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元朝统一广西后,在当地推行土司制度。泰定二年(1325 年),桂西土司岑世兴上书朝廷,请于土司之侧置监贰官,以蒙古人、汉人充任,元廷批准按此意见施行。这一做法(     
A.加速了西南地区改土归流的进程B.实现了边疆与内地的一体化
C.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D.扩大了元朝统治的社会基础
2024-05-30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南开中学校高三下学期5月份第九次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2 . 郊祀是天子祭天的重要典礼。元朝时,将郊祀中核心的三祭酒仪式,从中原传统的三祭酒,改为中原酒、西域葡萄酒﹑蒙古马奶酒各祭一爵。这一做法(     
A.促进了汉族对草原文明认同B.延续了蒙古族传统习俗
C.彰显了元朝政治文化多元性D.实现了华夏文化的重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金朝建立后,渐有女真贵族不再亲自役使奴婢从事生产,而是出租土地,坐食租税。元朝时期,也有很多主人让“驱口”(元朝对奴婢的称谓)从事农耕,采取“岁责其租赋”的剥削方式。上述史实可以用于说明该时期(     
A.贵族门阀政治废止B.阶层间固化逐渐松动
C.民族矛盾走向缓和D.少数民族封建化加深
2024-05-21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第八中学高三下学期强化考试(四)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也孙铁木儿皇帝(元朝泰定帝)1324年颁给西藏昌都类乌齐寺僧众的谕旨,就历数成吉思汗、窝阔台皇帝、薛禅皇帝等历任皇帝所颁谕旨,强调在该寺院使臣不得下榻,不得向他们(寺院)索取铺马、祇应,不得征收地税、商税等,即使到了元朝末年的1362年,元朝已经面临着多路农民起义军的打击,元顺帝还向朵甘思宣慰使司所辖的昌都一带发出任命招讨司招讨使的谕旨。元朝针对西藏地区发出的诸多谕旨表明(     
A.统治者实行民族压迫政策B.已对西藏实行有效管辖和治理
C.西藏地区的寺院经济发达D.西藏地区宗教与世俗矛盾突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吏,在古代是指在政府中办理各项具体事务、为官员服务的差役,与“官”有别。而元朝政府认为“吏之取效,捷于儒之致用”,故“吏员出职”成为元代选择低级别文官的主要方式。元朝政府这一做法意在(     
A.剥夺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B.提高大一统国家的治理能力
C.缓和官吏之间的阶级矛盾D.消除唐宋科举制的政治影响
2024-04-18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第八中学校高三下学期强化训练(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264年,忽必烈设立总制院,掌管天下佛教及西藏事务,八思巴与蒙古人桑哥同为院使。八思巴既是萨迦派的领袖,又是元朝一品大员。总制院与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并列为朝廷四大官府。这一做法旨在(     
A.严格实行四等人制B.构建共同的宗教信仰
C.创办政教合一机构D.宗教为纽带治理边疆
2024-01-02更新 | 194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校、万州高级中学、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历史试题
7 . 图为同学总结的思维导图。画线的空白部分应为(       
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
A.因俗而治             习传夷风             天下一家
B.华夷同风             天下一家             习传夷风
C.天下一家             华夷同风             习传夷风
D.习传夷风             华夷同风             天下一家
2023-12-18更新 | 182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五)历史试题
2024·江苏南通·一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元朝疆域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多民族政权并立阻隔东西交通B.新疆地区开始接受中央的管辖
C.行省的设置遵循山川形便原则D.元朝边疆治理与内地趋于一致
2023-10-28更新 | 646次组卷 | 15卷引用:重庆市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元朝在上都和大都组建防守军队,并在其间设置了许多传递信息的驿站。为训练这支军队,元朝举办了大型体育比赛——“贵由赤放走”,官员、平民皆可观看赛事。 “贵由赤者,快行是也,每岁一试之。以脚力便捷者膺上赏……越三时,走一百八十里,直抵御前,俯伏呼万岁。”由此可知, 元朝(     
A.倡体育以娱乐万民B.宫廷生活奢靡腐化
C.安全防卫受到重视D.民族矛盾有效缓和
2023-10-04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一)历史试题
10 . 边疆的治理直接关系到国家整体稳定、安全、繁荣与和谐发展,我国历代王朝在治边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治边方略。阅读材料:

材料一 唐朝以各边疆民族部落的分布范围作为羁縻府、州行政区划的基础,以边疆民族的首领为都督、刺史,管理府州的具体事务;在此基础上设都护府,由都护府直接管理,再统于中央政府。唐朝通过册封来规范和边疆民族的臣属关系,还将公主嫁与这些边疆民族的首领。

元朝设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中书省)为表里”,“其在远服,又有招讨、安抚、宣慰等使”。元朝对吐蕃地区实现了直接管理,在西北边疆采取了设置军政机构等政策,还建立了驿站制度,将边疆地区和中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材料二 清政府与沙俄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确立了近代意义上的东北边界,标志着王朝国家的历史疆域开始有了明确的界限。这样,一种新的边疆治理思路,即通过王朝中央直接控制边疆的边疆治理方式,就逐渐萌生。这种边疆治理的新思维和新方式突出体现在对西藏“实行‘以藏治藏’之新政策,同时辅之以中央王朝的监督和管理,也就是从间接羁縻统治走向直接统治”。

——摘编自周平《我国的边疆治理研究》

材料三 边疆各少数民族在与中原王朝政治体系交往的过程中,纷纷内附、归附、臣服、降服于中原王朝,成为王朝国家中的少数民族,而王朝国家则成为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对象。对于国家来说,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的程度,直接关系到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稳定。从边疆治理的角度来看,在发展民族文化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民族文化发展的价值导向,而且要提倡民族文化与国民文化的交融,把民族文化整合到国民文化之中,使民族文化的发展有利中华文化的发展和壮大。

——摘编自周平《边疆治理视野中的认同问题》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分别概括唐朝的边疆治理政策内容和元朝边疆治理政策体现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治理西域和吐蕃地区的相关史实为例加以说明。
(2)据材料二,概括清政府治理西藏政策的特点,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说明,并指出清朝国家疆域奠定的历史意义。
(3)据材料三,你认为我国在边疆治理中应坚持哪些原则性问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