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如表是《东京梦华录》中描述北宋东京城市人们生产、生活的物质民俗词汇数量统计表。据此可知,该时期东京(     
分类商业类衣饰类建筑类食物类交通类工具类
数量21422993716113155
占比14%15%6%47%7%10%
A.主要生产各种饮食、服饰B.各项城市服务功能较为完备
C.城市经济服务于统治阶级D.由政治中心转变为商业中心
2024-02-02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据记载,宋代开封每日“有生鱼数千担”运入;“杀猪羊作坊,每人担猪羊上市,动即百数”;粮食“用太平车或骡马驮之,从城外守门入城货卖”。在临安“细民所食,每日城内外不下一二千余石,皆需之铺家”。于是,仅新开门外草桥下南街“米市三四十家”。这些记载可用于说明,宋代(     
A.城市坊市分区制度瓦解推动商业繁荣B.国家对社会的控制逐渐松弛
C.商品经济发展提高了社会商品化程度D.区域之间商品贸易趋向频繁
2024-01-30更新 | 50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固始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3 . 如表是宋代岁入钱物统计。据此分析,宋代(     

天禧五年(1021)嘉佑年间(1056-1064)元佑元年(1086)
钱(贯)2653万3682万4848万
谷物(石)2983万2694万2445万
布帛(匹)1455.8万874.55万151万
绵(两)1899万

A.商品经济繁荣B.铜钱流通全国C.封建剥削繁重D.农业持续发展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某学者在研究两宋时期的经济与社会知识内容时,拟定了如下目录(部分):

“碌碌有为”的宋人

第一章   北民南迁的耕耘——农业

……

第二章   百工巧匠的智慧——手工业

……

第三章   熙来攘往的贾客——商业贸易

第一节   互市贸易的商旅——榷场贸易

第二节   海丝之路的船舶——海外贸易

第四章   璀璨群星的宋城——城市经济

…………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书籍(章节)目录的作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为《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晚清历史》一书拟定章节目录。 (要求:至少编写三章,每一章需要有两节,合乎逻辑。)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宋代政府重视对外贸易,不仅向外国商人开放仕途,还制定了保护外商合法权益的法律,如《户婚律》中对外商来中国经商死后的财产处理作了专门规定。这反映了宋代(    
A.抑商政策有所松动B.政策调整促进了民族交融
C.海陆丝绸之路兴盛D.工商业主导地位得到巩固
2024-01-07更新 | 137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元祐五年(1090年),宋哲宗颁布诏令:“本朝会要、实录不得雕印,违者徒二年,告者赏缗钱……十万其他书籍欲雕印者,选官详定,有益于学者方许镂板。”这可以佐证当时(     
A.政府加强对社会的控制B.活字印刷已相当普及
C.版权意识已经初步具备D.政府垄断书籍印刷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图是北宋、辽、西夏榷场分布示意。 图中榷场分布形势的出现(     

A.体现了陆上丝绸之路的发展B.维持了边界的和平安定局面
C.奠定了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D.反映了朝贡贸易的兴盛繁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北宋经济发达并拥有先进的印刷技术,朝廷大力扶持书院,佛道二教为书院的选址以及讲说形式提供了经验,这些有利条件促使书院在宋代进入“黄金期”。宋代书院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幽美的学习环境。四大书院教育成绩突出,为宋代社会培养了众多人才,也为官学科举教育的弊端起到修正作用。除书院外,宋代在多个领域被人们视为“黄金期”,如哲理性诗词创作的黄金期、民间制瓷业发展的黄金期等,不同的视角反映了人们探究宋代历史的不同侧面。

——摘编自刘明明《宋代四大书院教育研究》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再提出宋代社会的任意一个“黄金期”,并运用所学知识予以论述。(要求:提出的“黄金期”不得与材料中的三个“黄金期”重复,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3-12-19更新 | 89次组卷 | 25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潢川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汉众多城市均有大小不等的市场。最大的都市是长安,城内街道有八街九陌之称,南北向称街,东西向称陌。城内9个市场以南北主要大街为界,街东3个市称为东市,街西6个市统称西市。各市间有墙隔开,市墙有门,供买卖人定时出入。张骞通西域后,来往长安的外商络绎不绝,朝廷设立大鸿胪,在管理外交的同时兼管商务。

——摘编自李天石《中国古代史教程》

材料二   宋朝农业发展使剩余农产品大量增加,新兴经济作物茶叶、甘蔗之类绝大部分进入市场。市场形成城市、镇市、草市三级金字塔型结构。商品流通不限于内地的州县,与辽夏金通过榷场的互市交易也十分频繁。海外贸易规模超出唐朝,英宗时市舶收入年63万贯,至南宋前期已增至200万贯。北宋铸币量很大,但仍不能满足商业的发展需要。因此民间开始出现交子,后其发行权为政府掌握,发行量不断增加。宋朝城市繁华,汴京和临安盛时人口均超出百万。城市中坊、市之分已完全打破,夜生活的发展达到了空前水平。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汉商业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相对西汉,宋代商业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宋朝绘画以饱满的写实精神展现了社会百态,较之北宋对大型人物活动场景的过多关注,南宋绘画则更多地把村医、舟船、行旅、牧童、耕织、商贩等凡俗场景运用到绘画创作之中。这一变化反映出(     

A.社会逐渐由兴盛走向衰落B.市民阶层的兴起
C.城乡发展和商品经济繁荣D.传统观念的颠覆
2023-06-20更新 | 914次组卷 | 1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