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儒学的复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范宽所作《溪山行旅图》是北宋山水画的典范。画家用散点透视等手法,全面观察、了解所要绘制的自然物象,做到了穷尽广大、穷尽细微之处。画家不只客观记录山水,更将物理层面的观物引申到精神层面的察己,将自己的主观精神融合其中。这种创作体现了(     
A.程朱理学的方法论B.儒家经世致用的理念
C.以形写神的艺术风格D.生活气息浓厚的特色
2024-01-15更新 | 287次组卷 | 3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313 年,元仁宗颁布的科举程式规定:“蒙古、色目人,第一场经问五条,《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内设问,用朱氏章句集注。……汉人、南人,第一场明经经疑二问,《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内出题,并用朱氏章句集注。”此规定(     
A.反映了朱熹理学开始官方化B.消除了蒙汉两族的文化差异
C.推动了元代思想文化的繁荣D.增进了南北方思想文化认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北宋是儒学发展的新阶段,其时山东地区流行疑古惑经思潮和金石学。当时孙复、石介创立泰山学派以钻研元典重振儒家正统,赵明诚、李清照夫妇以金石材料证经补史、复原古礼。据此可知,北宋学者(       
A.阐释儒家经典,追求“孔孟之道”B.提倡个性自由,创立“经世致用”
C.探究普遍天理,提出“格物致知”D.释义儒学元典,合编“四书五经”
2023-06-21更新 | 351次组卷 | 6卷引用:海南省2023届高三选择考模拟(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朱熹认为格物的主要内容就是读圣贤之书,与此相联系在治学方法上主张“泛观博览”。他认为:“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陆九渊指出:“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谓万物皆备于我,昔之圣贤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耳。”据此可知,二者(     
A.认同发明本心的心性修养B.争论的焦点在于学习方法
C.积极践行儒家主流价值观D.在本体论上存在根本分歧
2023-06-04更新 | 372次组卷 | 7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等四地2023届高三模拟(五)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C.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2022-03-01更新 | 1278次组卷 | 156卷引用:2015届海南嘉积中学高三下期第五次测试历史试卷
6 . 唐以前之医家,所重者述而已,虽亦言理,理实非其所重也,宋以后之医家,乃以术不可恃,而必推求其理。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医家水平提高B.经济发展水平C.古代科技发展D.宋明理学影响
7 . 吴歌,又称为江南小调、俚曲。魏晋以来,(吴歌)就已被士大夫们改编传唱,(人们)喜欢劲歌狂舞,还在人际交往中应酬唱和,成为文人雅士的社交礼仪……宋代之后有所改变,逐步变为“浅吟低唱”。吴歌从“劲歌狂舞”转为“浅吟低唱”的原因是
A.异端思潮的影响
B.散曲等艺术形式的兴起
C.国家分裂,民族融合
D.理学兴起,人性受压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这反映了( )
A.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B.儒、佛开始出现合流
C.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D.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2019-01-30更新 | 3408次组卷 | 97卷引用:2017年海南省海口市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