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宋代职官大辞典》之《地方行政管理机构》称:“乾德三年(965年)三月,朝廷遣官立转运使,总一道之财赋,此为道一级之设官,”这一举措在政治方面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削弱了宋朝的中央集权
B.有效剥夺了节度使的权力
C.结束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D.消除了地方割据物质基础
2 . “司”本是唐代六部下属的官名,但唐代自安史之乱后,往往因财政困难,甚至有宰相自兼司职的。在宋代又变成政府财政权专握在司的手里,独立设置“三司”机构。宋代三司的设置
A.只是为了分割宰相财政权力
B.使政府职能发生部分转变
C.调和了皇权和相权的矛盾
D.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4 . 宋代形成了一个惯例:“国朝以来,凡政事有大更革,必集百官议之,不然犹使各条具利害,所以尽人谋而通下情也。”这一惯例
A.有效防止了君主乾纲独断
B.彰显了政府决策的开明性
C.表明君主权力有下移趋势
D.降低了中央政府行政效事
2019-04-08更新 | 111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创奇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有人评价说,宋朝一代,官员多如天上银河里的星星;又有人说,宋朝一代,目不见官。导到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北宋官员人浮于事
B.北宋强化中央集权
C.北宋科举考试的发展
D.北宋吸取了前代的教训
2019-04-05更新 | 169次组卷 | 40卷引用:山西省现代双语学校南校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强化 (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北宋设立中书门下主管行政,枢密院主管军政,三司主管财政,三者互不统属,其目的是
A.削弱王国势力
B.强化节度使权力
C.加强君主专制
D.废除丞相制度
2019-04-04更新 | 606次组卷 | 26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综合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中国古代某大臣上书皇帝言:“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这位大臣最有可能生活在
A.西周
B.秦朝
C.唐朝
D.宋朝
2019-03-27更新 | 138次组卷 | 51卷引用:2016-2017学年山西省太原市外国语学校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卷
8 . 下列现象,哪一项发生于北宋
A.相秉社稷之重,总百僚之任
B.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不预,一归三司
C.内阁职参机务,今止票拟
D.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10 . 历史课上,学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时,同学们征引史料,各抒己见:
①甲说: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②乙说:……乃罢中书省,……析中书之政,归之六部。
③丙说:选官标准是“德行高妙,志节清白”……“有孝悌廉公之行”。
④丁说:……青海军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
以上史料所涉及的政治制度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①④③②D.①④②③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