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5 道试题
1 . 宋太祖明令后世子孙不得诛杀文人,宋真宗作《劝学诗》云:“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口号也是宋代提出来的。这种局面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A.边疆危机的现实压力B.汲取安史之乱的经验教训
C.宋朝统治者得位不正D.唐中期至五代政局的启示
2023-11-26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柳诒徵在《中国文化史》中指出:“盖宋之政治,士大夫之政治也。”余英时在《朱熹的历史世界》一书中说:“宋代士阶层不仅是文化主体,而且也是一定程度的政治主体。”与两位学者的观点相关的重要因素是(     
A.崇文抑武成为基本国策B.选官制度的发展完善
C.官僚政治的基本成熟D.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为巩固皇位,宋太祖即位不久便“杯酒释兵权”,剥夺宿将石守信等统领禁军的权力,且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逐渐形成了“与士大夫治天下”的传统家法。这体现了(     
A.强干弱枝B.崇文抑武C.削弱相权D.分化事权
4 . 宋代官员的职务分官、职、差遣三类。“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代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官、职是虚衔,只有差遣才能真正行使权力。如包拯的头衔曾是“吏部郎中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事”,死后追赠“礼部尚书”,其中有实际权力的是(     
A.龙图阁学士B.吏部郎中C.知开封府事D.礼部尚书
5 . 宋太祖规定,州郡长官由中央派遣文臣担任,任期三年,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两者之间互相牵制。这一举措(     
A.体现崇文抑武政策B.加强中央集权C.凸显强干弱枝理念D.强化君主专制
6 . 宋朝立国后,吸取汉唐时期地方监察官由于权力太大而变为割据势力的历史教训,采用了“分而察之,互相牵制”的统治政策。其中,为节制知州的权力,北宋创置了(     
A.郡国并行制B.节度使C.通判制度D.台谏制度
2023-11-20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合调研历史试题
7 . 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转运使、话本、《梦溪笔谈》

政事堂、武举、《千金方》

急递铺、大运河、《授时历》

造纸术、西域都护府、《九章算术》

A.④②①③B.④②③①C.②④①③D.②④③①
2023-11-19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合调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据苏洵《嘉佑集》记载:“吾宋制治……虽其地在万里外,方数千里,拥兵百万,而天子一呼于殿陛间……召而归之京师,则解印趋走,唯恐不及。”由此可知,苏洵认为宋代的政治制度(     
A.助长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B.使其在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对峙中处于优势
C.使节度使掌握了实权D.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政权稳定
9 . 北宋时期,国家号令一般总是以皇帝的诏敕文书方式传递,但是“凡制敕所出,必自宰相”。朝廷有大政事,台谏可以否决;君主有过失,台谏可加制止。此外,士大夫一再告诫君主,要依”道”而行。这反映了北宋时期(     
A.宰相权力集中威胁皇权B.文官和士大夫地位提升
C.有效避免了决策的失误D.儒家思想的影响力扩大
10 . 据考证,钤辖在北宋时期属于地方统兵体制中的差遣官之一,钤辖大多由诸司使副以上的文臣、武臣、宦官、宗室及蕃官充任,钤辖的管理既有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也有同级之间的相互监督,更有自身不同身份充任者之间的监管。据此可知,北宋钤辖的设置旨在(     
A.强化中央集权B.践行崇文抑武C.扩充地方军备D.严格武将管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