阔朐襟,不断吸收借鉴域外优秀文明成果,造就了独具特色的敦煌文化和丝路精神。季羡林先生说过:“敦煌文化的灿烂,正是世界各族文化精料的融合,也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源远流长不断融会贯通的典范。”

——摘自新华网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敦煌壁画飞天的多元特征并简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敦煌文化成为四大文明交汇融合结晶的原因及价值。
2023-10-12更新 | 242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5 . 甘肃敦煌出土的《父母恩重经》是由唐代中国本土僧人编写的佛经,该经借佛陀之口,讲述人们从父母那里得到的恩惠,倡导子女感恩、孝顺父母。这表明当时(     
A.儒学地位受到挑战B.佛教本土化
C.三教合一局面形成D.中外交流频繁
2023-10-02更新 | 258次组卷 | 40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唐代时,各国使者、教派所带来的文化融入唐朝,同时唐朝的律令制度、汉字文化、儒家文化等波及东亚乃至东南亚,其文化影响甚至远及大食(阿拉伯)、拂林(今东地中海一带)等地。这表明唐朝(     
A.科技成就领先世界B.深受外来文化影响
C.政治制度优越先进D.包容开放影响世界
2023-09-23更新 | 1296次组卷 | 2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友谊中学实验学校2024届高三10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7 . 原始印度佛教是一种极端出世型的宗教,根据其教律,僧徒以乞讨为生,唐代时期佛教禅宗提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恩则孝养父母”(  )
A.主动适应中国社会需要B.冲击了封建政府的统治
C.体现了儒释道三教合一D.不利于佛教在中国传播
2023高一下·四川·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参观博物馆后,以南北朝时期胡人穿汉服陶俑、汉人奏胡乐陶俑为研究对象拟订了一个研究题目,该题目最有可能是(     
A.中国汉服之美B.南北朝民族的交融
C.古代民族乐器D.南方经济的开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成书于北魏的《齐民要术》吸收了《尚书》《诗经》等经典的民本、农本思想,主张富民、孝道,指出赡养父母的前提是要发展农业;并吸收了孟子、荀子等人的主张,要求遵循天时、地宜的自然规律。这说明(     
A.儒家思想影响农业理念B.统治阶级推崇儒家文化
C.民族关系决定经济发展D.自然条件限制农业生产
10 . 佛典认为,双亲与孩子的关系是平等的,孩子并没有义务为父母奉献一切。而在公元4世纪的中国,则把孝敬双亲视为佛教教义之一,只有孝顺父母和忠于君主才可以得到善报。这一变化反映了(       
A.佛教思想的中国化B.艺术内容的时代性
C.释道融合渐成主流D.儒学丧失正统地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