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儒学的复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宋代绘画突破了中唐之前的“咫尺千里”式强调“量”的广延的思想,在许多画家看来,无边的世界就在一草一木之中,大多数人都醉心于微小的世界中,他们期望在一枝枯木,一片树叶,一拳顽石,一竿青竹中,去创造一个大境界。这一观念(     
A.体现了崇文抑武政策B.反映了“偏安一隅”的时代特征
C.深受理学思想的影响D.表明绘画艺术呈现世俗化的趋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北宋大儒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南宋理学集大成者朱熹认为“既致知,又须力行。若致知,而不力行,与不知同”。两者的共同点是(     
A.力图唤醒内心的良知,为君主服务
B.蔑视权威和教条,坚持民主与自由
C.捍卫儒家尊严,争得更高社会地位
D.强调责任与担当,为社会现实服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为《旧唐书》与《新唐书》相关内容的对比,据此可知(     
《旧唐书》编撰于五代十国的后晋时期史料来源主要是《唐实录》和唐朝国史。存在大量转抄《唐实录》和唐朝国史的原文的现象,体例较为混乱
《新唐书》编撰于北宋时期针对《旧唐书》中文字繁琐的问题,追求文字精练;效仿“春秋笔法”,叙事把纲常名教放在核心地位
A.《旧唐书》具有秉笔直书的特点B.理学有利于《旧唐书》的传播
C.《新唐书》注重原始史料的保存D.《新唐书》强化儒家伦理影响
4 . 对于地方官员德政书写的方式,东汉时期以“飞蝗过境”“猛虎渡河”“纵囚归狱”等为模式与范本;到了宋代,多出现“民诵之”“民受其惠,诵之”等话语。这一变化说明(     
A.经济发展促进观念转变B.儒学发展影响官吏评价
C.官员考核方式更加规范D.社会治理模式发生变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如图所示,宋代投壶盛行,士大夫家中陈设常有投壶的壶与矢。吕大临在《礼记传》中写道:“投壶,射之细也。宴饮有射以乐宾。”司马光则认为“投壶可以治心,可以修身,可以为国,可以观人。”宋代投壶(     

A.反映了民族交流加强B.凸显了儒学价值取向
C.体现了门第观念淡化D.折射出教育的平民化
2023-04-13更新 | 771次组卷 | 17卷引用:天津市南开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月考(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有学者对中国古代历史某一时期的特征进行了如下总结。(6)处应是(     
(1)贵族政治让位于君主独裁。
(2)农民脱离贵族或国家的束缚,土地等私有得到承认。
(3)科举普遍化与官僚政治成熟。
(4)朋党由贵族核心过渡到政见斗争。
(5)货币大量流通,货币经济盛行。
(6)......
(7)文学艺术自由化、平民化色彩加重。
A.儒学由经学义疏转向理学诠释B.北方动荡与江南经济的逐渐开发
C.丝路的开通与中外交往的开启D.西学东渐与传统科技的整理总结
7 . 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C.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2022-03-01更新 | 1278次组卷 | 156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16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8 . 宋代儒者通过借用《春秋》中的“尊王攘夷”的微言大义,强调“尊君父,讨乱贼,辟邪说,正人心”,树立民族自信,从而确立上至帝王、下至士庶普遍认同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道德规范。这反映出宋代文化
A.体现了对传统儒学的反思B.折射出统治阶级日益腐朽
C.侧重人的心性精神的省察D.具有激烈高昂的民族意识
9 .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中记载:“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其性其形,虽不外乎一身,然其道器之间,分际甚明,不可乱也。”朱熹在此阐释的是
A.理与气的关系B.形与气的关系
C.理与性的关系D.天人合一关系
2010·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B.从天人感应出发
C.从万物本源出发D.从人的本性出发
2019-01-30更新 | 745次组卷 | 107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16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