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儒学、道教、佛教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东汉时期印度佛雕传入我国,规模小且只是单纯的雕刻形象; 魏晋时期中国佛雕注重细节和装饰,如,佛像头部会雕刻发髻和头饰,身上的袈裟会加以细致的雕刻和铜饰,菩萨像开始穿上华丽的中式服装,面容也更接近东亚人。这说明(     
A.佛教已成为中华文化的符号B.佛教内涵渐趋本土化的趋势
C.中国传统美学影响佛教发展D.佛雕提高了中华文化影响力
2024-03-26更新 | 375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唐朝旅游业发达促进了旅游思想的多元化发展,既有以济世安邦为目的的宦游,又有以化羽登仙为目的的仙游,更有以结得善缘为目的的释游,还有“身在江湖之上,心游魏阙(朝廷)之下”的隐游。这反映了(     
A.阶层流动性增强B.户籍管理松弛C.三教并行的影响D.魏晋遗风盛行
3 . 隋唐五代时期儒道佛三家鼎立,相互斗争。比如,在儒家看来,僧尼脱离红尘,背父弃君,是不忠不孝之辈。儒家主张进取,建功立业,道家则主张超脱世间俗务。佛教认为人生在世万般皆苦,只有修行成佛归涅槧,才能脱离苦海,而道教则讲究修炼成仙,长生不老。在矛盾冲突的同时,儒佛道三家也在相互吸收,体现了明显的融合趋势,尤其是儒学吸收了佛道精神后开始向新儒学转变。儒佛道三家从斗争逐渐走向融合,这一转变(     
A.反映了国家文化政策的变迁B.标志着儒学再次确立了正统地位
C.说明儒家学者缺乏坚定的政治立场D.是基于现实的需要而作出的调整
2022-08-31更新 | 889次组卷 | 14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新星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选修班)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从现有文献看,东晋十一位帝王中,明确与僧尼有交往的就有元帝、明帝等八位之多;东晋权力实际掌握者王导与高僧帛尸梨密多罗交往甚厚,琅琊王氏家族中有两名成员出家为僧,其一即为王导之弟释道宝。这一现象表明(       
A.儒学正统地位丧失B.儒教实现了中国化的进程
C.意识形态发生改变D.世俗政治受佛教影响增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两晋十六国时期,在朝廷的提倡下,佛教势力迅速膨胀,寺庙里有自定的法律——僧律;有自己的武装组织——僧兵;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寺产;僧人不交捐纳税,不服兵役也不出劳役。这一状况
A.助长了统治阶级的腐化B.为士族的崛起提供了机遇
C.导致儒学丧失主流地位D.势必影响国家发展与稳定
2021-10-19更新 | 504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文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