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6 道试题
1 . “从宋代开始,中央在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已经处于绝对的上风。从地方行政规划的设置和地方官员的管理体系中,可直接窥见其端倪。”下列史实能够印证这一论断的是(       
A.州一级设通判制约知州B.设置刺史巡视监察全国
C.设参知政事分宰相之权D.设澎湖巡检司经略台湾
2 . 唐代岑参诗云:"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至宋代,世人多言:.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欲递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这一变化出现的背景是(    
A.选官制度出现革命性调整B.崇文抑武治国方针的推行
C.大一统王朝的巩固和发展D.程朱理学受到官方的尊崇
3 . 宋朝时,县的长官称为知县或县令,知县或县令主管一方民政、司法和财政,如地方驻有军队,则兼任兵马都监或监押。知县下设县丞,为知县之下的副长官。县丞之下有主簿,主管本县出纳财物。主簿之下置县尉之官,主管阅习弓手、维持治安、巡捕盗贼等。这一制度设计旨在(    
A.规范基层治理形式B.稳定基层社会秩序
C.强化对地方的管理D.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4 . 北宋开宝四年,高邮建制由县升格为州级高邮军。宋太祖赵匡胤下诏:“惟彼高邮,古称大邑。舟车交会,水陆要冲。宜建军名,以雄地望。”高邮建制的变化反映(     
A.地方积极发展军事B.不断加强中央集权
C.交通决定地方威望D.地方积极扩展权力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重用内朝尚书,夺宰相权。下逮(南朝时)宋、齐,尚书、中书、侍中三者皆为辅臣。唐代中央最高机关,依然是魏、晋以来的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但他们现在已是正式的宰相,而非帝王之私属。古代的宰相权,现在是析而为三。

                                                                                          ——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     宋代的中央机构,临摹了唐代的框架,虽有三省,但已名存实亡,取而代之的是二府三司的中央行政中枢体制,即中书门下掌行政事务,军政归枢密院,财政归三司,中枢与枢密院持文武两柄,号二府二府三司各有分工、相对独立,惟皇命是从,理论上互不统属。此外还设有台谏系统,台谏乃御史台和谏院的合称,随着台谏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官制改革,取消了纠绳天子之权,台谏转而规谏宰相违失

                                                                           ——摘编自李艳《宋代中枢机构的构成及其制约机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至宋代中枢机构演变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中枢机构的特点。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中枢权力的演变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关系的变化,对政治制度影响甚大。宋代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措施是(     
A.推行三公九卿制B.实行二府三司制C.确立三省六部制D.设立中外朝制
7 . 北宋时期,枢密院正职共73人,其中文职出身者54人,武职出身者19人;枢密院副职共129人,其中文职出身者108人,武职出身者21人。这种现象(     
A.源于“重文轻武”的国策B.使相权一分为多加强皇权
C.分化事权削弱宰相的权力D.有利于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宋朝初期,宋太祖不仅在文臣中选取有军事才能者到边境任职,同时还重用和褒扬武将中“性仁厚”“清介廉谨”的曹彬等人,将其视为“儒将”典范。这反映出宋朝(       
A.守内虚外的政策B.富国强兵的愿望
C.官僚体系的完备D.崇文抑武的方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柳诒徵先生在《中国文化史》中有言:“盖宋之政治,士大夫政治也。政治之纯出于士大夫之手者,惟宋为然。故惟宋无女主、外戚、宗室强藩之祸。宦寺虽为祸而亦不多。”据此可知,宋朝士大夫政治(     
A.有抑制非理性政治因素的作用B.凸显了儒学的价值取向
C.有利于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强化D.是重文轻武政策的产物
2023-10-20更新 | 613次组卷 | 9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宋太祖在位时把武将宋催之女立为皇后,为其子赵德昭迎娶武将陈思让之女,将自己的妹妹嫁给武将高怀德,而自己的两个女儿也分别嫁给武将石守信之子石保吉、王审琦之子王承衍。宋太祖此举(     
A.意在缓和统治阶层内部矛盾B.解决了武将专权的历史问题
C.旨在笼络武将参与国家治理D.保障了文官集团的政治权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