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1 . 对下表内容解读正确的是北宋科举取士对比表(摘录)
皇帝太祖太宗真宗仁宗
录取数118139916514255
年平均数7.9174.9127327
A.构建了平等的政治管理体系B.大幅度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C.进一步简化了科举选官程序D.有利于改变传统的政治结构
2 .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提出该思想的是
A.老子B.董仲舒C.朱熹D.黄宗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郭守敬是元朝著名科学家,他不仅设计和监制了多种天文观测仪器,主持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还编定了
A.《齐民要术》B.《千金方》C.《梦溪笔谈》D.《授时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街市两旁店铺鳞次栉比,其中有不少被成为秦楼楚馆、瓦舍勾栏的娱乐场所。词的演唱作为佐欢侑(佐助)酒的娱乐手段,便适应城市的娱乐需要而发展起来。”材料表明
A.词由娱乐场所从业人员发明B.词的格调不高,为士大夫不耻
C.词的繁荣与商业的发展有关D.词的出现标志中国浪漫主义文学兴起
5 . 北宋时,棉花的种植在闽粤一带已渐盛行;南宋时,又从闽粤发展到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宋代有诗云:“嘉树种木棉,天何厚八闽”、“木棉收千枝,八口不忧贫”。这反映了宋代
A.手工业重心转移到南方B.家庭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
C.棉花成为主要衣被材料D.南方各省的百姓衣食富足
6 .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缤纷多彩的文化符号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化符号一:青铜器


鼎最初作为食物器皿,逐渐演化为重要的祭祀礼器,直到成为家国宝器。西周时期的用鼎制度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卿大夫五,士三。春秋战国时期,风气大开,思想活跃,鼎的纹饰更加简练舒朗,神兽形象纷纷登场,宴饮、征战等纹饰明显增多。

——据CCTV-10《百家讲坛》

材料二   文化符号二:瓷器


到了宋代,瓷器逐渐成为中国对外输出的大宗货物,宋人记载:“舶船深阔各数十丈,商人分占贮货……货多瓷器,大小相套,无小隙也。”特别是广州、明州、杭州等地设立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大批瓷器从这些港口启运,源源不断地销往亚洲、非洲各地,其中尤以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居多,销往埃及和伊朗的数量也很可观。

——据万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西文化交流》

材料三   文化符号三:丝绸


海上丝绸之路把丝绸远销海外,古代南亚、东南亚各地人民都喜欢穿中国丝绸制成的筒裙,在中国文献中,东南亚人民“以帛缠首”的记载比比皆是。日本出现了仿制“唐绫”(中国丝绸)而发展起来的“博多织”纺织法。海上丝绸之路远远不只是向外传布丝绸,还把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如指南针、火药、造纸、活字印刷术、瓷器、医学、中草药等传布到世界各地。

——据陈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重大史实?试举一例。鼎在我国历史上有何象征意义?
(2)据材料二指出瓷器在宋代对外贸易中的地位。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对外贸易繁荣的原因。
(3)据材料三,中国丝绸外传产生了什么影响?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海上丝绸之路。
7 . 《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和民间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这两段材料所反映的现象主要说明了
A.东南沿海地区农民赋税负担重
B.苏州和湖州成为人才汇集之处
C.江南广泛种植原产美洲的作物
D.江南地区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2019-09-22更新 | 1776次组卷 | 59卷引用:江苏省锡东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8 . 明朝中后期,王阳明学说在中国士大夫中流行。朝鲜来华使者对此不理解,认为“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①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为正宗
②王阳明心学超越了理学范畴
③王阳明与朱熹观点明显不同
④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叛逆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019-01-30更新 | 1881次组卷 | 65卷引用:【校级联考】江苏省江阴四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
A.对僧人爱憎交加的社会心态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浓厚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2019-01-30更新 | 4747次组卷 | 75卷引用:2013-2014学年江苏省江阴市五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10 . 英国科学家培根曾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对文中提到的“力量和影响”最佳的阐释是
A.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B.使封建骑士和城堡不堪一击
C.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新时代
D.曾经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转型
2018-02-08更新 | 611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