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据史料记载:“殿庐幕次(宋代政治活动中的等待场所),三司官为一幕,枢密院为一幕,两省官为一幕……御史中丞则独设椅子坐于隔门之内”。这表明(     
A.御史台是最高行政机构B.武将参政权力被彻底剥夺
C.空间分割体现事权分化D.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浓厚
2 . 下图为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这体现出北宋的治国理念是(       
A.强干弱枝B.重武轻文C.无为而治D.严刑峻法
2023-02-20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新课程质监)历史试题
3 . 中国古代历代王朝注重加强对地方和边疆地区的治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朝的发展轨迹上,承载着晚唐五代以来太过沉重的历史教训。“祖宗之法”立意于防范“意外仓促之变”,以制度的平缓调适来保证政治的稳定。这一方针,有效杜绝了内部的重大变局,使得宋代以后,中国历史上再也没有出现 通过兵变或所谓“禅让”等方式篡取中央政权而成功者,也没有发生严重的地方分裂割据局面。防范纤悉的小心与牵制,一方面使这一朝代政治上步履蹒跚,因而难免“因循”之讥;另一方面,却也出于对“防弊”的重视,使其制度建设颇 为细密,且调整变革不断,渗透出务实与创新的精神。

——摘编自邓小南《创新与因循:“祖宗之法”与宋代政治变革》

材料二 为适应疆域空前辽阔的特点,元朝创立了一种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它具有双重性,长期代表中央分驭地方,主要为中央收权 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所握权力大而不专。

——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材料三       清代既继承了历代王朝的治边思想,又有创新和发展。随着沙俄等对中国边疆的觊觎,清统治者极其重视对边疆民族的治理,逐步形成以“因俗而治” 为核心的边疆民族统治政策。如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在东北、北部和西部边疆,分设若干将军辖区和办事大臣辖区,在中央专设理藩院 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时“制度建设 颇为细密”的表现,并分析其历史作用。
(2)材料二中的“新体制”是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体制的特点。
(3)材料三反映了清朝在治理边疆时遇到了什么新问题?概括其治理边疆地区 的特点。
2023-01-19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城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嘉祐元年(1056年)正月,宋仁宗生了一场病,后慢慢康复,学士刘敞说:“天下有大忧者,又有大可疑者(指抗击西夏名将狄青),今上体平复,大忧者去矣,而大疑者尚存。”八月,仅做了四年枢密使的狄青最终被罢官。这体现出宋代的治国理念是(     
A.分权制衡B.崇文抑武C.强干弱枝D.文武制衡
2023-01-13更新 | 306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最重要的政治制度,对我国古代社会产
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王朝建国的特殊性,使宋太祖为了避免五代以来的教训而进行了比较大的官制改革,尤其是制约机制的设计相当完备。设官分职,相互维系、相互牵制,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强化了中央集权。

摘编自王志立《北宋官僚制约机制产生的背景》

材料二 (元朝地方管理)从渊源看,表面上像汉地官制,实际上是蒙、汉二元体制。…

起初是中书省临时派出,世祖末成宗初演变为地方最高官府。

李治安《元史十八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北宋加强对地方控制的主要措施。分析这些措施所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在地方管理上实行什么制度?该制度有何特点?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理颇有成效,概括元朝边疆治理的相关措施。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后鼓励武将“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利永远之业”,多数武将照做。后来宋真宗说:“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根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上述材料反映了宋朝(     
A.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B.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
C.门第观念的逐渐淡化D.崇文抑武的治国理念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无论中国还是西方的传统社会,个人都依附于某种天然的共同体,包括以血缘为主要纽带的天然共同体和拟制的血缘共同体。最初的人类还没有自我意识,或自我意识非常之弱。个人完全融于天然的共同体里面。当国家产生后,国家就分享了个人的认同和忠诚,削弱了个人对部落、氏族等天然血缘共同体的认同与忠诚。有了国家之后,氏族和部落就由贵族来代表,个人依附于贵族,贵族再依附于更大的贵族即国王。个人与部落的关系演变成“家族(个人)——诸侯(贵族)——国家(国王)”的关系。秦晖讲的中国的“周秦之安”是削弱了贵族,除掉了贵族这个中间隔层,无数的小共同体(家族)被官僚制整合进大共同体国家之中。社会组织向西极分化,一极是强大的国家,另一极是底层无数的家庭或家族。虽然也存在着其他一些中间组织,但作用有限,一般是辅助性的。

——摘编自丛日云VS秦晖:《走出帝制和人的现代化》

材料二   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发展成熟,是中国古代审计发展的巅峰。比部设于刑部之中,与财政部门完全隔离,财审分离彻底,拥有司法权并配备多位专门的官职,独立性、专业性和权威性得以保证。三省六部制的完全确立优化了官僚体系的内部控制,皇帝也重视比部审计,就连皇室用度都要经过比部勾检。……两宋官制,职官分离,与前代有很大的区别。宋初围绕中央集权进行了不少革新尝试,试图在中央机构内部建立起财计管理与财计监督两套班子,进行更直接更经常的审计监督。北宋时,天下财计归三司(亦称三部,即盐铁、度之、户部)三部各设勾院,负责“勾稽天下所申三部金谷百物出纳帐籍”。在三司勾院之外、三司之下,还设有一些机构执掌审计职审核军费支出等。这就使得这一时期的审计职权较前代分散,并且这种财审合一的内部审计体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难以确保审计的质量和效果,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

——摘编自吕品:《从国家审计演变看古代中国国势变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晖关于“周秦之变”的观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两宋审计制度与隋唐时期相比的不同特点及其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以下对该史料相关知识解读合理的是(     
A.“本朝”是指宋朝,在地方实行州郡二级制
B.枢密院与“三衙”分权,前者有调兵权但并不统兵
C.设诸路三司统管地方财政,保证各州赋税大部分上缴朝廷
D.提高了行政效率,巩固了国家统一和安定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是为宋太祖。赵匡胤当皇帝后,担心宋朝会成为继五代后的又一个短命王朝,为此而彻夜难眠。一天,他问宰相赵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赵普回答说“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1)根据材料回答,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局动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宋太祖为此采取了哪些措施着手加强中央集权。
10 . 如图是北宋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由此判断北宋加强集权政治的主要方式是(     
A.首创监察制度B.分化事权C.加强宰相权力D.皇权至上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